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西撒什么梗(万恶的亚撒西)

温柔(優しさ/やさしさyasashisa,英语:Gentleness),音译“亚撒西”

不仅仅是字面意思表达的温和轻柔,还包括了求同存异,包容并蓄,友善乐助,给他人带来希望等等。

温柔,可以说是ACG次文化中最重要的萌属性之一。有不少萌属性都是从这个词中延伸出来,比如治愈系,大和抚子,暖男等等。

作为一种性格,温柔的角色在故事中往往都很受观众们喜爱。如前所述,那些包含温柔这一元素的萌属性往往都是非常正面的萌属性。正是因此,这种性格在有时也被人用来形容一些美好的事物。

诸如由比滨结衣、大道寺知世、古河渚、灶门炭治郎、夏目贵志等等。

亚西撒什么梗(万恶的亚撒西)(1)

大道寺知世

亚西撒什么梗(万恶的亚撒西)(2)

夏目贵志

亚西撒什么梗(万恶的亚撒西)(3)

古河渚

亚西撒什么梗(万恶的亚撒西)(4)

灶门炭治郎

但是,温柔却在近年来风评逐渐变差。“亚撒西”已经由一种赞扬变成了嘲讽。越来越多的被用来吐槽角色的设立问题。

小笠原晴香的那句名言:“温柔这种词,是夸没有其他优点的人才用的吧!”也逐渐得到了应验。

究竟是怎么回事,让“亚撒西”形象在观众心中评分一低再低呢?

1.“亚撒西”形象逐渐刻板化,观众出现审美疲劳

人都是要恰饭的嘛。

作为商业作品,日本动漫都会根据市场决定角色设定,题材选定。并从而根据此来筛选符合条件的作品动画化。

什么样的角色最受大众的欢迎,最受市场的青睐。这个角色类型就会不断出现,直到最后形成一个比较完善的模板。

关心他人,为他人着想,脾气好,做事周到等等,已经是一副完整的温柔系角色的模板。也是最禁得起市场考验的模板。

于是为了保证收益,众多含有这类角色的动漫都会采用这套模板。就会出现千篇一律的角色形象。

观众再怎么喜欢,也会对多次重复的角色产生一定的免疫和审美疲劳。

2.“亚撒西”形象塑造不到位,导致形象崩塌

“亚撒西”形象的塑造并不是那么简单,想要塑造出一位经典的“亚撒西”形象角色需要从多方面考虑和打磨。

比如夏目贵志,

童年的经历描写,父母长辈性格的刻画,各种小事之间流露出的动作和心理展示……

可以说夏目的温柔形象是一个立体的,全面的。有各种事实支撑起来的。

现在人们提到夏目,都会觉得他的温柔是从骨子里散发出来的。

再比如西住真穗

从没有提过温柔这一形象。

都是从美穗回忆里的点点滴滴小事,平时对妹妹看似非常严厉,却一直默默暗中帮助和支持的行为和话语中体现出来的。

这种内在的温柔往往让人记忆深刻

亚西撒什么梗(万恶的亚撒西)(5)

少女与战车——西住真穗

这才是真正的亚撒西形象。

而现在有些动画中对于“亚撒西”的形象理解出现了偏差,对角色的塑造也失误。

比如在剧情安排上不到位,有关角色的经历和背景不到位,在温柔的细节上刻画的不清不楚。以及不少后宫漫常犯的错误:在男女角色的感情关系上直接使用やさし来搪塞过去。

这就会导致角色温柔的形象看起来非常别扭和牵强。观众完全不能明白所谓的“温柔”,就会导致温柔崩塌。给人带来不自然的违和感,这也导致这些故事里角色的行为逻辑变得奇怪

比如动画中的上条当麻。

由于剧情的删减和前后衔接不到位,将当麻很大一部分的性格描写抹掉。原本小说中心怀正义,无条件愿意帮助别人的形象变成了成了嘴炮型亚撒西男主。

亚西撒什么梗(万恶的亚撒西)(6)

上条当麻

亦或是诸多后宫番中的男主。为了吸引女主角,而强行引用“亚撒西”的设定。这种为了亚撒西而亚撒西的形象属实让人不喜。亚撒西是什么?博爱吗?来者不拒吗?简直是颠覆了亚撒西的形象。

以及部分动漫中将亚撒西形象过分拔高,形成不分情况地点对象,无差别的温柔。或者说是圣母biao之类的存在。

相反,《天降之物》中的樱井智树,看似为人极端瑟琴,但在大是大非上非常有原则。完全可以称得上温柔。

亚西撒什么梗(万恶的亚撒西)(7)

樱井智树

后记:

人们对于“亚撒西”的批判,从根本上来说还是对于人物形象是否设定圆满的判定。《青春猪头少年不会梦到兔女郎学姐》中的梓川咲太也有着温柔的设定。但却没有人会对这一点起争议,也不会因此而批判他。究其根源,还是在于对梓川咲太温柔角色刻画的仔细认真。而并非是之前提到的那些有名“亚撒西”形象那般牵强。

人们对于“亚撒西”其实是中性的,之所以会成为现在这种情况,“亚撒西”变成现在的样子就是一个度的问题,只要掌握好这个度,“亚撒西”依旧是人们的向往。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