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香君的墓葬:白门考辨李香君的最后下落

李香君的墓葬:白门考辨李香君的最后下落(1)

李香君故居

今年是我国古代杰出的戏剧家、诗人孔尚任诞辰370周年,也是他逝世300周年。孔尚任的煌煌巨作《桃花扇》堪称是我国古代文学的瑰宝。而《桃花扇》剧中的主角、爱国名媛李香君也因这一传奇之作而名传千古。对于她的最后下落,《桃花扇》剧中称,弘光朝灭亡后,李香君割断“花月愤恨”而遁入空门,归隐于南京栖霞山。至今世间亦普遍持此说法。

但是,认真起来说,李香君最后下落如何,则应该以历史文献记载为依据。遗憾的是,侯方域的《李姬传》中只记载了李香君漂泊风尘的前半生,以后事则语焉不详;而余怀的《板桥杂记》中也只说“(李)依卞玉京以终”,其他再没有一字涉及李香君以后的生涯。

不过,在侯方域故里河南商丘,却持有一种说法:李香君最后是随侯方域去了商丘,并定居直到去世。当地博物馆一些有关人员经过多年考察、研究,并曾采访了一些侯氏后裔,得出了上述结论。

还是在1953年,侯方域二哥侯方夏的后人,时已七十多岁的侯友岱和侯友喜曾说,他们的爷爷告诉他们,弘光朝灭亡后,李香君开始逃至栖霞山,随卞玉京住在葆贞观。不久,侯方域也逃至此地,与李香君会面,侯约李回商丘同父亲侯恂一起参加抗清活动,李却劝侯去贵池参加吴应箕的抗清起事,两人发生了争执,侯怏怏不乐独自回到商丘。不久征得父亲的同意,派了一位亲信家人带着他的一封亲笔长信,来到栖霞山接李。李香君见信后泪流满面,即随这位家人到了商丘。但李香君是个歌妓,又非正室,不久族中长辈即认为她住在侯恂的尚书府不合适,于是侯方域只好在离城十多里的南园,为李香君又筑了一座“李姬园”。由于李香君出身低贱,所以不能入侯氏家谱。否则有辱门风,以致上述情况只有靠代代口传。

侯方域与正室常氏生有一女,其女婿陈宗石在父亲陈贞慧去世后,来到商丘入籍,他的后人陈舜肃(1990年八十多岁时去世)曾说过:入清以后,三省总督张存仁劝侯恂父子三人出来做官,侯恂父子连信都未回,张又亲自登门,侯恂以年老多病为由推辞,张很生气,要抓他们去坐牢,后被人劝阻,侯方域在这种压力下,才去参加河南省试,因事先未与李香君商量,李很生气,当时李又因肺病卧床不起,两人争吵不休,结果李香君忧愤而亡。陈舜肃还说,这是他儿时其祖父告诉他的。祖父又说李香君墓在李姬园(现名路河乡李吉园村),墓前原有石碑、石桌等,碑上还有侯方域撰联:“卿含恨而死,夫惭愧终身。”算来陈舜肃祖父的所见所闻,离李香君死时,还是较接近的,所言也较可信。

据当地一些老人说,李香君的墓曾三次被盗,民国时豫东剿共总司令张岚峰,曾在白天派兵站岗扒开坟墓,有目击者说,“墓内棺木完好,死者的头发、牙齿、骨骼尚在,骨架较小,头系女尸。”当时村里人都跑来看,有人问站岗的扒墓干啥?士兵说要找一把什么扇子……看来张岚峰要找的极可能就是那把举世闻名的桃花扇。

现在李吉园村的李香君墓前耸立着一块两米高的石碑,碑额上刻着一把桃花折扇,碑上刻有“李香君之墓”五个大字。墓后不远处,就是李香君故居的遗址。

来源:李荣华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