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川旅行日记全集(走咧走咧去银川之四)

西部影城的紫霞仙子们

行程匆匆,不仅西夏博物馆的二楼没来得及参观,就连拍摄《大话西游》的1号、2号陵也没去。

奔赴下一站,西部影城。

到了地儿,已经是2点10分。

银川旅行日记全集(走咧走咧去银川之四)(1)

旅游过的地方不算多,但有影视城的城市,我都没去过影视城。

北京北普陀影视城、上海影视乐园、无锡太湖影视城,都不想去。

总觉得是仿款建筑,兴趣不大。

这次为啥来镇北堡,可能还是那部电影的加持吧。

看过好几遍,也看过长篇的解析。

最让人记忆深刻的是歌曲和经典台词。

一部爱情电影,悲情的。

这个定义是不是太浅薄?

还有那部柏林电影节的金熊奖电影。

张先生的一副对联悬挂在知之门左右两侧——行走即读书,旅游长见识。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书没读完万卷,路可以慢慢前行。

对于张先生,我印象很模糊,看过他的小说吗?似乎有,似乎又没有。

这次回来,倒让我下决心把他的小说都找来看一遍。

沿着木头草席搭成的长廊,我向里走去。

长廊上挂满了电影电视剧海报和拍摄场景的照片,导演、电影电视剧名、主角,应接不暇。

我只看过其中极少数的一部分,大多数没看过。

银川旅行日记全集(走咧走咧去银川之四)(2)

不准脱鞋的提示逗乐我了,有味儿!

流浪猫和我打招呼,我一边逗它,一边又避着它,怕跳蚤。

银川旅行日记全集(走咧走咧去银川之四)(3)

不知道张先生是不是信风水,应该是信的,看这个白虎朱雀青龙玄武的旅游线路设计,就没跑了。

明城是朱雀,我向那边走去,日头好大,晒得……

银川旅行日记全集(走咧走咧去银川之四)(4)

一座桥,是某电影的场景。

但我一时之间不知道怎么拍这个场景,随手拍了就走。

后来,我才知道张先生是个收藏家,影城里处处可见他的收藏品,从全国各地购来,放在各个他认为恰当的地方,展示给游客看。

由于收藏品五花八门,各就各位,我只看了看,几乎都没有拍照纪念。

不仅要懂得鉴赏,还要有拥有一定数量的或珍贵的收藏品,才能称得上“收藏家”。

2008年张贤亮被评为“中国十大慈善人物”和“中国十大收藏家”、“中国十大才智人物”、“影响宁夏50年人物”。

银川旅行日记全集(走咧走咧去银川之四)(5)

回头看到这个签字的大理石碑?

老谋子和刘镇伟,这就足够让我来这里一趟了。

宁静是我很喜欢的女演员,又靓又飒。

她的电影我看过好几部,却不知道《红河谷》《黄河绝恋》都在这里取过景。

银川旅行日记全集(走咧走咧去银川之四)(6)

各样的布景,在导演眼中,在游客眼中,在张先生眼中,在工作人员眼中,应该是不同的模样和功用。

我对着这样的黄土,这样的烈日,不知道怎么拍,真的不知道。

银川旅行日记全集(走咧走咧去银川之四)(7)

走进一户低矮的土坯房,墙上挂着正播放着《牧马人》电影片段的电视机。

该片改编自张贤亮的小说《灵与肉》,讲述了许灵均被打成“右派”,来到西北牧场劳动,得到当地牧民的关怀照料,并与农村姑娘李秀芝结成连理,文革结束后,他放弃了到美国生活的机会,决定留下来建设祖国。

我看过吗?没看过。

小说的名字,在1981年来看,够直白,够劲爆。

有几个男的也在拍照,这屋子不够高,也许是土墙不能砌得更高?

西北老民居都是四梁八柱的土坯房,这适应历史上干旱少雨的西北环境。

以前盖房子都用土坯砌墙,房顶用松椽加木板再裹上泥,最后再加盖瓦片而成的。

银川旅行日记全集(走咧走咧去银川之四)(8)

不留神,就来到了电影中的一个场景。

银川旅行日记全集(走咧走咧去银川之四)(9)

从电影里截取片段,似乎是没错的。

只是道具布景不会和电影里完全一样。

电影拍摄日期是1994年七八月间,一晃眼,二十八年过去了。

1993年9月21日,张贤亮创办镇北堡西部影城。

拍电影时,影城也才初初建立。

不知剧组是怎么知道这地儿的,从香港来到银川?

