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员为什么叫航天英雄(航天员一词的由来)

英语中的“航天员”即“astronaut”,字面意思为“星际航行者”,源 自 希 腊 语 词 根“ástron(στρον)” 和“nautes(νατης)”,意思分别为“星星”和“船员”。

这个术语的起源可追溯到 20 世纪早期的小说作品之中。

小说中的航天员

“Astronaut”一词最先出现在1880 年。出生于英国曼彻斯特的记者兼作家珀西·格雷格(1836—1889)写了一本生动有趣的小说,名为《穿越黄道带》(Across the Zodiac: The Story of a Wrecked Record)。

书中讲述了一艘宇宙飞船在 1830 年进行的一趟火星之旅,这次太空飞行由一种虚构的反重力物质“apergy”所驱动。作者对故事的描述展现出了高度的科学准确性,譬如,

一艘 30 米长的飞船需要1 米厚的绝缘壁来承受内部空气向外施加的压力和来自外太空的严寒入侵;

再如,

“火星冲日”现象两年一遇,此时地球与火星位置最近,借此时机航行可尽量减少所需时间。

航天员为什么叫航天英雄(航天员一词的由来)(1)

英国作家珀西·格雷格的小说《穿越黄道带》(1880)

这本书主要描述了一艘反重力物质驱动的太空飞船“Astronaut”的旅程。书中,这位叙述故事的无名主人公喝过咖啡,费劲地吃掉一颗飘在空中的鸡蛋,再抽完一根雪茄,便结束了早餐,驶向火星。然后,在日落时分安全地降落在一片薄雾缭绕的土地上,开始了他在这颗行星上的历险。

旅程中他遇到了一群叫作“martials”的当地居民,即我们今天所说的“火星人”。

然而,作者在书中仅把“astronaut”用来当作飞船的名字,而非指代主人公这一太空旅行者。而按照现行定义,主人公就是一位“astronaut(航天员)”

格雷格的奇思妙想对相关领域来说实属卓越贡献,因此火星南半球普罗米修斯高地(Promethei Terra)中的一座陨击坑以他的名字命名。

在英语中,首次使用“astronaut”这个术语来指代一类职业或角色而非飞船的名字,似乎应归功于一位知名度并不高的美国作家尼尔·R. 琼斯(1909—1988)。这位来自纽约的作家创作了数篇具有开拓性的短篇作品和一部长篇小说。

1930年,他的第一篇作品《死神骷髅星》(The Death’s Head Meteor)被刊载在科幻小说杂志《空中奇妙故事》(Air Wonder Stories)上,作品讲述了某气象管理机构计划“发射太空飞行器(即太空飞船),对广阔太空进行测绘,以供科学研究”的故事。

航天员为什么叫航天英雄(航天员一词的由来)(2)

美国作家尼尔·R. 琼斯 1930 年写的航天员故事的插图。该故事是此类主题中第一部用英语创作的作品。故事中的航天员航行于太阳系,收集小行星样本。(来源:《空中奇妙故事》)

在琼斯的作品问世几年后,《英国星际学会通报》(以下简称《通报》)登载了一首科幻小说家埃里克·弗兰克·拉塞尔的诗,题为《航天员》(The Astronaut)。这表明“astronaut”这一术语在当时更为普及了,至少在早期的太空飞行爱好者群体中是这样。

航天员为什么叫航天英雄(航天员一词的由来)(3)

科幻小说作家埃里克·弗兰克·拉塞尔的诗发表在 1934 年的《英国星际学会通报》(Bulletin of the British Interplanetary Society)上,表明“astronaut”一词的使用变得更加普遍了。(来源:英国星际学会)

诗中描写的航天员憧憬着乘坐火箭飞上太空,“在星光璀璨的宇宙中寻找到一片绿洲”,并认为可能在那里与外星人相遇。这份手工印刷的《通报》是英国星际学会的第一份出版物,由科幻小说家阿瑟·查尔斯·克拉克编辑,该诗载于 1934 年 11 月刊。

