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仓巷旧书交易市场(是仓巷仅存的几家旧书店之一)

作者 | 云亭书屋

来源 | 孔夫子旧书网APP动态

擦拭店里的古玩,对着电脑进行书目清点和账目核对,独自在拥挤狭小的店面里清理藏货……这是南京小陈书店的老板陈怀明极为平常的一天。从早到晚,店里一如往常的冷清,他常常望着门口的那棵梧桐树发呆。

陈怀明经营的这家二手书店位于秦淮区仓巷。30年前,仓巷一条街曾经是南京乃至全国红极一时的旧书交易市场,吸引了各地书友慕名来此淘书。几十年光阴流转,曾经遍布仓巷的几十家二手书店陆续沉入了历史。如今的仓巷,绿树林荫掩映着静谧的街景,不时车辆匆匆驶过,但却很少有人注意到,隐匿在此的寥寥几家二手书店,倔强而又艰难地前行着。

曾是淘书“圣地”

小陈书店,是仓巷仅存的几家旧书店之一。

踏入店内,岁月的沧桑感扑面而来。二十平方米的空间,摆放着几排顶天立地的书架,店里的各个角落都塞满了各个年代、五花八门的二手书籍,有些堆不下的旧书则索性摞在地上,只留下一条逼仄狭窄的通道,勉强够一人穿行。

这间“小陈书店”开了20多年,不知不觉间,那个被顾客叫了无数遍的小陈变成老陈,鬓角的白发已然掩藏不住。上世纪90年代初,陈怀明从安徽农村来到大城市南京打工,因为打工的饭店开在一家书店旁边,因此结识了不少做旧书生意的人。至此之后,他和旧书的缘分就此延续了下来。

陈怀明赶上了旧书业的黄金时间,在没有手机、没有网络的时代,书籍是大家唯一可以消遣娱乐的东西。鼎盛时期,朝天宫到仓巷这一带熙熙攘攘,学者、学生或是爱书之人比比皆是。

“那时候的朝天宫,路边全是摊位,估计有几百个。周末的时候更是人挤人,有的时候都走不动道。”刚开始,陈怀明在朝天宫一带摆地摊,每天带去的一大摊子的书,很快就能卖完。之后,拿着第一笔攒下的钱,陈怀明在仓巷租下一间门面,支撑起了一家人的生活。

“那个时候,谁不知道南京朝天宫和仓巷旧书一条街啊。当时都是和上海文庙、北京潘家园一样全国闻名的,全国各地的人都来淘书。”距离小陈书店不足百米距离的一家旧书店,老板宗照平操着一口流利的南京话,今年64岁的他曾经见证过仓巷旧书市的荣光时刻。

“仓巷最好的时候有五十多家店面,另外还有八九十个摊位铺满整条街,一大早就热闹起来了。”当年,在汽修厂工作的老宗为了补贴家用,也在仓巷摆下了一个书摊。为了占据最佳地形,老宗每天夜里就匆忙赶到仓巷,裹着军大衣在小板凳上坐上一宿,等着天亮时候书友的光临。“那时候的人,对书真是有热情,有的人,天没亮就来了;还有的人为了抢同一本书,甚至还会争执起来。”

每逢周末,来自全国各地的书友更是从四面八方涌来,仓巷两侧书铺林立,路边还有不计其数的旧书摊位,这在当时成为了一个城市极为壮观的文化景观。淘书者们往往在清早入市,不时驻足,蹲下身来,翻书细看,一圈转下来,不知不觉已近中午时分。很多名人也会频频光顾,作家王蒙、黄裳、陈子善、薛冰都曾是这里的常客。

城市中被遗忘的角落

年复一年的鸟鸣雨落中,仓巷送走了不少从事旧书生意的人,如今,曾经顾客盈门的旧书店,逐渐变得萧条。

“生意做了二十多年,现在真是一年不如一年。”陈怀明感慨道。

仓巷旧书店走过的岁月,是实体书店和阅读人群变革最为深刻的岁月。一方面,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让线上购书渠道变得更加快捷和方便,很多人不愿意再去旧书店费力“淘”书。另一方面,人们的阅读习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获取知识的渠道愈发多样而快速,多重因素的叠加,都使得旧书店的生存愈发艰难。

“现在来买书的人少啦!”古旧书店的店主老黄无奈地浅笑了一声。店门口,老黄按照价格,将特卖书分门别类地摆在店门口,有“五元一本”专区、“十元一本”专区,完全是以白菜价出售。可尽管如此,旧书店还是门可罗雀,少人问津。老黄感慨着生意难做,他说现在常来店里光顾的,几乎都是五六十岁的年长者和一些老客户,“他们这一代人,基本上就是年轻的时候爱读书,但那个时候家里不富裕,没有条件,买不起书。现在大多是冲着某种情怀,隔三差五来这里怀旧一下,挑挑有意思的书回家读。”

在和老黄聊天的过程中,一位五十多岁的客人走进了店里,和老黄熟络地打了个招呼,精挑细选后,选了一本厚厚的《白描画法》,最终以二十块钱价格拿下。他一边付钱一边笑着说:“有一些书,是我们那代人的情怀,拿在手里,就很有感情。现在的小年轻哪里能懂?”

尽管旧书行业缩水,利润越来越低,可干了二十多年的陈怀明却从没想过转行。如今,他的旧书店是仓巷经营种类最为丰富的一家,有历史类、人文类、经济类、传记类等。什么书好卖什么书不好卖,陈怀明的心中都有一笔账,最明显的一点是,文史哲类的书籍永远是畅销款。

南京仓巷旧书交易市场(是仓巷仅存的几家旧书店之一)(1)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