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若瑜优人神鼓(优人神鼓的鼓跟大众是没有距离的)

封面新闻记者 荀超

“那天我坐着,就只是坐着,我看见了我,许多的我。”这是优人神鼓《勇者之剑》里的少有的有声台词。11月15日、16日,该剧将在四川大剧院上演。演出之前,优人神鼓的主创刘若瑀接受封面新闻记者采访,“《勇者之剑》对于优人神鼓来说,是个很关键的一个作品。”

刘若瑜优人神鼓(优人神鼓的鼓跟大众是没有距离的)(1)

刘若瑀是从金士杰的兰陵剧场走出来的成员,也曾是著名导演李安纽约大学的同学。1988年,刘若瑀创办了优人神鼓。她告诉记者,创办优人神鼓其实缘起于一段师从波兰戏剧大师果托夫斯基的自我探索之旅。果托夫斯基曾对她说,“你是一个西化的中国人。”这让刘若瑀产生了不断的思考和追问:自己的“根”在哪里,自己是谁?

带着师承的理念,刘若瑀回到出生的土地,在原始的自然山林中开发自我,在乡野民俗之中找寻文化的源头。1993年,她邀请音乐总监黄志群加入剧团,结合果托夫斯基身体训练、东方传统武术、击鼓、太极导引等元素,共同开创“道艺合一”表演训练系统。与一般的演出团队不同,优人们远离繁华都市,驻扎在木栅老泉的森林中。他们每天在山上打拳、静坐、击鼓,女生束发,男生光头,生活极其简单。正是这样一支团队,把带有东方传统韵味的作品带到了多个国家。

“《勇者之剑》之前是《听海之心》,那时候我们去世界各地巡演,演了两年之后,就觉得需要停下来,休息两个月。黄老师去了印度,我则去了一个小岛闭关36天,看自己。”刘若瑀介绍,《勇者之剑》就来源于这次闭关,“刚开始打坐的时候思想活跃,想了很多东西,但到最后你会发现这种认知又改变了,原来认为对的,后来觉得不对了。为什么又改了呢?原来头脑里的是是非非都是自己的事,人生实在太搞笑了,但你不知道自己的生命是在荒谬中。”

刘若瑜优人神鼓(优人神鼓的鼓跟大众是没有距离的)(2)

这种发现自我的过程像“当头棒喝”一样,让刘若瑀的头脑思维回归到当下。她想把这种“看见自己”的体验分享给更多人,就有了《勇者之剑》。“《勇者之剑》讲述了一个勇者所必经的修行之路的故事,它起源于一首四句记:一棒如金刚王宝剑,一棒如拔草巡蛇,一棒如踞地狮子吼,一棒不做一棒用。”勇者面对生命的未知产生了恐惧,于是拿起金刚王宝剑,拔草寻蛇,最终找到定静之力,持剑让勇者看到了内心的怯弱,也找到了面对生命的勇气。 “鼓声一敲响,棒呵的力量让人回归最初的内心,看见最真实的自己,就像《勇者之剑》里勇者唯一一句台词‘那天我坐着,就只是坐着,我看见许多的我’。”

优人神鼓追求的是“道艺合一”,如何将这种禅意传递给观众?大众是否能接受这种表现形式?对于这个疑问,刘若瑀并不担心:“鼓是所有乐器中最直接的声音。每一个民族都有鼓,不管是传递讯息还是表达含义都能用鼓声。”在她看来,人类与鼓声有某种天然的关联,“人类听见的第一个声音什么?是妈妈 的心跳,我们在没出世之前听到的那个‘咚、咚、咚’的心跳声,它就是鼓声。优人神鼓的鼓跟大众是没有距离的,我们每一次打鼓,大人小孩都会有所感动,我想那是因为我们把这个鼓‘打’出了跟自己生命最初、最直接的关系。”11月12日,优人神鼓团队还将为成都街头举行快闪路演,一展东方大鼓舞蹈的魅力。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ihxdsb,3386405712】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