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否剪辑明兰不要让蓉儿走她的路(知否不记名不高嫁)

蓉姐,顾家身份最尴尬的孩子。

封建社会讲究家世,曼娘出身不好,蓉姐少不了被人说闲话。顾廷烨势大,外人就算指指点点、背后闲话,也不敢过于放肆,不爱听关起门不听也就清净了。可亲事讲求的是门当户对,明兰为何不想办法抬一抬蓉姐的身份呢,让蓉姐如娴姐一般嫁有爵人家那?

知否剪辑明兰不要让蓉儿走她的路(知否不记名不高嫁)(1)

想当年她自己在盛家时,被记在大娘子名下,也算作嫡生女儿,明兰与蓉姐亲厚,为什么不如法炮制将蓉姐记在自己名下那?

其中原因我们要细细讲明:

那有天生的将门虎女-蓉姐的童年

从出生开始蓉姐和昌哥就是曼娘手中的棋子,是她迈上顾侯夫人宝座的垫脚石。

知否剪辑明兰不要让蓉儿走她的路(知否不记名不高嫁)(2)

原著里的蓉姐没有剧里那么幸运,顾廷烨离开顾家,出走江湖。曼娘一心想趁着顾廷烨落难,拿下正妻之位,带着昌哥当做护身符,跑出顾府寻顾廷烨。而蓉姐则是被当做后手和绊脚石丢在了顾家。

在顾家这个吃人不吐骨头的深宅大院,顾廷烨院子里的人看着情势不对,早作鸟兽散了。留下的只剩一个痴心的秋娘,和一个没地方去的巩红绡。

知否剪辑明兰不要让蓉儿走她的路(知否不记名不高嫁)(3)

回忆起当初的日子,年纪小小,又离开父母的蓉姐,吃穿用度被克扣是常事,下人有那个会真当她是顾家正经的小姐,冷言冷语没少听,锦衣玉食就不要想了。

好容易顾廷烨出人头地,回来了明兰也进门,蓉姐又成了小秦氏恶心新夫人的工具。

明兰新婚之后的第一天,小秦氏便让巩红绡、秋娘携着蓉姐搬过去。

身边人面慈心苦让她喊明兰母亲,她却低着头不说话,明兰眼前的这个顾家大小姐,就是个瘦弱别扭,怯懦恐惧的小丫头,普通人家孩子的活泼都不见,哪有什么将门虎女的风范。

知否剪辑明兰不要让蓉儿走她的路(知否不记名不高嫁)(4)

明兰对这个已有七八岁的女孩也没有什么天降的好感,一是蓉姐不讨喜,二是曼娘让人怕屋及乌,三是明兰自己也没有生育,母爱自然不会泛滥到,看见一个陌生女孩,就打算认下的地步。

知否剪辑明兰不要让蓉儿走她的路(知否不记名不高嫁)(5)

大家小姐的气势养成-蓉姐的成长

而顾廷烨自己呢?对昌哥和蓉姐,他的态度别扭又冷淡。说白了顾廷烨骨子里是救个十分规矩的世家公子,地位、名声、身份他统统都在意。

知否剪辑明兰不要让蓉儿走她的路(知否不记名不高嫁)(6)

这样的顾廷烨,他对子女的期望是出身好、学识好、性格好总之就是人群中的佼佼者,未来的顾家骄傲。自小颠沛流离的昌哥、懦弱孤僻的蓉姐都不是他眼里的好苗子,有曼娘阴影,难保再有一点半点的反骨疯狂的遗传或者仇恨出现,所以顾廷烨对蓉姐的期望就是能够平安长大,将来嫁一户好人家,就算不错了。

知否剪辑明兰不要让蓉儿走她的路(知否不记名不高嫁)(7)

就算昌哥是个儿子,顾廷烨也不让他进族谱,为的就是名声脸面,怕将来挡了他嫡子的路,搅了顾家的局。

按他的想法是是将两个孩子远远地养着就好,不想他们与顾家主流有牵连关系,表面是有吃有喝的供着也不算没尽父亲的责任,内里是自私有之防备也有之。

知否剪辑明兰不要让蓉儿走她的路(知否不记名不高嫁)(8)

所以说很大程度上是蓉姐有后来的“将门虎女”之称,很大程度上是盛明兰教养的成功。

蓉姐内向、少学性格又别扭孤僻,明兰就接她回澄园,让她感受家庭温暖。为她登门求进郑家女学,明理勤学、分辨善恶。

人就是这样当你与她有数不清道不明的利害冲突、亲戚关系时,你劝她她当你是有所图、口不对心,反而不会听你的,不如让别人来说,潜移默化的让她自己改变。

知否剪辑明兰不要让蓉儿走她的路(知否不记名不高嫁)(9)

明兰让巩红绡教她读书,秋娘教她针织女红,接娴姐来给她作伴,时时督促学业,

“第几个闺女不要紧,你们只消记得,无论将来如何,蓉姐儿总是这府里的大小姐,是实打实的主子就是了。”

明兰给了蓉姐顾家大小姐应有的待遇,和应有的尊重。天长日久下来的环境影响,那个是好那个是坏,蓉姐怎么可能分不清黑白,辨不明好赖?

