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养生之道(唐代养生那些事)

中医作为我国的国粹,已经守护了我们华夏儿女几千年。定经络穴位、治疑难杂症,在医学科技尚不发达的古代,中医凭借着金针和百草,不知道救回了多少性命。

大唐养生之道(唐代养生那些事)(1)

就拿中世纪欧洲的医疗来举例吧,那时候欧洲的医疗理念如果要用两个字形容,那绝对是:

大唐养生之道(唐代养生那些事)(2)

这是中世纪欧洲人拔牙的画面。

大唐养生之道(唐代养生那些事)(3)

这是他们人工接生的画面。

大唐养生之道(唐代养生那些事)(4)

中世纪的欧洲大夫酷爱放血,不同的病人各有各的病,但不同的大夫,都有一样的放血。对于中世纪欧洲大夫来说没什么病是放血解决不了的,400ml不行那就800ml,800ml不行就1200ml,放到你死为止。

1685年,英国国王查理二世患了轻微中风,十二名御医应召进宫,用尽了一切歪门邪道摧残了这位国王最后的时间。首先是切开国王的左肩膀、颈静脉,先放了400毫升血,加上拔罐出血300毫升,总共放了约700毫升的血,接近现在正常献血标准400毫升的两倍。紧接着,医生们给国王喂了催吐药和泻药,再用岩盐、肉桂、豆蔻和藏红花等香料配制成的药水,每隔2小时给国王灌肠一次。

像这样反复放血、催吐、灌肠整整五天之后,国王终于驾崩了,他可能自己也松了一口气吧。

大唐养生之道(唐代养生那些事)(5)

1799年的年末,华盛顿骑马回来后觉得喉咙不太舒服,其实用现在医学的眼光看,华盛顿得的很可能是链球菌感染。不过,当时的医生们做出了一个相同的决定——放血。经过3次放血以后,华盛顿总统的整个病情并没有控制住,到了下午,医生们继续放血;晚上11时30分左右,饱受折磨的华盛顿在被放掉2300毫升血液后离开了人世,这几乎相当于他全身血液的1/3。

大唐养生之道(唐代养生那些事)(6)

虽然后来西方科学成功提取了青霉素,对世界医疗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拯救了数以亿计人类的生命,但是西医在之前的这段荒谬历史同样也是抹不掉的。

万幸我们祖宗没有经历过这样的事,在西方人动辄被切除发炎部位、被放血的时候,我们的老祖宗们正在中医的指导下吃“加餐”呢,而这些能治病的“加餐”,正是中医理念中重要的一环---“食疗”。今天我们就回到唐代,看看这个最强大的王朝内,各类人群是如何“食疗”的。


在唐代有关饮食可以疗病、防病的知识已经比较普及了,因此坚持食疗的人群也已经普及到了社会的各个阶层。人有了钱就会怕死,唐代这么强大,他们的皇上当然也就是最怕死的,虽然古代的皇上很多有吃“长生丹”把自己给毒死的,但中医的“食疗”却非常安全。历代的宫廷制度对此都有详尽的规定,唐代当然也不例外,据《唐六典》载:

尚食局掌供天子之常膳,随四时之禁,适五味之宜,春肝、夏心、秋肺、冬肾。季之月脾,皆时王不可食;五味酸、咸、甘、苦、辛。当进食,必先尝。凡天下诸州进甘滋珍异,皆辨其名数,而谨其储供。

以上这段话阐述了尚食局作为负责皇上饮食的专门机构,要在适当的时刻准备对身体有益的食物,而且要负责试吃那些贡品,相关具体内容小鼬在之前的文章写过,感兴趣请移步阅览:

能试毒的都是领导!唐代御厨那些事

据说唐代的医师在给皇上准备“食疗”时,都需要依据《食经》为参考,虽然《食经》的具体内容已无法全部考知,但唐代一些典籍中却留下来了《食经》内容的一些片断,所以据分析这个《食经》应该普及程度很高,那些流传在唐代的“养生食物”可能都出于此书。

大唐养生之道(唐代养生那些事)(7)

比如《山家清供》中记载,刘禹锡煮的那樗[chū]根馄饨:

取樗根一大两,握捣筛,和面捻馄饨,如皂荚子大,清水煮。

据说这个馄饨在立秋前后吃,可以预防腰痛和腹泻。而刘禹锡烹饪药用馄饨,实际上也是士大夫中流行食疗风气的一种反映。在唐代的权贵圈中,通过“食疗”进行养生的风气非常流行,除了刘禹锡的馄饨,唐代的贵族和官员还流行吃胡麻饭,如王昌龄诗云:

