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四年级人教版22课文言文两则(小学四年级下语文22课文言文二则课堂笔记)

小学四年级下语文22课《文言文二则》课堂笔记、练习题及阅读题

【一】课堂笔记

小学四年级人教版22课文言文两则(小学四年级下语文22课文言文二则课堂笔记)(1)

小学四年级人教版22课文言文两则(小学四年级下语文22课文言文二则课堂笔记)(2)

小学四年级人教版22课文言文两则(小学四年级下语文22课文言文二则课堂笔记)(3)

小学四年级人教版22课文言文两则(小学四年级下语文22课文言文二则课堂笔记)(4)

小学四年级人教版22课文言文两则(小学四年级下语文22课文言文二则课堂笔记)(5)

【二】阅读题

凿壁借光

匡衡勤学而烛,邻居有烛而不逮,衡乃穿①壁引其②光,发书映光而读之③。邑人④大姓文不识,家富多书,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⑤。主人怪问衡,衡曰:“愿得主人书遍读之。”主人感叹,资给以书,遂⑥成大学。  

【注释】①穿:凿穿。②其:它的,指蜡烛。③之:指代书。④邑人:同县的人。⑤偿:报酬、回报。⑥遂:于是、就。

1.下列词语解释有错误的是( )。

A.不逮:烛光照不到。

B.穿壁:在墙上凿洞。

C.大姓:姓“大”的人。

D.佣作:做雇工,劳作。

2.“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的原因是

。(用文中原句回答)

3.本文写了匡衡的哪两件事?用自己的话概括出来。

4.说一说,匡衡身上有哪些你值得学习的品质呢?

【参考答案】

1. C

2. 愿得主人书遍读之

3.本文写了匡衡幼时凿穿墙壁引邻舍之烛光读书,到大户人家帮佣只为借书这两件事。

4. 示例:匡衡克服困难,努力学习的恒心与毅力值得我学习。

欧阳修苦读

欧阳公四岁而孤①,家贫无资。太夫人②以荻③画地,教以书字。多诵古人篇章。及其稍长,而家无书读,就闾里④士人家借而读之,或因而抄录。以致昼夜忘寝食,惟读书是务。自幼所作诗赋文字⑤,下笔已如成人。

【注释】①孤:小时候死了父亲。②太夫人:指欧阳修的母亲。③荻(dí):草本植物,生在水边,叶像苇叶,秋天开紫花。④闾(lǘ)里:乡里。⑤文字:文章。

1.“家贫无资”的“资”意思是 。当这个字表示“供给;提供”的意思时,可以组词为 。

2.“自幼所作诗赋文字,下笔已如成人”的意思是( )。

A.他从小时候开始写诗歌文章时,个子就和大人一样高了。

B.他从小时候起开始写诗歌文章,下笔就和大人一样镇静了。

C.他从小时候起所写的诗歌文章,水平已经和大人一样高了。

3.选文是通过哪些具体事例来写欧阳修苦读的?

4.你还知道哪些名人苦读的故事呢?给大家介绍一下吧。

【参考答案】

1.货物,钱 资助

2.C

3.选文是从欧阳修的母亲用芦苇秆在沙地上教他写字,给他诵读许多古人的篇章,已经欧阳修到乡里的读书人家去借书来读,有时借机抄录这些具体事例来写欧阳修苦读的。

4.略

【三】练习题

一、给下列生字补充读音。

ɡ ín y

恭 勤 焉

二、照样子,根据课文内容填一填。

例:胤恭勤不倦(疲倦)。

  1. 囊萤夜读( )

2.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 )3.以夜继日焉( )

三、用自己的话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以夜继日焉。

四、学习了本文后,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五、给句子中红色字注音。

1.家贫()不常得油。

2.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

六、用自己的话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1.太白感其意,还卒业。

2.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

七、《铁杵成针》这则文言文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答案】

一、ōnɡ q ān

二、1.囊萤:用袋子装萤火虫。囊:文中作动词用,意思是“用袋子装”。2.练囊:用白色绢子做袋。练:白绢,文中作动词用,意思是“用白绢做”。3.以夜继日:夜晚接着白天(学习)。

三、 夏天的夜晚,(车胤)就用白绢做成(透光)的袋子,装几十个萤火虫照着书本,夜以继日地学习着。

四、我读懂了车胤家里非常贫穷,没有读书的条件,但是车胤绝不放弃,努力给自己创造条件。我们这些有条件读书的人,应该珍惜读书的机会,好好学习。

五、1.贫:贫穷 2.弃:放弃

六、1.李白被老婆婆的意志力所感动,回去继续完成学业。

2.传说李白在山中读书的时候,没有完成好自己的学业,就放弃学习离开了。

七、不能轻言放弃,要坚持就会成功。

课后作业

基础积累大巩固

一、给生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画“ ”。

焉(yān niān) 贫(pín tān)

卒(zhú zú) 勤(qín qíng)

二、看拼音写汉字。

nánɡ yínɡ yè dú bó xué duō tōnɡ jiā pín zú yè

( ) ( ) ( ) ( )

三、选择正确的解释,把序号写在括号中。

  1. 车胤家贫,没有灯油夜读,他想了一个好办法是()

A.映着雪读书。

B.凿壁偷光。

C.把萤火虫放在布袋里,就着萤光读书。

2.胤恭勤不倦。()

A.疲倦

B.厌倦

C.倦怠

3.家贫,不常得油。()

A.少

B.穷困

C.贫民

阅读能力大提升

四、阅读文言文,回答下面的问题。

磨针溪,在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是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太白感其意,还卒业。

  1. 问之,曰:“欲作针。”( )

2.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

3.“逢老媪方磨铁杵”,中“方”的意思是:()

A.方才

B.正在

C.方形

思维创新大拓展

五、《囊萤夜读》这则文言文,讲了车胤借助萤火虫的光夜读的故事。你还听出过类似的故事吗?请你写出来吧。

参考答案

一、焉(yān) 杵(chǔ) 贫(pín) 勤(qín)

二、囊萤夜读 博学多通 家贫 卒业

三、1.C 2.A 3.B

四、1.之:老婆婆 2.弃:放弃 3.B

五、我还知道,晋代孙康冬天常利用雪的反光读书,和车胤一样,学习刻苦勤奋。还有匡衡《凿壁偷光》的故事:汉朝时,有一人叫匡衡,勤奋好学。 家里很穷,白天必须干活,晚上他才能读书。但又买不起蜡烛,天一黑,就无法看书了,他的邻居家一到晚上屋子都点起蜡烛把屋子照得通亮。对邻居说:“晚上想读书,可买不起蜡烛,能借用你们家的一寸之地呢?”  邻居瞧不起比他们家穷的人,就说:“既穷得买不起蜡烛,还读什么书呢!”匡衡听后非常气愤,不过他更下定决心,一定要把书读好。  匡衡回到家,悄悄地在墙上凿了个小洞,烛光透过来了。借着这微弱的光线,如饥似渴地读起书来,渐渐地把家中的书全都读完了。附近有个大户人家,有很多藏书。一天,匡衡卷着铺盖出现在大户人家门前。他对主人说:“请您收留我,我给您家里白干活不用报酬。只是让我阅读您家的全部书籍就可以了。”主人被他的精神所感动,答应了他借书的要求。  匡衡就是这样勤奋学习的,后来他做了汉元帝的丞相,成为西汉时期有名的学者。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