撒野里顾飞的好朋友(驮着房子奔跑的)

撒野里顾飞的好朋友(驮着房子奔跑的)(1)

复原的古建筑真美

撒野里顾飞的好朋友(驮着房子奔跑的)(2)

蒋寒秋异地复原的古戏台建筑。

撒野里顾飞的好朋友(驮着房子奔跑的)(3)

蒋寒秋的梦想。

本期人物

对于房子,蒋寒秋有一种特殊的感情,这种感情左右着他。他人生赚取的第一桶金,就丢在了家乡湖南邵阳的乡村,购买了第一套房子。

出来打工后,他辗转多地,并最终选择了在中山创业。在中山创业的第一年,他又在中山购买了房子和车子,并将家人和户口都迁到了中山。创业第二年,他买了地,并在第三年建起了厂房。

再后来,他不再满足于居住的房子和生产的房子,又让人不解地放弃了自己的企业,专心投入到文化产业,立志成立“中华古建文化博览园”。到国内的一些乡村去,购买那些没人管理和保护能力的古建筑回中山,再重新搭建修葺,保护起来。从说服家人投入到外借资金投入,到用建成之地拯建古宅,虽费尽心力,却无果而终。现在虽租的是十年产权的鱼塘暂且栖身,却因租期将近,面临着再次搬移的命运。

看着眼前搬迁到中山,建好不到十年的明清古建,寒秋先生眼角滴泪,那搬迁修建古代宅院的困难仍历历在目,至今不忘。未来是否像浮萍一般孤自漂浮?蒋寒秋有些有心无力。

“人生难得不惑时,壮志未酬心已衰”蒋寒秋在感叹之余,也兴奋地告诉记者,目前,江西省已经有人多次来洽谈,现已初步确定,最迟明年,这座清朝大戏院又要一砖一瓦地搬过去了。

“我就做一只蜗牛吧,驮着房子,慢慢地审视与等待,并稳健地奔跑,把移建古宅做好,不让其损毁和在历史的长河中湮灭。”蒋寒秋又在编织起他美丽的古建保护之梦。

邵阳印象

湖南邵阳是蒋寒秋的故土,对于那里,蒋寒秋再熟悉不过,每年的清明前,他都要回家祭祖。3月31日,记者与他电话连线时,他正好从湖南回中山的高铁上,手机讯号非常清晰,从中传来了蒋寒秋先生的话:“邵阳的变化也非常大,不仅城建好多了,投资环境也非常不错。我现在正在高铁上,下午3点钟就可以回到中山了,交通非常方便”。

邵阳,在湖南的西南部,靠近广西桂林,山地和丘陵占了全市面积的三分之二,可谓是:“七分山地两分田,一分水路和庄园。”由于田少人多,这里的人大多都外出经商交游。蒋寒秋是邵阳五峰铺镇黄金村人,这个小山村,虽然被称作“黄金”,但实际上除了像产“黄金矿”的陡山峭岭和山溪外,与黄金沾不上半点边。这里虽然没有黄金,也还没有发现什么值得开采的矿场,但是这里山高林密,自然风光还没有被外界侵扰,土产水果丰富,且质量优胜别处。谈起小时候,蒋寒秋常常自嘲:由于那时比较淘气,经常利用当地的土特产来改善生活,大法不犯,小法常犯,也因为这样,他常被村里人冤枉,无论什么大小坏事,村人第一时间都会想到他。

“不过后来,村里人都改变了这种对我的看法,我也改变了对这条村的看法。因为这里的人还是比较淳朴的。”蒋寒秋介绍,他的这种敢为和敢干,在上世纪80年代还是为村中办了不少好事的,特别是对这里沉闷、缺乏生气的农村,蒋寒秋被村里人称作为“能人”。

“现今,村里人对我可好了,因为我也对村里人好,修路筑桥,也被我抢着干了。”说起故乡,蒋寒秋很是放松与自然。

肇庆印象

肇庆市是广东的一个地级市,这里有著名的风景名胜七星岩,这里也是蒋寒秋梦想起航的地方。如果没有肇庆的工作经历,就没有年薪20多万的收入,也就没有了后来创业的资本,也就没有现在的蒋寒秋。

“这个城市给我留下了太多的记忆,现今我的一些生意往来还是与肇庆的一些客户有着密切的关系。”蒋寒秋介绍,他是在1995年来到肇庆的,那时,肇庆有一家台资企业,专门生产模具,他利用自己的特长,拼命地干活,成为了工厂里工资最高的工人。由于他的好学,很快就掌握了厂的核心技术,几个月后,就被任命为工厂的厂长。

“肇庆的确很美,但在做工人的时候,一直都没有进过七星岩,这还是在做了厂长之后,因为要陪同客户,才第一次见识大自然鬼斧神工塑造出来的风景。”蒋寒秋表示,肇庆市这个人杰地灵的地方,与邵阳同为山区,但也大不一样,这里的人淳朴而不固执,只要有目标,就能很快抵达成一致。也正因为这样,蒋寒秋在肇庆不久,就遇到了一位愿意资助他开厂的老板。于是他在肇庆开起了一家模具厂,6个月后,就赚了人生的第一桶金,并把它用在了家乡邵阳,购买了第一套房子给家里人住。

