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邮票上有数字水印(邮票上那些读不出来的字)

都说邮票是百科全书,

里面上天入地无所不包,

那咱们邮友就是读过百科全书的人啰~

今天小编就来考考您,

下面两枚邮票,

您能准确地读出票名吗?

为什么邮票上有数字水印(邮票上那些读不出来的字)(1)

读一读

为什么邮票上有数字水印(邮票上那些读不出来的字)(2)

为什么邮票上有数字水印(邮票上那些读不出来的字)(3)

问了身边几位朋友,多数读成了qi(二声)、gu(三声),

您跟他们读得一样吗?要是一样的话看来您的汉字知识储备还得回回炉啦~

要说咱们汉语真是博大精深啊,有的字真心不常见,有的字似曾相识一读就错,这样的字在邮票上也屡见不鲜,今天小编就跟您聊聊邮票上那些读不出来的字吧——

所谓生僻字,又称冷僻字,指人们不常见或不熟悉的汉字。

《汉语大字典》里收单字达5.47万个,《中华字海》里收单字更是多达8.5万个,但它们里面绝大部分字都是当代书面语里不常用甚至是已完全废置不用的“死字”。《新华字典》收单字8500个,相对于前两本书来说已经够少的了,但里面的现在常用字也仅只有3500个。因此,除了专门研究汉字的专家学者外,普通人常会遇到既不会认、有的在电脑里又敲不出、常规字典里还查不到的生僻字。

邮票是“微型百科全书”,这从我们可以通过我国邮票学到不少生僻汉字方面,即可见一斑。本文列举出一些一笔一画出现在我国邮票上的生僻字(主要出现在文物和动植物题材邮票上),但要撇开邮票上的甲骨文、篆体字、繁体字、草书、书法手迹中的异体字等。因为后者在古代或过去属正体字或异体字范畴,对于当时来说不算是生僻字。比如,对今天的人来说,甲骨文、金书、篆书等几乎个个都是生僻字,但在当时它们就是常用字。

1

特9(4-3)“虢季子白盘”、1995-8“虢国夫人游春图”邮票

为什么邮票上有数字水印(邮票上那些读不出来的字)(4)

虢(guó) 我国周代诸侯国名或姓氏。此字现在不常用,但常规字典里可查到,电脑也可以打出。

2

特61(15-9)“朱砂罍”邮票

为什么邮票上有数字水印(邮票上那些读不出来的字)(5)

罍(léi)我国古代的一种大型盛酒器和礼器。小口、广肩、深腹、圈足、有盖,多以青铜或陶制成。流行于商晚期至春秋中期。“罍”字现在不常用,但常规字典里可查到,电脑也可以打出。“朱砂罍”牡丹,现常被误写作“朱砂垒”。“罍”字后来还出现在T75《西周青铜器》(8-6)“蟠龙兽面纹罍”邮票中。

3

特63(8-3)“父乙觥”邮票

为什么邮票上有数字水印(邮票上那些读不出来的字)(6)

(yí) 也写作“”,是根据器物上铭文的字形而生出的字。属“死字”,现在的各种字典里均无此二字,电脑更是打不出。“父乙”是殷代人祭祀时对父辈的称呼。“觥(gōng)”是古代的一种盛酒器具,腹椭圆或方形,圈足或四足,有兽头形器盖,也有整器呈兽形,并附有酌酒用的小勺,以青铜制成。流行于商晚期至西周早期。

4

特63(8-4)“斝”邮票

为什么邮票上有数字水印(邮票上那些读不出来的字)(7)

斝(jiǎ)我国古代先民用于温酒的酒器或礼器。三足、一鋬(耳)、两柱,圆口呈喇叭形,多以青铜铸造。盛行于商晚期至西周中期。“斝”字现在不常用,但常规字典里可查到,电脑也可以打出。

5

特63(8-6)“戉箙卣”邮票

为什么邮票上有数字水印(邮票上那些读不出来的字)(8)

