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判断心肺复苏有效(别让救人变害人)

  “心肺复苏”想必大家应该都不陌生,很多影视剧中都曾出现过心肺复苏的场景。主角对着被施救者的胸一阵凶猛按压,又反复进行了多次所谓的人工呼吸,终于从死神的手中抢救回了患者,周围群众一片欢呼声,而坐在电视机前的你,似乎也学会了一项技能!

  然而,你真的会做心肺复苏吗?到底你是抢救患者,还是在害人呢?

如何判断心肺复苏有效(别让救人变害人)(1)

  有相关的数据调查显示,全世界每年因心血管病猝死离世的患者,占据了总死亡人数的15~30%左右。我国每年心脏性猝死的患者达到了54万左右。这相当于平均每1分钟的时间,就有一人因心血管病倒下、抢救不当猝死!


  如果在户外突然出现心血管病、休克、猝死,目击者如果具备专业技能就可立即实施抢救,也就是文章开头提到的心肺复苏。有相关的数据显示,猝死1分钟内立刻进行心肺复苏,成功率能达到90%左右,6分钟成功率仅仅只有10%

如何判断心肺复苏有效(别让救人变害人)(2)

  如果猝死时间超过了10分钟以上,即便是专业的医疗器械和心肺复苏双重使用,抢救过来的可能性也微乎其微。这也就是说,心肺复苏进行的时间越早,成功率也就会越高。


  但是,心肺复苏是一项专业的医疗知识技能,目前我国的水平发展其实并不高,根据权威数据统计显示,我国医院外心肺复苏的成功率还不足一程,这是因为我国心肺复苏技能在全民中的普及率并不高,一旦发生紧急情况,大家根本就不知道该如何操作!

如何判断心肺复苏有效(别让救人变害人)(3)

  那么问题来了,心肺复苏这项救人性命与水火的操作,到底该如何进行呢?


  关于猝死后心肺复苏的国际标准是,如果现场目击者并没有专业的知识,仅仅只是简单的培训过胸外按压,在现场连续实施胸外按压也是有效果的。如果目击者接受过正规的培训,则可以连续实施胸外按压和人工通气

如何判断心肺复苏有效(别让救人变害人)(4)


  实施心肺复苏第一步,就是要让患者的口腔和起到保持彻底通畅、头部尽量后仰,同时还就要暴露患者胸壁,接下来确定按压的位置。

  一般情况下,都是取患者两乳头连接的中心点,也就是胸骨中下方的1/3处。此时,施救人员应该在患者的右侧,双手的指根同向重叠、十指相扣,掌心向上翘起来;


如何判断心肺复苏有效(别让救人变害人)(5)

  在按压时,肩膀、手肘手臂应当垂直与胸壁以下,以髋关节为轴带动上半身用力、有节奏的进行按压,按压与松开的频率时间应保持一致,按压的深度至少在5cm左右,但是不能大于6cm,松开时应当保证胸壁完全复位

  正常情况下,心肺复苏按压的频率需维持在每分钟100~200次,连续按压30次,连续人工通气2次。


如何判断心肺复苏有效(别让救人变害人)(6)

  写在最后:我国在2017年的民法总则里出台了新的规定,因资源实施紧急救助行为造成受帮助人损害的,救助人不承担民事责任。

  因此,如果你具备专业的知识、有信心可以救助患者,在外遇到紧急情况时不妨施以援手,这或许能够挽救一条生命。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