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母三迁的故事告诉人们的道理(孟母三迁的故事很多人都不知道的道理)

导读:孟母三迁是很多中国人都知道的故事,但是很多人都不理解其中更深层的含义。这也不能怪大家,因为很多人从这故事知道环境对小孩的影响的道理。这个故事确实表达这样的道理,但是仅仅只是这个道理而已吗?

孟母三迁的故事告诉人们的道理(孟母三迁的故事很多人都不知道的道理)(1)

《烈女传•卷一•母仪》记载:邹孟轲母,号孟母。其舍近墓。孟子之少时,嬉游为墓间之事。孟母曰:“此非吾所以居处子。”乃去,舍市旁。其嬉游为贾人炫卖之事。孟母又曰:“此非吾所以处吾子也。”复徙居学宫之旁。其嬉游乃设俎豆,揖让进退。孟母曰:“真可以处居子矣。”遂居。及孟子长,学六艺,卒成大儒之名。君子谓孟母善以渐化。

《烈女传•卷一•母仪》大意:当初孟子的家靠近墓地,由于孟子小时候,在和小伙伴游戏玩耍的都是玩下葬哭丧一类的事,还特爱学造墓埋坟。孟子的母亲看见了特别担心的说:“我不该让孩子住在这种地方。”于是,孟子的母亲带着孩子搬到市集居住,孟子又开始学商人做生意和宰猪的事。孟子说母亲看到后,又担心说:“我也不该把孩子带到这种地步居住。”孟子的母亲又要搬家,搬到了学校附近居住。此时,孟子所学玩的,都是祭祀礼仪、作揖逊让、进退法度这类仪礼方面的学问。孟子的母亲说道:“这才是我儿子应该居住的地方。”于是,孟子就一直居住在这里。等到孟子长大后,学艺六精,最终成为一代大儒。

很多人读完这个故事都得出一个道理,那就是孩子的成长是受到环境的影响。这个故事确实表达出这样的道理,但是我还觉得这个故事还表达几个更深层的道理。

孟母三迁的故事告诉人们的道理(孟母三迁的故事很多人都不知道的道理)(2)

第一、孟母善于发现孩子的优点

当孟子家在坟墓附近时,孟母发现孟子喜欢学哭丧、造坟的事。孟母觉得自己的孩子喜欢学习,如果让孩子学这些乱七八糟的东西,岂不是耽误孩子的前程。所以,才决定搬家,直到搬到满足的地方为止。如果孟子不喜欢学习,他也不会去学大人做的那些事情了。也许,有人会问,你怎么知道孟子喜欢学习?因为孟子的好奇心强,所以就喜欢学习各种知识来充实自己。如果一个人不喜欢学习,他才懒得搞那些东西。后来的事实证明,孟母的判断是对的。

而很多父母总发现不了孩子的优点,有很多父母还拿孩子的缺点和别人孩子的优点相比,这就很容易让孩子有自卑感,总是找不到自信。我们总是觉得别人的孩子是优秀的,自己的孩子一无是处。总是说,那看谁谁学习那么好,你学习怎么那么差;谁谁那么乖,你就那么调皮。适当的教育是可以,但是总是说那些话就容易出现负面影响,造成孩子严重的自卑,甚至自闭。因此,善于发现孩子的优点,然后让孩子扬长避短是很重要的。

孟母三迁的故事告诉人们的道理(孟母三迁的故事很多人都不知道的道理)(3)

第二、孟母发现孩子学不好的东西时,不是以骂为先,而是思考孩子为什么这样,然后把问题解决

如果母亲看到自己的孩子学习哭丧、造坟等,大多数的母亲看到孩子学那些乱七八糟的东西肯定先大骂一顿,然后才告诉孩子不能学那些东西。孟母却不一样,她首先认为造成孩子这样的行为是因为环境的问题,如果想解决问题,那就解决环境。这是很多母亲都做不到的事情,因为当发现自己的孩子学那些乱七八糟时,暴脾气一上来就是一顿臭骂,孩子只能委屈的在那里挨骂。这样就容易打击孩子的好奇心和学习的积极性,最聪明的做法就是学习孟母那样,默默的帮孩子找问题的根源,然后把它解决掉。这样就能不知不觉中让孩子保持学习兴趣,保持好奇心。这就孟母的高明之处,她不会把自己的情绪发泄在自己孩子,而是默默的帮孩子解决问题。这样既可以让孩子学好,又可以让孩子开心,何乐而不为呢?