戉箙卣(yuè fú yǒu)此卣因盖内铸有铭文“戉箙”二字,故名。“戉”,象形、小篆字形,象大斧之形,后作“钺”。“箙”,指装弓箭的袋子。“卣”是我国古代的一种酒器,口椭圆形,足为圈形,有盖和提梁,腹深,有圆形、椭圆形、方形、圆筒形等,多以青铜铸造。其具体出现时间未知,盛行于商代和西周。

“戉”“箙”“卣”三字现在不常用,但常规字典里可查到,电脑也可以打出。其中,“戉”字易被误读、误写作“戊”(如人民邮电出版社1997版邮票目录中就错写为“戊”);“卣”字常被误读、误写作“卤(lǔ)”。“卣”字后来还出现在编66-77《文化大革命期间出土文物》(12-11)“青铜提梁卣”、2013-9《景泰蓝》(6-5)“兽面纹提梁卣”等邮票中。

6

编66-77(12-11)“曾中父方壶”邮票

为什么邮票上有数字水印(邮票上那些读不出来的字)(9)

(liú或yóu) 同“斿”,古同“旒(liú)”或“游”。此青铜壶为春秋战国时期盛酒器,盖内和壶内壁均铸有“曾仲父用吉金自作宝尊壶”铭文,故名。“仲”字,邮票上写作“中”。此二字,馆藏地国家博物馆统一写作“仲斿”。“曾仲斿父”,是曾侯次子斿父的意思(与之同批出土的一件青铜鼎上,铭文中有“曾侯仲子斿父”字样,意思更加明确)。“”, 早已废置不用,现在的常规字典里也无此字,电脑更打不出。“斿”字现在不常用,但常规字典里可查到,电脑也可以打出。

7

J51(3-3)“皇史宬正殿-石室”邮票

为什么邮票上有数字水印(邮票上那些读不出来的字)(10)

宬(chéng)古代的藏书室。皇史宬,又称表章库,位于北京市南池子大街南口,是我国明清两代的皇家档案馆。“宬”字现在不常用,但常规字典里可查到,电脑也可以打出。

8

T57《白鱀豚》邮票

为什么邮票上有数字水印(邮票上那些读不出来的字)(11)

鱀(jì)江豚。“白鱀豚”是该物种的真正汉语学名,常被误称为“白鳍豚”,甚至误写为“白暨豚”。“鱀”字现在仅用于“白鱀豚”,但常规字典里可查到,电脑也可以打出。此字还出现在2000-3《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Ⅰ级)(一)》(10-7)“白鱀豚”邮票中。

9

T62(6-6)“双虎耳罇”邮票

为什么邮票上有数字水印(邮票上那些读不出来的字)(12)

罇(zūn)同“樽”,指装好酒的坛子。双虎耳罇是现代陶瓷艺术大师魏之瑜的磁州窑杰作。“罇”字现在不常用,但常规字典里可查到,电脑也可以打出。

10

T65(8-4)“‘安邑二釿’布”邮票

为什么邮票上有数字水印(邮票上那些读不出来的字)(13)

釿(jīn) 古同“斤”,金属重量名或货币名。战国时期东方各国多以“釿”为单位,秦统一衡制时被废除。“釿”字现已不用,但常规字典里可查到,电脑也可以打出。

11

T65(8-8)“‘共’圜钱”邮票

为什么邮票上有数字水印(邮票上那些读不出来的字)(14)

圜(huán)同“环”。圜钱又称圜金、圜化、环钱,是我国古代的一种铜币。圆形,中央带孔。主要流通于战国时的秦国和魏国。“圜”字现在不常用,但常规字典里可查到,电脑也可以打出。人民邮电出版社2011版邮票目录中,将它的拼音错标注为“yuán”。

“圜(yuán)”字还同“圆”,指圆形或天体,如圜丘(明清两代帝王每年冬至时祭天的祭台)。

12

T71(8-8)“‘賹六化’方孔圜钱”邮票

为什么邮票上有数字水印(邮票上那些读不出来的字)(15)