百花仙酝能留客,一饭胡麻度几春。

唐代士大夫类似的作品还很多,说明这种风气非常兴盛。胡麻本是一种油料作物,唐人把它拿来煮饭,是受道家人士影响所形成的风气,因为道士们相信胡麻是神仙的一种饮馔,食之可以延年益寿。

大唐养生之道(唐代养生那些事)(8)

在唐代的士大夫中还流行一种叫作乌米饭的食品,也叫青精饭,是用乌饭树叶的汁浸黑稻米,然后上灶蒸熟食之。

这个“乌饭树”是属于杜鹃花科的植物,又叫牛筋、黑饭草、乌饭草等,常绿乔木,其叶有益精气、强筋骨、明目、止泄之功效,这么偏门的东西都能被发现并尽其用,老祖宗们利用植物叶子的能力,不得不说真是世界独一档。

大唐养生之道(唐代养生那些事)(9)

唐代士大夫不仅喜欢吃乌米饭,而且还拿来送人,他们还衍生出了一种松花饭,就是在米饭中掺入松花粉而制成的一种食品,这主要源于道士们,他们认为松花能养颜健身,所以经常把送花加到酒饭之中。

唐代是道教大发展的一个历史时期,也是道教文化影响日益深远的一个时期。道教鼓吹神仙之术,追求延年长寿,除了炼制丹药外,在饮食方面研究也很多,许多结论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对我国食疗文化的发展贡献很大比如孙思邈,他就既是医生,又是道士,所以这种身份提出的养生健体的方法肯定比那些江湖骗子更有信服力,像刘禹锡、王维这些有文化、有格调的士大夫也就受他们影响,有样学样了。

大唐养生之道(唐代养生那些事)(10)

敦煌出土的文书中有很多关于道教养生的古卷,其中《呼吸净功妙诀》的卷后就附有一个食谱,是“神仙粥”的具体做法,据学者判断应该确实是有药用价值的:

药蒸熟,去皮一斤,鸡头实半斤,煮熟去壳,捣为末,入粳半升;慢火煮成粥,空心食之。或韭子末二三两在内,无妙。食粥后,用好热酒饮三杯妙。此粥,善补虚劳,益气强志,壮元阳,止泄精。神妙。

这可是一千年前道家货真价实的药方,各位“泄精”的朋友们不妨一试!

大唐养生之道(唐代养生那些事)(11)

除了道家人以外,佛教也讲究饮食进补这一套,据佛经记载:

释迦牟尼经过多年苦修之后,身体瘦弱难以坚持,后来吃了天竺二女进献的乳糜之后得以恢复健康,终于觉悟成道。

佛教传入中土后,可能是受道教的影响,也开始重视养生之术举个例子,据记载敦煌的僧侣们喜欢吃油炸食品,所以它们得搭配着经常吃一种叫作“浆水粥”的药膳,听说是可以帮助消化和解油腻,是它们不可缺少的一种辅助饮食。

大唐养生之道(唐代养生那些事)(12)

在皇室、权贵、僧道儒全体沦陷的背景下,这种食疗风气自然渗透进了寻常百姓家,比如唐代百姓的日常食物“粥”,就被开发出了许多具有食疗作用的新种类。据《食医心鉴》一书记载,唐后期流行的具有疗病功能的粥食就达数十种之多,做法各有不同,以“梨粥”举例,就是拿三颗梨榨成汁加入粥内,可治小儿昏聩烦躁。其他的青小豆粥、黍米粥、薏苡仁粥等,也都各有其疗疾功效,这些都是常见之物,普通百姓都能消费得起。

大唐养生之道(唐代养生那些事)(13)

除了日常食用的粥类之外,在一些特定的时间唐代人往往都有专门的食疗食品,比如在每个月中和月尾寺院举行的讲经活动“布萨”,百姓们除了听经之外还要吃“炒药”,一种由油、面、呵梨勒、阁梨和酥为原料制成的食物;再比如每年腊月八日要吃“腊八粥”等。

总之,唐代存在的这种自上而下的广泛的食疗风气,使我国古代早已有之的食疗传统更加发扬广大,极大地促进了食疗研究的进步和发展,不仅丰富了中医学的内涵,而且还发展成为我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而对于食疗的定义,小鼬认为我们应该客观一些,现代餐饮大鱼大肉居多,以祖宗留下来的清淡“食疗”进行一些调剂,无疑对身体是有好处的,但假如信了一些打着“食疗”旗号的恶意诓骗者,那可能丢的不仅是钱,更是自己的健康了,所以各位务必要科学“养生”,切勿迷信哟。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