银川旅行日记全集(走咧走咧去银川之四)(10)

日头下看这个招亲台,和电影里风沙走石、昏天黑地、烟尘滚滚的感觉完全不同,代入感很不强。

可能穿着紫霞的衣服来这留影不错。

纯粹拍景的话,就找不到感觉。

我看见一个男的,也是独自来逛,驻足拍一张就走了,算是到此一游吧。

银川旅行日记全集(走咧走咧去银川之四)(11)

我站在唐僧受刑台下仰拍这个牛头,又站上台子,俯拍一辆载着游客的马车。

银川旅行日记全集(走咧走咧去银川之四)(12)

当初牛虱被唐僧折磨的,一个剖腹,一个上吊。

以为是原创,其实是借鉴。

走到某个经典电影的场景附近,外放着电影的对白或音乐,循环往复。

黄药师:不久前,我遇上一个人,送给我一坛酒,她说那叫“醉生梦死”,喝了之后,可以叫你忘掉以前做过的任何事。我很奇怪,为什么会有这样的酒。她说人最大的烦恼,就是记性太好,如果什么都可以忘掉,以后的每一天将会是一个新的开始,那你说这有多开心。这坛酒本来打算送给你的,看起来,我们要分来喝了。——《东邪西毒》

九月九,酿新酒,好酒出在咱的手

好酒

喝了咱的酒,上下通气不咳嗽

喝了咱的酒,滋阴壮阳嘴不臭——《酒神曲》

银川旅行日记全集(走咧走咧去银川之四)(13)

各个角落,总有穿着古装的小姐姐在拍照。

影城摄影师总是让她们各种摆拍。

也许这样是最稳妥,最高效地完成任务的法子。

但也少了灵动和个性。

抓拍出好照片也不容易,时机稍纵即逝。

最好就是再带一个负责抓拍的朋友,任由其发挥,捕捉瞬间,活力又随意。

银川旅行日记全集(走咧走咧去银川之四)(14)

走到了《红高粱》的酒坊。

远远一股酸味传来,和宜宾小巷窖池的味道差不多。

原来这里真的在酿酒,红高粱酒。

银川旅行日记全集(走咧走咧去银川之四)(15)

旁边是电影中的家。

我已经不记得电影里的细节了,和眼前的一切对不上号,只随便拍了几张。

银川旅行日记全集(走咧走咧去银川之四)(16)

九儿居室里,卧室土墙上还有巩俐剪窗花的剧照,针线箩也搁在炕桌上。

堂屋的电视机播放着电影片段。

浓烈的红与黄,是这部电影的主色调。

张艺谋,是个对色彩运用到极致的人。

银川旅行日记全集(走咧走咧去银川之四)(17)

在纪录片中,张先生谈到了他第一次看到两个古堡的感受。

明弘治年间的镇北堡,和清乾隆年间的镇南堡,形成了这个影城的二个风格场景。

明城的荒凉粗犷,清城的规整有序。

银川旅行日记全集(走咧走咧去银川之四)(18)

这时看到了遗址廊,这就是明代古堡的围墙。

玻璃地面可以让你看看下面是啥模样,偏偏我是最怕走玻璃这类地面的,一小步一小步地挪,而且此刻没有第二个人。

银川旅行日记全集(走咧走咧去银川之四)(19)

下面居然有假人,吓我一跳,还仰头上望,要是小姐姐穿着短裙走在……

到了可以参观的70米围墙尽头,正前方有人!一个被灯光照的脸发黄发青的丫头片子,盯着来人……好恐怖啊,她在跟你躲猫猫?

我觉得假人的设计好像是来到了鬼屋一般……

虽然它们不动不叫不闹,但就是这么盯着你,也让你不寒而栗……恐怖谷理论诚不欺我。

迅速走出来,在阳光下,舒适了不少。

银川旅行日记全集(走咧走咧去银川之四)(20)

在场地中间用篱笆围起来一棵酸枣,起码有3米高,花开得正盛。

我凑过去一小会,蚂蚁爬我身上了,手臂上 2个,脖子后面也发痒……

酸枣花很香,黄色的小花把蜜蜂、蚂蚁都招引来了。

酸枣小乔木在贫瘠的黄土上肆意生长,喜光耐旱,是满眼黄中一抹不多见的绿色。

银川旅行日记全集(走咧走咧去银川之四)(21)

登上台阶,站在月亮门下,俯瞰明城。

银川旅行日记全集(走咧走咧去银川之四)(22)

电影中,月亮门硬是被拍出了在一个很高处的感觉,但实际上,并没有那么高。

现在周围插满了旗子,还有大小车轱辘的围栏造型,还有一些棘刺缠绕……

和电影里那种极端的黄土蔽日、贫瘠荒凉的感觉,差了好远好远。

再看电影,才知道月亮门的背景就是贺兰山啊!