賹(ài) 本意是记人、记物,在钱币上则指黄金的重量名称。“賹六化”是战国时期的最大币值。“賹”字现已不用,但常规字典里可查到,电脑也可以打出。常被误读作“yì”。

13

T75(8-3)“利簋”邮票

簋(guǐ)古代盛放食物或祭品的器皿,圆形、圆口、双耳。流行于商朝至东周。“簋”字现在不常见,但常规字典里可查到,电脑也可以打出。“簋”字还出现在2003-26《东周青铜器》(8-2)“秦公簋”邮票中。

14

T114(4-4)“大鵟”邮票

为什么邮票上有数字水印(邮票上那些读不出来的字)(16)

鵟(kuáng)俗名“土豹”。形似老鹰,尾不分叉,全身褐色,尾部稍淡,两翅下各有一白色横斑。“鵟”字现在不常用,但常规字典里可查到,电脑也可以打出。

15

1992-4(4-1)“真鲷”邮票

为什么邮票上有数字水印(邮票上那些读不出来的字)(17)

鲷(diāo)别名加吉鱼、班加吉、加真鲷、铜盆鱼等。一种肉味鲜美的食用鱼。真鲷体色鲜红,是中外驰名的名贵鱼类。此字日常不大用,但常规字典里可查到,电脑也可以打出,易被错念为zhōu。

16

1992-7(4-1)“七星瓢”邮票

为什么邮票上有数字水印(邮票上那些读不出来的字)(18)

(jiǎ) 用于“虫”,即“甲虫”。“”字在现在的字典里均查不到,电脑更是打不出。

17

1994-17 (4-1)“横槊赋诗”邮票

为什么邮票上有数字水印(邮票上那些读不出来的字)(19)

槊(shuò) 同“矟(shuò)”,古代一种锋刃长达半米以上的长矛。“槊”字现在不常见,但常规字典里可查到,电脑也可以打出。

18

1995-5(4-1)“鵰鸮”邮票

为什么邮票上有数字水印(邮票上那些读不出来的字)(20)

鵰鸮(diāo xiāo) 鸮,我国古代对猫头鹰一类鸟的统称,现在用来命名鸮形目猛禽。鵰鸮,又写作雕鸮,夜行大型猛禽,鸱鸮科、鵰鸮属、鵰鸮种。“鵰”“鸮”二字现在不常用,但常规字典里可查到,电脑也可以打出。“鵰”字还出现在2001-4《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Ⅰ级)(二)》(10-6)“虎头海鵰”邮票中。

19

1995-20(6-4)“祗园夕照”邮票

为什么邮票上有数字水印(邮票上那些读不出来的字)(21)

祗(zhī) 恭敬的意思。祗园,原名祗树庵,又名祗园寺,位于九华山插霄峰西麓,系全国重点寺院。祗园,出自《金刚经》开篇第一品《法会因由分》:“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祗树给孤独园……”祗树,指舍卫国太子祗陀(Jeta)种的树;“给(jǐ)孤独”,指为鳏寡孤独提供补养食宿等。

“祗”字现在不常用,但常规字典里可查到,电脑也可以打出。赵普初先生题写的“祗园禅寺”牌匾中,“祗”字是正确的,但该字常被误写为“祇”字。九华山景区的石碑、石壁和很多宣传资料上,即错写为“祇”;1995-20《九华胜境》(6-4)“祗园夕照”邮票下部的名称,竟然也错印为“祇园夕照”(该套邮票设计者朱曙征在当年发表的设计体会文章《<九华胜境>画外话》中,也是写的“祇园夕照”);人民邮电出版社新世纪版和2011版邮票目录中,也是错印为“祇”。

祇,多音字,念qí时,古代指地神;念zhǐ时,表示仅仅、只有、恰恰等意思,现在简写为“只”。此字现在不常用,但常规字典里可查到,电脑也可以打出。

20

1996-21(4-2)“神门鸱吻”邮票

为什么邮票上有数字水印(邮票上那些读不出来的字)(22)

