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家将中的潘仁美最后如何了(到底是害死杨家将的奸臣)

由于电视剧《杨家将》的热播,再加上单田芳老师的评书《杨家将》的广泛传播,致使潘仁美成为了害死杨家父子的历史上重大的奸臣之一,在杨家将中,潘仁美公报私仇,在两狼山未对杨继业予以接应,致使杨继业撞死在李陵碑前,还暗中杀害了杨七郎和杨三郎而历史的真相又是如何呢?,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杨家将中的潘仁美最后如何了?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杨家将中的潘仁美最后如何了(到底是害死杨家将的奸臣)

杨家将中的潘仁美最后如何了

由于电视剧《杨家将》的热播,再加上单田芳老师的评书《杨家将》的广泛传播,致使潘仁美成为了害死杨家父子的历史上重大的奸臣之一,在杨家将中,潘仁美公报私仇,在两狼山未对杨继业予以接应,致使杨继业撞死在李陵碑前,还暗中杀害了杨七郎和杨三郎。而历史的真相又是如何呢?

历史上并没有潘仁美其人,其真实的原型是潘美。潘美,字仲询,生卒于(925年—991年),大名府(今河北大名县人),北宋初开国名将。在《宋史传》中,潘美位于列传第十七位,而杨业仅位列第三十一位。既然真实的资料说潘美是大宋开国名将,那么为何评书演义,电视剧,戏曲当中,却又把潘美塑造成了一个残害杨家将的大奸臣呢?

公元前986年,也就是雍熙三年,宋辽岐沟关之战中,潘美任西路军主将,杨继业为副将,监军是王侁,王侁此人,缺乏作战经验,杨继业的死,王侁负主要责任。当时西路军的任务是掩护各州老百姓撤退到内地,杨继业提出,可以用声东击西的办法,潘美表示赞同,却遭到王侁的耻笑,其实宋朝的战争,并不是所有的事都必须听主帅的,作为监军,王侁有很大的话语权,而王侁否决了杨继业的计策,这个时候,作为宋太宗信任的主帅潘美,并没有表示出任何态度。为了争功,王侁强迫杨继业主动出击,吸引敌军,来换取民众撤退的时间。杨继业自知敌众我寡,此战难以取胜,遂要求王侁和潘美,在两狼山预设弓弩兵接应。

杨继业作战经验丰富,北宋军以步兵为主,对抗契丹的骑兵,在野战当中很难有胜算,但是用弓弩装备的军阵,却是抵抗骑兵的最佳选择。在实战中,王侁和另一个监军刘文娱率领的接应人马先是为了争功劳,私离防地,发现战况不妙后又狂奔而逃。杨继业突破辽军的重重包围,浴血奋战到两狼山,已经矢尽弓折,却发现接应人马早已逃走,拊膺大恸,于是再率帐下剩余士兵力战。杨继业部下有老将王贵,箭法如神,连射契丹勇士十余人落马,最后弓箭射尽,只得步战,持空弩打杀敌军数人,身疲力竭,最后战死。杨继业之子杨延玉,部将贺怀浦,等皆死于乱军之中。杨继业身负十几处伤被俘掳,最后绝食而死。

按照宋史的说法,潘美当时与杨继业的立场相近,只是没有力争。王侁率军离开防地的时候还曾予以制止,似乎潘美在其中责任不大,从战后的处分来看也是如此,潘美仅受到降职处理,而另外两个监军,王侁和刘文娱,皆被撤职发配。

回朝后,宋太宗大怒,潘美被降职三级,责授为检校太保。为了平息舆论,宋太宗给了杨家至高无上的褒扬,且让杨继业的儿子杨六郎子承父业当了官。但是,当初杨继业毕竟是北汉的降将,其身份和忠勇确实不匹配,为了政治的需要,也活该潘美倒霉,便找出了一些莫须有的罪名,强加于他的头上,来凸显杨家的忠诚。由于古代的信息交通都不发达,所以,杨继业是战死沙场的大英雄,而潘美是间接害死他的人,最后慢慢演变成了如今的潘仁美,这才有了电视剧和演义当中对潘美的丑化,所以潘美从一代名臣,变成了害死杨继业的奸诈小人,被骂了几百年。

潘美戎马一生,晚年因杨继业一事而使北伐大业败于垂成,心中怏怏,雍熙四年,病死于太原,终年六十七岁。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