借祖师爷法宝打鬼(先翻秦宝典日书)

一、秦代百姓出行必看宝典《日书》

1975年,考古队在湖北省云梦县睡虎地秦墓出土了著名的“睡虎地秦简”。秦简中的《日书》格外引人注目,这是秦朝中下层百姓流行的占卜手册,类似于当今常用的黄历。

借祖师爷法宝打鬼(先翻秦宝典日书)(1)

自先秦以来,人们对神鬼之事素来虔信,认为人死后“必有所归”,亦或是人生老病死必有鬼神掺和其中。所以诸多禁忌之事随之设立。

如《日书 ‧ 娶妻》篇认为「戊申」、「己酉」这两天结婚不吉利,因为「牵牛宿」迎娶「织女宿」就是在这天,结果连续三次都没能娶成,有说法说这就是牛郎、织女故事的雏形。

借祖师爷法宝打鬼(先翻秦宝典日书)(2)

之后,随着封建王朝统治阶级的需要,这一模式得以延续,总结起来便是如今老黄历中一句“今日不宜嫁娶”的话,远不及秦人《日书》说得有理有据。

《日书》除了告诫当时的人们什么日子做什么事以外,有《诘咎》篇专门记载神神鬼鬼的事,并附带驱逐鬼怪的方术。后世《聊斋志异》里面多有借鉴。

其中鬼怪名录一共四十余种,如刺鬼、丘鬼、哀鬼、飘风、阳鬼、凶鬼、神虫、图夫、游鬼、饿鬼、水亡殇、鬼婴儿、哀乳之鬼、夭鬼、野火伪为虫、厉鬼、地虫等等。

借祖师爷法宝打鬼(先翻秦宝典日书)(3)

《日书》除了告诫如何认识鬼,同时也提供了十分有针对性驱鬼之术。

根据不同鬼怪的特点,《日书》提供了不同的、极为务实可行的驱鬼方法。分为使用魔法驱逐和使用道具物理驱逐。

借祖师爷法宝打鬼(先翻秦宝典日书)(4)

魔法驱逐,主要是针对那些摸不着的鬼怪。比如《日书》所载有一种很可怜的鬼叫“哀乳鬼”,是饿死的婴儿化作而成,它会向人索要食物,被它影响的人找到婴儿的尸体并将其埋葬,供奉一些食物后,“哀乳鬼”就会消失。

物理驱逐,更多是针对一些精怪。比如,熏烧牡荆可以驱赶一种叫“幼龙”的妖怪,用桑木杖驱赶“诱鬼”等等。这里有个小知识,名叫“幼龙”的鬼,不仅名字可爱,其主要“危害”是会消暑降温,这种鬼相信没什么人愿意驱赶。

《日书》最常见的方式是是通过植物,这种方法介于巫术和药剂之间,同时兼有二者功效。其中最为著名的,也是传承至今的自然就是桃木了。

借祖师爷法宝打鬼(先翻秦宝典日书)(5)

二、古今驱邪第一名:桃木

春秋战国时期著作《左传》中,有一段春秋鲁国正卿季武子有一段询问季氏家臣申丰的对话。(出自《左传·昭公四年》)

借祖师爷法宝打鬼(先翻秦宝典日书)(6)

老板季武子问办公室主任申丰:“天上的冰雹能不能防住?”

申主任想了想拐了个弯先回答问题,他说:“有大的品德的圣人在上,即便是有冰雹,也不会有灾难。”

“大雨雹。季武子问于申丰曰:雹可御乎?对曰:圣人在上,无雹,虽有,不为灾。”

申主任可能是看到老板脸色不太好,赶紧往远地扯、往玄学上扯,他说:在古代,太阳从北陆升起时(夏朝历法十二月即是农历十二月),冰藏在西边的陆地上,凝聚阴寒的气息,当在这时候凿取。冰取出来的后,朝廷上有禄位的人,迎宾、用膳、丧事、祭祀,就在这里取用。当收藏冰的时候,用黑色的公羊和黑色的黍子来祭祀司寒之神。当把冰取出的时候,门上挂上桃木弓、荆棘箭,来消除灾难。

“古者日在北陆,而藏冰西陆。朝觌而出之,其藏冰也。深山穷谷,固阴冱寒,于是乎取之,其出之也。朝之禄位,宾食丧祭,于是乎用之,其藏之也,黑牡秬黍,以享司寒,其出之也,桃弧棘矢,以除其灾。”

春秋时期,古人就将桃木弓拿出做辟邪之用。这是有醋找到的最早史书记载。至于为何是桃木,而不是其他树?

有醋查了遍,最终有以下几种比较有趣的说法。

1、庄子。有朋友在文章中称《庄子》“插桃枝于户,连灰其下。童子入不畏,而鬼畏之。”但那是佚文,做不得准。再者这并非是对桃木辟邪的溯源。但这段话倒是后世家家户户挂桃符,以及春联的源头。

借祖师爷法宝打鬼(先翻秦宝典日书)(7)

2、后羿。首先要解释后羿是怎么辟邪。根据《淮南子·本经训》记载,当年天下大乱时候,妖魔乱舞,尧让后羿带着弓箭、刀剑去把所有妖魔鬼怪全部杀掉,很快后羿做到了,百姓安康,举族欢庆。

“尧乃使羿诛凿齿于畴华之野,杀九婴于凶水之上,缴大风于青丘之泽,上射十日而下杀猰貐,断修蛇于洞庭,擒封豨于桑林。万民皆喜。”