“我还是很感激在肇庆的时光的,因为它让我的家人生活更安稳了。”蒋寒秋介绍,肇庆的山好水美人好,给了他不少的动力。在这里,因为有过当厂长的经历,后来多家工厂聘请他,年薪都不少于20万元,这为他后来立足中山奠定了基础。

中山印象

“中山是一个安居乐业的地方,因为遇上了中山,所以我在这里定居了并把家人全部接了过来,现在虽然因为租不到土地的问题,我将像蜗牛一样背着房子继续奔跑,但我的家不跑,还在这里。”蒋寒秋表示。

“来中山也是因为有一段缘,当时有一位在中山开厂的中山老板来邀请我到中山看他的公司和投资意向,在我下班的时候,几个人一同在路边吃了好几个盒饭,虽是10元的一个盒饭,但香港老板在结算时还是与快餐店的老板砍起价来。”蒋寒秋觉得,这个老板人居高位而不轻浮,拥厚财不奢侈,简朴、实在、人品好。于是就选择了到中山一起拼事业。

来到了中山后不久,蒋寒秋发现这里的人比肇庆的人更容易相处,于是在2000 年当普通工人只有1000元一个月的时候,年薪20多万元的蒋寒秋又向工厂提出了辞职,开始了自己的创业路程。

“那时,中山的房价相比周边便宜多了,创业第一年我就购买了房子,并把家人全都迁了过来,后来还成立了一家在中山颇具规模的企业。”蒋寒秋介绍,正因为在中山如此舒适的环境中,他才有可能把更多的心思用到去保存古建上来。

“放弃只需一年,坚持却需要很多年,这可能就是中山让我心里较为踏实之故吧。”谈及即将要驮着房子奔跑,蒋寒秋这样安慰自己。

■将再次驮起房子奔跑

蒋寒秋看着身前的古建筑饱含深情,自从2009年这几座古建筑从千里之遥的江西、安徽,横跨江河山峦,搬运到中山,再片瓦只木,一件件安装起来,他一心一意地把古建筑之美尽数地展现在世人面前。

这几年复原古建筑,修建博物馆,已经耗费了他太多的心血与精力,看着这些曾付出了巨大汗水与心血的古建筑,将再次被肢解,再次被拼装时,蒋寒秋的心在滴血。

“即便是贷款,砸锅卖铁,也要让这些古建筑生存下去,因为我们国家的游乐园太多,博物馆太少了。”蒋寒秋介绍,当初为了复原这栋明代老宅,他特意请了几位江西的老木匠师傅到中山阜沙,全程参与复建。就这样70多岁的严师傅和60多岁的贺师傅在中山前后花了14个月,光施工费就花费了100多万元。

“这里由于受到土地的制约,把原来的老宅进行了缩建,大概原来是800平方,变成了现在的400平方,虽然缩小了,但整体上都全部采用了原来的材料,并在严师傅和贺师傅的精湛技艺运作下,老宅独特的韵味还是得以保留下来。”蒋寒秋边说,边把当年在江西拆前的图片让记者过目,果真,样子还是那个样子,韵味还是那样的韵味。

三月的中山,细雨绵绵,有一种画意之美,蒋寒秋的老宅,在烟雨中更增添了几许古韵:高高的马头墙、青砖灰瓦、雕梁画栋,既让徽派建筑的特色彰显无遗,也让它在周围的厂房与民居的衬托下更显古朴。八柱框架承托的门楼,双层伞罩亭台,飘角飞檐,玲珑剔透的人物花鸟瑞兽木件文刻镂,让人叹为观止!

没有人知道,蒋寒秋这个中年男人内心经历了何等的滔天波澜,又是何等坚毅地守着“艰苦奋斗”的座右铭,在转眼间,就把积累下来的丰厚家产,全部投到了古建筑的修复中。

“大概是4000多万元吧,包括园林和建设。不过现在的租金太高,我有点承受不起啦,又要被搬走了。”蒋寒秋前年在严师傅和贺师傅在的时候,就预见了这种境况,并成立了一间专门的古建筑修复公司准备随时承担起这样城市与城市间,不一般的搬运重任。

■欲创造一个不可复制的“民宫”

“我总是觉得,我有很大的责任去保护那些古代的建筑,因此我目前也收藏了几十栋古建筑,准备创造一个不可复制的‘民宫’——中华古建文化博览园,但是在中山,没有这样的条件。后来,江西省的某市知道了,主动找上门来,估计这个民宫将在那耸立起来,成为一个著名的旅游景点和民间博物馆。”蒋寒秋介绍,未来他将穿梭于中山和其他城市之间,完成他的梦想。

今年春节后,蒋寒秋还被北京大学珠海分校邀请,讲授古建筑的课题。台湾政商界人士、贵州瓮安县、韶关始兴等地都组织人来学习他建设博物馆的思路。蒋寒秋还亲自跑到始兴针对客家围屋的保护与开发,分享了自己的经验。

蒋寒秋认为,古建筑的保护始终不是他一个人的事情,他身后有一大批热爱古建筑、热爱中国传统文化的有识之士的支持。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