如今很多父母由于工作压力大,回家看到孩子又没学好,二话不说就直接发脾气,等到发脾气完了发现自己错了也不愿意跟孩子道歉。这就为代沟埋下隐患,等到时间长了,孩子和父母交流越来越少,那就真正成了代沟,谁也理解不了谁。发泄情绪解决不了问题,惟有面对问题,解决问题,才不会有问题。

孟母三迁的故事告诉人们的道理(孟母三迁的故事很多人都不知道的道理)(4)

第三、孟母善于潜移默化的引导孩子

孟母三次搬迁,可以看得出来孟母是想让孟子学习礼仪的。否则,她也不会把家搬到学校附近。有人就问了,那为什么不在第一次搬家的时候直接搬到学校附近呢?我想,孟母应该是想用那些当作孟子的诱惑,看孟子能不能经得住诱惑?假如孟子能在坟墓附近或者市集附近安心学习礼仪,我想孟母不会搬家的。很显然,小孟子是经不起环境的影响,因此第三次才搬到学校附近。再加上孟子那么好学,所以孟母才会在第三次搬家直接搬到学校附近居住。那我怎么知道孟母想让孟子学习礼仪呢?首先礼仪是当时的学习主流,其次孟子家就靠近儒家创始人孔子的故乡——鲁国。最后,据说孟子的父亲也是鲁国人,不知道怎么原因来到邹国居住。因此,孟母让孟子学习礼仪也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了。

这里就涉及一个问题,那就是父母把自己的理想交给自己的孩子来实现。而孟母的做法很巧妙,直接用环境默默影响好学的孟子,而不是直接跟孟子说:你一定要学习礼仪,将来做一代儒家。孟母没有这么做,可能是因为怕孟子小听不懂,还有就是假如孟子听懂了他不想听话怎么办?因此,孟母不会跟孟子说你一定要学什么,但是看到孟子学的都不是好的东西,不说孟子而是直接搬家,给孟子换一种好方式环境。这样就不会让孟子有什么心理压力。就好比在家里,你父母想让你学习文科,但是你却喜欢理科,而父母强迫让你选择你不喜欢学习的科目,那就达不到最佳效果,最后也没心思学习。看似孟母让孟子选择自己喜欢学习的东西,其实孟母一直在背后帮孟子选择,只不过孟母的技巧比较高明而已,孟子感觉不到。这就是说父母干涉孩子的最高境界!

孟母三迁的故事告诉人们的道理(孟母三迁的故事很多人都不知道的道理)(5)

第四、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孩子的未来是父母关注的焦点,这是中国大多父母最关心的问题。孟母同样也关心这个问题,所以为了让孩子有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孟母三次搬家。目的还是希望孩子在起跑线上不能输给别人,因而才屡次搬家。

如今,不能输在起跑线的思想成为了很多父母关心的问题。于是,就有了很多父母帮孩子报课外辅助班,本来出发点是好了,但是却成为了很多孩子挥不去的压力,甚至扼杀了孩子自己的梦想和爱好。所以,当今的父母何处学习孟母的做法,让孩子自己去选择爱好,而不是强制帮孩子制定“梦想”。

因此,孟母三迁的故事不仅仅只告诉我们环境影响孩子成长工作道理,它该蕴含很深的含义。以上纯属个人观点,如有不一样的观点,欢迎大家一起讨论!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