银川旅行日记全集(走咧走咧去银川之四)(23)

现在,再听张艺谋作词,赵季平作曲的这句“妹妹你大胆往前走,通天的大路九千九百九……”别有一番感慨。

正如同佛教有八万四千法门,八万四千条通往涅槃彼岸的路径和永断生死烦恼的方法,人生也有九千九百九种活法,只要找准了适合自己的路,大胆往前走就是了,走到哪儿算哪儿,最后尘归尘,土归土。

讲真,人的一生很短暂,生死一瞬,是活不过这些被保护起来的文物古迹的,所以能多看它们一眼,多摸它们一下,已是赚了。就像张先生收藏了那么多的古物家具,他已归天,而那些东西还在影城,继续着它们的岁月。

银川旅行日记全集(走咧走咧去银川之四)(24)

2012年,97天,兴建了“老银川一条街”。该景区以复制原“宁夏省国民政府”(即“马鸿逵官邸”)的建筑物为中轴,以解放前银川市最繁华的“柳树巷”为蓝本而打造。

走在其中,老商铺有的只作为展示,有的在营业,有卖吃的,有卖布的,有卖张先生的书的……

燕子飞来飞去,麻雀也多。

银川旅行日记全集(走咧走咧去银川之四)(25)

银川旅行日记全集(走咧走咧去银川之四)(26)

这里还原了银川市民马某1981年在柳树巷的家里的布局。

祖孙三代,5人,共居一室,同睡一炕,使用街道公厕。

对于一个没睡过炕的人来说,只知道“两亩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这句谚语。

银川旅行日记全集(走咧走咧去银川之四)(27)

我觉得是燕子的燕子,飞进理发店里停了一停。

银川旅行日记全集(走咧走咧去银川之四)(28)

120米的街道尽头,是历史图片和近代室内布局展览。

墙上挂满了老银川的照片。

还介绍了宁夏的发展变化成就。

这时已经是下午5点20了,我还没去清城。

银川旅行日记全集(走咧走咧去银川之四)(29)

幸运之门上方,就是电影结尾那个城门楼子。

银川旅行日记全集(走咧走咧去银川之四)(30)

假人的戏服在风中鼓舞飞扬,城墙下的游客几乎都要拍下这个场景。

情侣还可以把头搁在头像框中合影留念,但下面的那句台词选的不那么美好,其实也挺好的,符合《易经》的精髓,一个“变”字,道尽了宇宙万物,人世百年……结局,谁也猜不到,或许有规律可循,或许也无规律无定数。

银川旅行日记全集(走咧走咧去银川之四)(31)

时间有限,其他电影场景我都跳过,直奔他的纪念馆,看看这个传奇人物的故事。

他的小说,我会去图书馆借来一看。

银川旅行日记全集(走咧走咧去银川之四)(32)

看到照片里那游客阵仗,和我今天所见的相比,真是……哎

我个人觉得张先生是个挺有想法的人,而且一直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人做事。

有的人站在道德的高地去评价他,我不置可否。

未经他人苦,也未有他人之成就和影响力,还是沉默比较好。

银川旅行日记全集(走咧走咧去银川之四)(33)

纪录片里,谈到影视城带动的经济效益,我是相信的。

访谈里,我看到了一个被时代裹挟又不失本心的人,能写的时候写,不能写的时候经商,想要做更多的事就从政,后来又做慈善,每一步都算数,都成功。

我之前不知道他,希望通过他的小说,从〇开始认识他。

这时,已经是5点50分了,整个影城响起了《一生所爱》,一遍又一遍。

银川旅行日记全集(走咧走咧去银川之四)(34)

听现在的这个live版本,觉得和电影里的情绪不一样了。

这个版本的编曲和演唱,仿佛至尊宝已经身外化身,看淡一切,在叙述别人的故事一般。

还是喜欢二十八年前的那份无奈和哀伤,命运的齿轮开始转动,无论是谁,就算是至尊宝,也逃避不了。

银川旅行日记全集(走咧走咧去银川之四)(35)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