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还是靠樊哙救了他(且看樊哙护主刘邦大行不顾细谨)

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 谓行大事要大处着眼,不必讲究琐细小节。

语出《史记·李斯列传》:“夫大行不小谨,盛德不辞让。”及《史记·项羽本纪》:“樊哙曰:“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楚汉相争时,刘邦有兵10万,驻霸上;项羽有兵40万,驻鸿门。项羽欲打刘邦。刘邦知道敌强我弱,与项羽硬拼,无异于鸡蛋碰石头,便到鸿门向项羽谢罪,请求项羽不要攻打自己。

项羽在谋士范增建议下,在鸿门设宴,旨在宴上杀死刘邦。席间,范增数次示意项羽动手,但是项羽默默地没有反应。范增召项庄到席上舞剑,寻机行刺刘邦。

项羽的叔父项伯是刘邦的亲家,项伯起身与项庄对舞,暗中保护刘邦。情形万分危急,刘邦的谋士张良乘机偷出帐外,把情况告诉了刘邦的武将樊哙。

刘邦还是靠樊哙救了他(且看樊哙护主刘邦大行不顾细谨)(1)

樊哙持盾仗剑冲到席上,揭穿了项羽阴谋。项羽理屈词穷,只好请樊哙入座。坐了一会,刘邦起身上厕所,趁机招呼樊哙出去了。刘邦说:“现在出来了,没有告辞,怎么办呢?”樊哙说:“干大事不必顾及小细节,行大礼不必讲究小谦让。如今人家是刀案,我们是鱼肉,还告辞干什么?”于是刘邦便不告而辞,逃回自己军中。

欲行大事,必须胸有全局,大处落墨。患得患失,锱铢必较将一事无成。故成大事者,要有非凡的胆识魄力,大刀阔斧,舍末求本,舍小求大,甚至丢卒保车,在所不惜;要刻意求新,不落俗套,只求发展;要有坚决果断的性格,不谨小慎微,拘泥于繁文缛节,受缚传统礼仪。刀光剑影的鸿门宴可谓是楚汉争霸的一个缩影。

刘邦还是靠樊哙救了他(且看樊哙护主刘邦大行不顾细谨)(2)

刘邦不拘小节,不辞而别,固然情形狼狈而贻笑大方,却捡得了一条性命,赢得了决胜的机会。反观项羽,缺乏“无毒不丈夫”的气概,紧要关头犹豫不决,遭樊哙怒斥后竟理屈词穷,逆来顺受,结果纵虎归山,痛贻后患。鸿门宴充分显示了项羽的性格缺陷,并预示了项羽以后在垓下英雄气短、自刎身亡的可悲下场。

精读精选古人修身谋略28计!欢迎大家一起学习!喜欢谋略的朋友可以点我头像!翻阅前面文章!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