知否剪辑明兰不要让蓉儿走她的路(知否不记名不高嫁)(10)

这时没记蓉姐在明兰名下应是有两个考虑:

一、是明兰年岁尚轻,难保不会有自己的女儿,到时难免“真嫡女”“假嫡女”互相比较,顾此失彼,弄巧成拙;

二、小秦氏虎视眈眈、曼娘蠢蠢欲动,始终没有断了拿蓉姐、昌哥做文章的心,贸然记蓉姐到嫡母名下,很可能节外生枝。

顾家有女,已长成-嫁人的里子与面子

盛明兰历经辛苦团哥后,有心之人在蓉姐那嚼舌根,告诉她盛明兰对她好,不过是为了好名声,这个时候的蓉姐三观已正,对酸话已经不买账了。

知否剪辑明兰不要让蓉儿走她的路(知否不记名不高嫁)(11)

先生说过了,好就是好,受了好的人就当心存感激,真诚惜福,且谦恭行事,温良行善。这样,才能长长久久地留下福气,天佑人助。

曼娘也打主意拉拢蓉姐,上门闹过两回,每次见到蓉姐的时候,她总是想要蓉姐在侯府给盛明兰添乱。

蓉姐不但不听曼娘的,反而说曼娘不要再来侯府。看着昌哥乖张偏激,除了曼娘的话,他谁的话也不听。她甚至觉得,自己更喜欢明兰生的团哥,那也是她的弟弟,她打心里喜欢。

蓉姐的身份问题,最终由顾廷烨定下,将蓉姐过继到秋娘名下,记为妾生女。秋娘无子无宠将蓉姐过继他的名下,为蓉姐解决身份问题同时让秋娘有所依靠。

知否剪辑明兰不要让蓉儿走她的路(知否不记名不高嫁)(12)

那么有小伙伴要问了,前期种种问题,明兰没有将蓉姐记在名下,那么后来出嫁时依旧没有,难道明兰是面慈心苦的人,不愿抬蓉姐身份,嫁个更好的人家吗?

蓉姐择婿,明兰列出了几条要求,小编觉得很有启示:

身体一定要好,年纪轻轻守寡可不成。不是说壮如牛就好,你要多看看人家身段,多摸摸骨骼,多问问人家长辈长寿不?

家世要不高不低,太高了嫁过去受罪,太低了委屈,具体尺寸侯爷看着办吧,运用之妙,存乎一心。

书生尤其要打听清楚,仗义每多屠狗辈,负心最是读书人。别看一个个温良恭俭让,谁知道肚里什么坏水?那种稍得了些功名,就不可一世的,最是可恨。

绝不能像廷灿妹子那样,自觉奇货可居,就掉以轻心,安坐钓鱼台。要戒骄戒躁。世事无常,不到拜天地那刻都保不齐?要多方查探,多物色人选,这个不行还有旁的可补上。

简单说就是“看里子,不看面子”

知否剪辑明兰不要让蓉儿走她的路(知否不记名不高嫁)(13)

蓉姐是顾家长女不假,但她生母是歌姬也是真,往深处说她是私生子,庶女都不如。顾廷烨年少轻狂,名头传得满京城人尽皆知,明兰就算认下蓉姐,也不过是粉饰太平,自己看着好看,真正讲究尊贵的人家,是起不了什么作用的。

知否剪辑明兰不要让蓉儿走她的路(知否不记名不高嫁)(14)

明兰记在大夫人名下,大家看的也是她是勇毅侯独女老太太养出来的姑娘,盛家的良妾生的。而且明兰又有美貌无比啊、性格温和啊、宜室宜家等等一堆女主光环,才嫁给家事复杂、名声差劲点、又有外室子、的顾廷烨做续弦的(书里顾廷烨的原配是余嫣红)。俩家都心知肚明,面子上也过得去,顾廷烨又特立独行,亲爹妈又过世等等一堆原因,综合起来大家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

知否剪辑明兰不要让蓉儿走她的路(知否不记名不高嫁)(15)

当然也有上赶着巴结求娶的,多是些名头响亮,人口复杂的(像梁家那种),蓉姐性格又直(像顾廷烨),难保硬碰硬,娘家就是再有权势,婆家事也鞭长莫及,蓉姐也难舒心。

所以记名对内对外都只是个面子工程,主要作用是锦上添花,而不是雪中送炭。一命二运三本事,前两个要是不占,能不能过好还是看本事。

知否剪辑明兰不要让蓉儿走她的路(知否不记名不高嫁)(16)

最终选定了常嬷嬷的孙子,经济适用的常年。常年与蓉姐儿青梅竹马,彼此了解,有感情基础。而且是明兰、顾廷烨两头都沾着亲,以后小两口有矛盾,两人也都说得上话。

而且常年可以算是长柏提携教导的,是新科进士朝廷新贵,官运十分顺利。家里亲爹妈早逝,姐姐出嫁,常嬷嬷又是看着蓉姐长大且明事理的老人家,过去就是当家主母。常年本人也极聪颖,估计也不会有妾氏问题。

知否剪辑明兰不要让蓉儿走她的路(知否不记名不高嫁)(17)

婚姻是否幸福其实各花入各眼,有人赞同墨兰的“求仁得仁”;也有人惋惜如兰低嫁被婆婆刁难,少有十全十美无波无澜的人生,做父母如明兰、顾廷烨也是尽量让蓉姐最大可能在他们的保护下幸福自在。

不记名、也不高嫁,明兰对蓉姐的“刻薄”也许是最好的保护了。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