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熹是怎样理解格物致知的(王阳明的格物致知有什么不同)

格物致知概念理解的最大分歧恐怕在于朱熹与王阳明,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朱熹是怎样理解格物致知的?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朱熹是怎样理解格物致知的(王阳明的格物致知有什么不同)

朱熹是怎样理解格物致知的

格物致知概念理解的最大分歧恐怕在于朱熹与王阳明。

朱熹的格物致知

朱熹对于格物致知的理解,应该是承接司马光尤其是程颐而来。程颐说:“知者吾之所固有,然不致则不能得之,而致知必有道,故曰致知在格物。”(《遗书》卷二十五)就是说,人内在固有的知识,要通过格外物来激发,来获取。程颐等理学家,他们讲的是人的伦理精神等方面的知识。南宋的朱熹,继承并发展了程颐的思想,指出:“格物致知,便是要知得分明;诚意、正心、修身,便是要行得明白。”(《朱子语类》卷十四)也就是说要通过理性的思考来获取道德修养的相关精神知识与营养。所以,他认为,物心同理,欲明心中之理,不能只靠反省,必以“格物”为方法。穷尽万物之理后,心中所具之理方能显现出来。虽然朱熹们对格物致知的理解跟我们今天的理解有很大不同,他的理解仍属一种心性工夫,是从人心已知之理推到未知领域,但是,正像钱穆先生所评述的,若从现代观念言,朱子言格物,其精神所在,可谓既是属于伦理的,亦可谓属于科学的。朱子所谓的理,同时兼包有伦理与科学两方面。

王阳明格竹

王阳明年轻时候,非常崇拜朱熹,精研朱熹理学,非常信奉朱熹倡导的格物致知。21岁那年,他跟他的一个精研朱子理学的学友说,要做圣贤,就要格天下之物,便指着院子前面的一丛绿竹,说,我们就来格这竹子吧。但两人都不知道怎么去“格”竹,讨论了半天,也没个头绪,王阳明便说,那我们就盯着它看,竹子自会闪现出道理来的。于是两人便坐在竹子前面去“格竹”,整天坐在那里,匆匆吃饭,草草睡觉。哪知一连“格”了三天,却什么也没有“格”到。他的那位同学头昏脑涨,忽然感到竹子在飘飞,天地在旋转,原来,他已产生幻觉,无法支撑。他便对王阳明说,我不行了,你继续去做你的圣贤吧。学友的离开并没有动摇王阳明格竹的信心,他依然坚持盯着竹子看,但是,到第六天,他不仅也出现了幻觉,还出现了幻听。他似乎听到竹子在说话,在讥讽他,怎么这么笨。甚至听到所有的竹子哄堂大笑,王阳明十分气恼,便使劲吼道: “你们本来就毫无道理,我怎么格得出来!”其实,他这时什么也没有喊出来,不过是幻觉罢了。但,至此之后,他就觉得朱熹的格物致知有问题。

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阳明格竹”。

王阳明的格物致知

王阳明通过七天的莫名其妙的“格竹”,否定了朱熹的格物致知,他觉得朱熹此路不通。于是他从潜心于程朱理学,而转向佛学,终究因不得其要,转入陆九渊的“心学”。后来来到贵州的龙场,演绎了一出“龙场悟道”,觉得中午领悟了格物致知的真谛。他将朱熹的格外物,转而走向内心,他说,“天下之物本无可格之者,其格物之功只在身心上做。”(《传习录》)他的“格物”只是“涤非”,即格去内心污粕之物,“致知”是致良知,即达到人初始本身具备的良知。要承认,也许王阳明的理解可能更接近先秦学者提出的格物致知的原意,因为先秦学者是在诚意正心的语境中提出的格物,因而格物可能是格去不诚之物,正心是恢复心中诚意。

朱熹的格物致知虽然也有心性的因素,但露出了科学求真的端倪。王阳明的格物致知,则完全是心学路径,只能做伦理学里面打转转。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