巴克·罗杰斯是菲利普·诺兰在 1928 年为第一份科幻小说杂志《惊奇故事》(Amazing Stories)创造的虚构太空人形象。

航天员为什么叫航天英雄(航天员一词的由来)(4)

1928年,美国作家菲利普·诺兰为第一份科幻小说杂志《惊奇故事》创造了太空英雄巴克·罗杰斯这一形象。

这一形象在后来多年的连环漫画、小说、电影、无线广播电台和电视作品中持续登场,形象不断更新。巴克在他的冒险之旅中遇到了火星人和小行星带的居民,并游历了银河系,搜寻失落已久的人类殖民地。

巴克这一角色在 20 世纪 80 年代晚期仍然活跃,那时的他已摇身变成游骑兵三号(Ranger 3)飞船的指挥官。这是一艘虚构的 NASA 太空飞船,外形酷似航天飞机。

巴克·罗杰斯系列冒险故事对于塑造大众对太空探索的观念和态度功不可没,它的广泛流行同时促使一系列相似题材的作品遍地开花,包括 1934 年的《飞侠哥顿》(FlashGordon)。

诺兰的子女在随后的岁月里则拥有大量谈资,他们可以告诉阿波罗 11 号任务的航天员迈克尔·柯林斯,他们的父亲早在 1934 年 7 月 21 日就给他们讲过了巴克·罗杰斯的第一次月球之旅,这比阿波罗号真正完成登月任务早了整整 35 年。

电影中的航天员

电影史上第一部讲述人类太空飞行的写实作品是德国导演弗里茨·朗于 1929 年拍摄的电影《月亮上的女人》(Frau im Mond)。

该片的剧情围绕一次寻求黄金的探月飞行展开,片中匪夷所思的三角恋情使 6 位机组成员间的关系变得扑朔迷离。

在电影的制作过程中,导演接受了来自火箭研究先驱赫尔曼·奥伯特和航天倡导者、作家威利·雷的建议,首次真实地刻画了火箭飞行,包括多级火箭的应用,并首次展现了目前广泛实行的操作程序——控制中心发射倒计时。

乔治·帕尔担任制片人的电影《登陆月球》拍摄于人类初次登陆月球的大约20 年前,写实程度之高堪称经典之作

片中运用了望远镜捕捉到的真实月面图像来展现飞船在冷海的哈尔帕卢斯陨击坑登陆的场景。有赖于科幻小说家罗伯特·海因莱恩对剧本的精准编写,片中的发射场景、失重效果和航天员体重只有在地球时的 1/6 的现象得以活灵活现地展现出来。

航天员为什么叫航天英雄(航天员一词的由来)(5)

乔治·帕尔 1950 年的卖座电影《登陆月球》。该片接受了来自科幻作家和航天员的建议,成为当时展现太空飞行最为精准的作品。影片中,位于哈尔帕卢斯陨击坑的登陆位置即图中飞船下端尾翼左侧触及的区域。(来源:乔治·帕尔作品)

当时影片的编剧意识到,在远景画面中,航天员穿相同颜色的航天服会让人混淆他们的身份,因此他决定区分航天员的服装颜色,使他们容易辨认。然而当时,现实中的航天任务策划者们却没有做出这个明智的考虑,以至于 1969 年阿波罗 11 号和 12 号任务中航天员拍摄的月面图片里都出现了人物身份的辨认问题。后来的航天任务皆做出改进,在指挥官的白色航天服上增加了红色条纹。

航天员为什么叫航天英雄(航天员一词的由来)(6)

电影《登陆月球》中,彩色航天服使照片中的不同航天员易于辨认,同时预示了前两次阿波罗号任务在登陆月球后将遇到的问题。(来源:乔治·帕尔作品)

地月之间的无线电通信时滞现象同样在影片中得到了准确的展现,甚至沃纳·安德森饰演的查尔斯·卡格雷弗斯博士在踏上月球时的所言(“我代表全人类,为了全人类的利益,占领这颗星球”)也预演了后来阿波罗 11 号指挥官尼尔·阿姆斯特朗在鹰号登月舱(鹰号登月舱是第一艘登陆月球的飞行器)里对全球听众所做的发言:“公元 1969 年 7 月,地球人第一次踏上月球。我们代表全人类,为和平而来。”

