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调任公务员公示(五年前费尽心机从公务员调任县级国有平台公司副总)

最近,收到一位读者朋友的来信,五年前,他是县级体制内的公务员,后来,费尽心机调任到县级的国有平台公司任副总,现在想要调回公务员队伍,但一直没有成功,现在后悔惨了。想问一问全国其他地方的情况是怎么样的,像他这样的情况能顺利的调回去吗?其实,这位朋友提到的这个问题是很多朋友都关心的,特别是近段时间,小编接到这样的咨询非常多,那为什么会这样呢?

国企调任公务员公示(五年前费尽心机从公务员调任县级国有平台公司副总)(1)

据了解,因为现在县级国有平台公司处于转折期、低潮期,面临着很多不可控的因素,甚至直接倒闭都很有可能。而这些平台公司一旦倒闭,里面的员工同样面临着失业的危险,即使是从公务员调过去的员工也同样如此。很多人可能不了解县级国有平台公司,认为他既然是国有企业,倒闭也是很正常的呀,但其实他和真正上的国有企业是有差距的。

国企调任公务员公示(五年前费尽心机从公务员调任县级国有平台公司副总)(2)

县级国有平台公司成立之初,他的目的不是为了经营盈利,而是一个融资的平台。主要是利用政府的资源源资产向银行等金融机构融资,用于解决地方的基础设施建设、公益设施建设和产业发展等。县级国有平台公司发展的历程并不长,实际上也就差不多十年多一点点,但已经经历了起步——高速发展——回落整个阶段,现在就处于回落期。县级国有平台设立之初,所有的高管全部是从体制内抽人员过去任职,只有中层级普通员工才面向社会进行招聘。过去,这些体制内人员不管是公务员还是事业单位人员,身份编制都会保留,如果不想在平台公司工作了,随时都可以调回体制内。

国企调任公务员公示(五年前费尽心机从公务员调任县级国有平台公司副总)(3)

据了解,当时各地为了激励体制内人员到平台公司工作,往往都有很多优惠政策。比如往往会提拔一级使用,并且在工资待遇上大大高于体制内工资待遇,有些地方直接规定所有的待遇是原来的三倍。所以,当时体制内的人员争着抢着要去平台公司。但随着国家对于基层国有平台公司的发展控制,两大措施直接扭转了这样的局面。

一是要求国有平台公司实体化经营。就是必须要是真正的国有企业,要实现自负盈亏,要有主营项目,投资要问效益。二是规范管理体制。要求平台公司和所有的国有公司一样没有区别,严格按照国有企业的管理制度来进行管理,包括有关工资待遇,再也不像以前那样任性,可以几倍于体制内人员的工资,而是根据企业的效益来确定。而且还对基层设立国有平台公司进行限额化和规范化,县级平台公司的发展进入回落期。

国企调任公务员公示(五年前费尽心机从公务员调任县级国有平台公司副总)(4)

这样一来,很多原来体制内过去的同志就希望回到体制内,毕竟如果平台公司完全按照国有企业来进行管理,它要想盈利是很困难的。加之之前作为平台公司融了很多资用于政府的基础设施建设,背负了很多债,近几年进入还债高峰期,不但导致工作压力增大,而且还导致有关的工资待遇降低,甚至出现有的平台公司发不出工资等现象,所以,这些从体制内过去的平台公司管理人,想重新回到体制内也就非常正常了。

国企调任公务员公示(五年前费尽心机从公务员调任县级国有平台公司副总)(5)

但是他们能顺利的回来吗?从理论和规定上,他们是可以的,但是必须要符合很多的条件,而且各地的不一样。本身国家对于企业管理人员向体制内调动限制就非常的多,原则在县级体制内一般不进行,加之有关规范的规定出台之后,很多地方限制就更多了。比如说有的地方限定必须在45岁以下,行政级别一般为副县级以上,必须为大学本科以上的学历,基本上是参照国有企业管理人员调任公务员的规定执行,即使符合条件,各地往往还有名额限制。这样一来,要想从平台公司重新回到体制内就非常的困难了,以小编所在的县为例,调动到平台公司的公务员和事业单位不下20人,而这两年来,只有一人从企业转回了公务员,其他的都没有成功,可见难度之大。

所以,想从国有平台公司回到体制内,几率是非常小的。不知道大家所在的地方是怎么样规定的呢?欢迎大家留言讨论。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