其次,后羿跟桃木的关系是怎么来的?其实二者之间并不愉快。

《淮南子 诠言》记载:“羿死于桃口”。

东汉大儒许慎看了,给添了把火,在自己的书中写道:以桃木为之,以击杀羿,由是以来鬼畏桃也。说是后羿被桃木做的棒槌打死,鬼怪们这可好,桃木能把后羿杀了,那也就能杀他们,所以鬼怪都怕桃。

这一说法,有鼻子有眼,还算说得过去。但《淮南子》乃是西汉成书,所以不能说是桃木辟邪的源头。

借祖师爷法宝打鬼(先翻秦宝典日书)(8)

3、度朔山的神荼、郁垒。这个说法广为流传,最为营销号喜爱。

说是桃木辟邪源自于《山海经》中的故事:沧海中度朔山上有大桃木,其东北方有一鬼门,万鬼从中出入。分管这里的是神荼、郁垒两位神仙,特别擅长“管理”鬼怪,只要是看得不顺眼的,就会拿苇索绑起来给老虎吃。后来等黄帝知道这事,特意送礼请来他们做临时工,同时拿大桃木做画像,在各个门户上挂起来,以达到防御凶神恶煞。

有醋翻遍《山海经》,一如之前所写得《庄子》一样查无此文,只有《大荒北经》一句话“有槃木千里”,貌似与“屈蟠三千里”的“大桃木”考得上。

这段原文是其实并非《山海经》原文,而是汉代王充《论衡》引《山海经》而写出,顶多算是“同人小说”。

“沧海之中,有度朔之山,上有大桃木,其屈蟠三千里,其枝间东北曰鬼门,万鬼所出入也。上有二神人,一曰神荼 ,一曰郁垒 ,主阅领万鬼。善害之鬼,执以苇索而以食虎。於是黄帝 乃作礼以时驱之,立大桃人,门户画神荼、郁垒与虎,悬苇索以御凶魅。”

借祖师爷法宝打鬼(先翻秦宝典日书)(9)

王充的灵感来源应该是汉代谶纬书《河图》中的《河图括地象图》,在汉朝相当于现在高中大学的课本。

其中有记载,“桃都山(现今河南桃都山)有大桃树,盘屈三千里。上有金鸡,下有二神,一名郁,一名垒,并执苇索,饲不祥之鬼、禽奇之属。将旦,日照金鸡,鸡则大鸣,于是天下众鸡悉从而鸣。金鸡飞下,食诸恶鬼。鬼畏金鸡,皆走之矣也。”

借祖师爷法宝打鬼(先翻秦宝典日书)(10)

4、最后一种比较有意思。首先,桃树作为我国本土树种,早年多出现在北方地区。其中山东泰山的肥城桃至今都非常著名(山东的朋友可以证实下)。其次,根据阴阳五行的说法,木属东方,有生的意义。而泰山则位居东方,乃是万物发祥之地,所以泰山神有主生、主死的重要职能。因此汉代以来,泰山就“人死为鬼,魂归泰山”的说法,泰山之木即为桃木,也自然成为拘束神鬼的辟邪圣物。

借祖师爷法宝打鬼(先翻秦宝典日书)(11)

这些都是根据不足以说明桃木能够辟邪,因为在年代上与《左传》相差甚远,所以更多是在前人的基础上进行改造而来的神话传说。

有醋认为最有说服力的当属“夸父死后化为邓林”一说。邓林即桃林,根据民俗学者王焰安的《桃文化略论》一文描述。

借祖师爷法宝打鬼(先翻秦宝典日书)(12)

上古时期,活跃在中原地区的夸父部族以桃为图腾,推断有三:

首先,桃树的盛产区域与夸父部族活动领域大抵重合,为部落提供了食物来源,甚至是主要食物来源。根据桃的进化规律,桃的成熟期是逐渐提前的,时代愈早其成熟期则愈晚。

《尔雅》所载的“冬桃”即为证明。在以采集为主的经济时代,于寒冬腊月食物匮乏的情况下能够吃到鲜桃,无疑是人们梦寐以求的,因之,为夸父氏族提供了某种生活保障。

借祖师爷法宝打鬼(先翻秦宝典日书)(13)

其次,桃树具有性早花、易于栽种,且早结实等特点。而原始初民把桃树多籽(子)的特征作为自己氏族的图腾或崇拜物,希望自己的氏族人丁滋盛。

再次,桃的外形与女性某器官形态相近,夸父所处的时代正好是母系社会。所以,夸父氏族成员便对其产生一种崇敬之情,祈望氏族兴盛。

借祖师爷法宝打鬼(先翻秦宝典日书)(14)

同时,桃具有多种药物医治功能。据李时珍《本草纲目》记载,无论是桃实、桃仁,还是桃花、桃叶、桃树皮均能治疗多种疾病。桃有这些医治功能,在那个“万物有灵”时代,极有可能被视作是冥冥之中的神灵,故而对它充满了敬畏之情。

借祖师爷法宝打鬼(先翻秦宝典日书)(15)

至于桃木为何可以辟邪,引用前苏联学者柯斯文的话:氏族的图腾变为本氏族的特殊保护者。

桃的果实能够吃,并且能治病驱邪,那么便具备了“吉”的本意,兴许也正是如此,日子一长、时间一久,桃木便成了驱邪的利器。

借祖师爷法宝打鬼(先翻秦宝典日书)(16)

如果您看到了这里,对有醋所说还挺感兴趣,那还请点赞关注支持一波,这是我们万万千作者写下去的源泉与动力!,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