《登陆月球》实至名归地斩获了当年的奥斯卡最佳视觉效果奖项。

1968 年,英国科幻小说家阿瑟·查尔斯·克拉克和导演斯坦利·库布里克合作完成并推出了一部标志性电影《2001 太空漫游》(2001: A Space Odyssey)以及一本搭售小说。

片中,由凯尔·杜拉饰演的戴夫·鲍曼和计算机哈尔展开了智慧的角逐,而有人声称后者才是片中真正的主角。影片续集中展现的环地轨道航天飞机、空间站、月球着陆器及包括太空行走在内的木星深空任务,对当时的观众来说都极具感染力和说服力,并且很少有后作能够超越。

航天员为什么叫航天英雄(航天员一词的由来)(7)

斯坦利·库布里克 1968 年的电影《2001 太空漫游》剧照,主演凯尔·杜拉饰演航天员戴夫·鲍曼。很少有后作能够赶超这部影片。(来源:米高梅影业)

1970 年由弗拉基米尔·莫德尔执导的一部电影《沙漠白日》(White Sun of the Desert),在苏联 / 俄罗斯航天史上具有特殊地位。苏联 / 俄罗斯航天员在去执行任务临行前都要仪式性地观看这部荒诞的冒险电影,以求好运。片中的一位主角的妻子们的名字被用作金星上的数座陨击坑的官方名称。

航天员为什么叫航天英雄(航天员一词的由来)(8)

依照传统,发射前几天,苏联 / 俄罗斯航天员需要观看本国出品的荒诞冒险影片《沙漠白日》(White Sun of the Desert)。(来源:莫斯科电影制片厂)

1983 年由菲利普·考夫曼执导、拉德电影公司制作的影片《太空先锋》(The Right Stuff),讲述了 20 世纪 60 年代美国的水星计划中,试飞员划时代地完成了美国首次太空飞行的故事。即便片中有一些不写实的内容,也丝毫不影响它成为一部鼓舞人心的纪实佳作。

航天员为什么叫航天英雄(航天员一词的由来)(9)

电影《太空先锋》于 1983 年上映,讲述了美国水星计划首次任务的戏剧性故事。(来源:拉德电影公司)

导演朗·霍华德执导的电影《阿波罗 13 号》(Apollo 13)是纪实性太空题材电影的顶级作品之一

该影片改编自阿波罗 13 号任务指挥官吉姆·洛威尔所写的《与月球失之交臂》(Lost Moon)一书。这一航天史上惊险异常的真人经历先后历经近 25 年的制作,才被搬上银幕。顶级演员汤姆·汉克斯在该片中扮演了航天员洛威尔,他第二次航行到月球附近试图登陆时,终因飞船在爆炸中严重受损而放弃。

航天员为什么叫航天英雄(航天员一词的由来)(10)

航天员角色顶级演员汤姆·汉克斯在电影《阿波罗 13 号》中扮演指挥官吉姆·洛威尔。他经历了一次近乎灾难性的月球飞行,图中他正带领机组成员登上飞船。(来源:环球影业)

这部电影制作于 1995 年,那时计算机图像制作广泛普及的时代还未来临,电影中所有精致的火箭发射、飞船操作场景都是使用精细模型拍摄出来的,另外有一部分太空场景是在 NASA 一艘训练飞船的真实无重力环境中拍摄的。

电影结尾处,已拥有美国海军上尉军衔的吉姆·洛威尔客串了硫黄岛号(USS Iwo Jima)航空母舰舰长一角,阿波罗 13号任务飞船由该航空母舰发射,载着航天员从太平洋表面驶向太空。

