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曾经叫过书局的人是谁,近代曾经叫过书局

书肆,特指古时候中国民间出售书籍的店铺或市场。亦指售书行业集中的店铺和街市,以经营和购销书籍画册为主要业务。我国古代的书肆起源于何时?据现有的相关文献推断,应该是兴之于汉代,盛之于唐代。也就是说,随着生产力的提高和社会文化事业的发展,汉唐之际应该是我国古代书肆初步产生和逐渐发展的重要时期。

近代曾经叫过书局的人是谁,近代曾经叫过书局(1)

古代书肆图

(温馨提示:本文所有图片均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作者删除。)

书肆的产生并见诸于文献记载,最早是在西汉时期。在书肆的发展史上,书肆还曾经有过“书堂”、“书铺”、“书棚”、“书林”和“书屋"等别名,同时兼有刻书、印书和卖书的职能。古代也有的书肆直接称字号的,比如有“正书堂”、“集贤堂”、“养文斋”、“崇文阁”、“鸿运楼”之类的名号,除了统称“书肆"之外,宋代以后也统称为“书坊”。“书店”的名称最早见于清代乾隆年间,距今大约有200多年的历史了。

近代曾经叫过书局的人是谁,近代曾经叫过书局(2)

三味书屋图

唐代是我国文化典籍最为兴盛的时期之一,也是我国书肆发展史上的重要阶段。唐代的书肆遍及江南各地。其中以西京长安的书肆最为有名,所售卖之书种类齐全,应有尽有。东都洛阳是唐代的第二大城市,又是当时举行科举考试的第二考试场所在地,书肆之兴盛自不待言。当时的益州府成都是唐代麻纸的主要产地,自然也是书肆的活跃之地。从而也就形成了西京长安、东京洛阳、益州成都书肆前三甲的盛名。

近代曾经叫过书局的人是谁,近代曾经叫过书局(3)

现代新华书店图

我们大家都知道,书籍是传播知识的工具。书肆作为书籍的转运和集散中枢,在全国各地的兴盛,对于传播和保存我国文化典籍,起到了积极的推动和促进作用。早在古代商周时期,我国已有了正式地用竹片和木板制作成的书籍,但此时的书籍体积庞大而且笨重,不便于流通和运输;到了汉代,除了写在竹片、木简上的简策,写在木板上的版牍以外,还有写在丝织品上的帛书;东汉蔡侯纸诞生,开始出现文字写在纸上的纸质书籍了。由于各种质地材料书籍的出现,使文化知识的广泛传播更加方便了。在这种情况下,一些销售书籍的店铺,也就是书肆便在全国各地应运而生,以满足当地文人、举子私塾学习,应试科举的实际需要。

近代曾经叫过书局的人是谁,近代曾经叫过书局(4)

璧山书局图

书肆是图书交流贸易的市场,是社会经济和文化事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也是古代经典文献和通俗读物流通的重要渠道。书肆的产生和发展,对于古代的藏书业的发展和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兴盛具有不可磨灭的贡献。

谢谢阅读!

严正声明:未经许可,本文严禁以任何形式转载、搬运、抄袭、拆解和洗稿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版权所有,如有侵权,一经发现,必将追究责任!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