鸱(chī) 古书上指鹞鹰。鸱吻,我国古代建筑屋脊正脊两端的一种饰物。“鸱”现在不常用,但常规字典里可查到,电脑也可以打出。但容易被错念为dǐ。

21

1999-11(56-20)“傈僳族”邮票

为什么邮票上有数字水印(邮票上那些读不出来的字)(23)

傈僳(lì sù) “傈”“僳”二字不单用于其他地方,仅合用于“傈僳族”一词中。傈僳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云南、西藏与缅甸克钦交界地区。此二字常规字典里可查到,电脑也可以打出。

22

1999-11(56-24)“拉祜族”邮票

为什么邮票上有数字水印(邮票上那些读不出来的字)(24)

祜(hù) 主要字义是福。拉祜族,我国古老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云南普洱 、临沧两地区。“祜”字现在不常用,常规字典里可查到,电脑也可以打出。但容易被错念为gū,如“钮祜禄氏”中的读音。

23

1999-11(56-32)“仫佬族”邮票

为什么邮票上有数字水印(邮票上那些读不出来的字)(25)

仫(mù) “仫”字不单用于其他地方,仅合用于“仫佬族”一词中。仫佬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之一,分布于广西。此字不常用,常规字典里可查到,电脑也可以打出。但容易被错念为mó。

24

1999-11(56-37)“仫佬族”邮票

为什么邮票上有数字水印(邮票上那些读不出来的字)(26)

仡(gē) 勇猛雄壮的样子。仡佬族,中国少数民族之一,分布在贵州。此字不常用,常规字典里可查到,电脑也可以打出。

25

2000-13(2-1)“盉壶”邮票

为什么邮票上有数字水印(邮票上那些读不出来的字)(27)

盉(hé)我国古代酒器,以青铜制成,多为圆口、大腹,三足或四足,盛行商后期和西周初期。此字不常用,常规字典里可查到,电脑也可以打出。“盉”字还出现在2003-26《东周青铜器》(8-8)“龙兽提梁盉”邮票中。

26

2000-25(4-2)“春秋·镈”邮票

为什么邮票上有数字水印(邮票上那些读不出来的字)(28)

(líng) 同紷(líng),指精细染练过的丝或布。“镈(bó)”,一种形制接近于钟的中国古代乐器,平口,横截面为椭圆形。盛行于东周。“镈”中的“”系人名,即春秋晚期齐国名臣鲍叔牙的孙子鲍。此字属“死字”,现在的各种字典里均无此字,电脑更是打不出。

27

2003-26(8-3)“中山王铁足鼎”邮票

为什么邮票上有数字水印(邮票上那些读不出来的字)(29)

(cuò) 系战国中山王的名字,出自该铁足鼎上的金文铭文。属“死字”,现在的各种字典里均无此字,电脑更是打不出。因此,很多资料中以“厝”字替代,甚至有的还错写为“衅”的繁体字“釁(xìn)”。

28

2003-26(8-4)“曾侯乙匜”邮票

为什么邮票上有数字水印(邮票上那些读不出来的字)(30)

匜(yí) 我国先秦时期的一种礼器,用于沃盥之礼,为客人洗手之用。此字不常用,常规字典里可查到,电脑也可以打出。但容易被错念为yě。

29

2006-5(4-3)“珙桐”邮票

为什么邮票上有数字水印(邮票上那些读不出来的字)(31)

珙(gǒng) 古代大璧 (玉器)。珙桐,又名鸽子树,落叶乔木,孑遗植物,国家一级保护植物。“珙”字现在仅用于“珙桐”和“珙县”(辖属四川宜宾市),其他地方基本不用,常规字典里可查到,电脑也可以打出。但容易被错念为hōng。

集邮博览通讯员:梁耀华

欢迎来稿

《集邮博览》投稿邮箱

期刊:jiyoubolan@263.net

48804250@qq.com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