2011 年,在加加林太空飞行 50 周年临近之际,英国广播公司(BBC)电影制作人克里斯托弗·赖利萌生了一个绝妙的想法。加加林在航天飞行中没带相机,所以没能留下照片档案来记录他短暂而富有历史意义的飞行。然而国际空间站(ISS)的轨道倾角和东方号(Vostok)载人飞船(加加林所在飞船)的轨道倾角是大致相同的,这意味着国际空间站和加加林飞船行经的地点相同,在一定时间段内能大致追踪测绘出它的地面航迹。空间站为了获取适宜的光照条件,也需要每天定时行经拜科努尔航天发射场(Baikonur Cosmodrome),在行经时刻,空间站方向与加加林飞船发射的方向相同。

后来,意大利航天员保罗·内斯波利进入了国际空间站。根据精确的计时说明,在数周内他顺利地拍下了加加林在整个轨道周期中的运行轨迹。根据拍摄影像制作成的纪录片《第一轨道》(First Orbit)展示了加加林所乘坐的飞船和国际空间站在环绕地球时所“看到”的迷人景象,并在 2011 年的 4 月 12 日“尤里之夜”全球首播,目前网络观看量已超过 400 万次。

航天员为什么叫航天英雄(航天员一词的由来)(11)

纪录片《第一轨道》中的素材是在国际空间站中拍摄获得的,此图向人们再现了人类首次太空飞行时,加加林沿着东方一号载人飞船的飞行 轨 迹 观 察 到 的 景象。(来源:克里斯托弗· 赖利,The AtticRoom 媒体公司,保罗·内斯波利)

然而,最逼真、最写实地刻画了太空环境和地球远景的电影毫无疑问是 2013 年上映的,由阿方索·卡隆任导演兼制作人的《地心引力》(Gravity)。

乔治·克鲁尼和桑德拉·布洛克在片中饰演的航天飞机航天员在出舱修理哈勃空间望远镜时,忽遭一连串人为形成的致命太空碎片流的袭击。影片中,桑德拉所饰演的女航天员穿梭于一艘艘破损的飞行器中辗转逃生,最后进入了我国的神舟飞船。

航天员为什么叫航天英雄(航天员一词的由来)(12)

2013年的电影《地心引力》中,桑德拉·布洛克饰演的航天员莱恩·斯通博士从航天服里飘出了出来。(来源:华纳兄弟影业)

评论家们对片中的几个技术漏洞提出了异议,例如电影中的空间操作所依据的轨道动力原理不切实际,又如克鲁尼所饰演的角色竟然浪费喷气背包中的推进剂进行漫无目的的飘荡。尽管如此,该片展示出的运动的真实感、地球的迷人景象以及对航天服和太空飞船的刻画都是其他电影无法匹敌的。

《火星救援》(The Martian)是一本 2011 年出版的由安迪·威尔原创的小说。2015 年,由雷德利·斯科特执导,马特·达蒙主演的同名电影上映。

影片中的科学家们围绕一次太空任务展开了复杂的科技参数计算,从计算的精确度考量,其他影片很难超越。影片讲述了一位被遗落在火星上的航天员为了返回地球家园,在火星表面艰苦跋涉,运筹求生的故事。

航天员为什么叫航天英雄(航天员一词的由来)(13)

电影《火星救援》中马特·达蒙饰演的角色在环境恶劣的火星上奋力求生。(来源:二十世纪福克斯影业)

毫无疑问,未来仍会有大量的新航天员角色出现在书籍、电影、电视剧以及其他艺术作品之中。到目前为止的相关作品则揭示出,航天员角色已经坚实地扎根在公众意识和流行文化之中。

文章节选自《飞天纪实》一书,有删改

航天员为什么叫航天英雄(航天员一词的由来)(14)

[英] Ken MacTaggart 著 刘悦 秦枫 韦亚豪 译

本书配以详尽丰富的照片和独特的解说插图,涵盖了丰富的技术细节,是关于各国航天员、太空旅行者们所创功业的完整记录,为读者打开了一个引人入胜而内容翔实的视界。太空飞行的乐趣和奥妙在书中展露无遗,诚以此惠馈对太空探索充满梦想、对航天员职业怀有好奇之心的读者们。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