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小年这天应该做什么事(腊月二十三小年)

小年,别称祭灶节、灶王节、扫尘日,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从东汉时期就已经有了祭灶的习俗。“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小年在北方和南方的日期不同,北方一般都是在腊月二十三,南方是腊月二十四。

过小年这天应该做什么事(腊月二十三小年)(1)

北方和南方小年什么不在同一天呢?

说小年不能不提灶王爷,因为这个节就是给他过的。相传,在每家的烟台上都有一个灶王爷,把这一家人一年的行事等全部都记录下来,等到了腊月二十三这天就是上天庭汇报去了。

为了让这个灶王爷“上天言美事,下地保平安”,在过去每年腊月二十三这天就会制作糖来粘住灶王爷的准,到那可别说我们家的坏话。

过小年这天应该做什么事(腊月二十三小年)(2)

当然,这只是个传说而已,过节吗,就要有很多讲究和禁忌才有意思,啥都没有,就和放个假没区别了,我们可以不照着做,但不可以忘。

在古代有一个规定,叫作“官三民四”,按现在的解释就是,百姓定于腊月二十四进行送灶活动,而为官的可提前一天,于腊月二十三举行。

在过去北方地区的官宦人家比较多,并且,从清朝中后期开始,帝王家就于腊月二十三举行祭天大典,为了“节省开支”,顺便把灶王爷也给拜了,因此北方地区百姓也提前一天在腊月二十三过小年。

南方没有改,还是延续之前腊月二十四祭灶的习俗。在宋代《祭灶词》中记载:“古传腊月二十四,灶君朝天欲言事。云车风马小留连,家有杯盘丰典祀。”说明,在清朝中期之前,南北方都是在腊月二十四过小年的。

在民间有“小年做五事,如意一整年”的俗语,什么意思呢?指的是哪五件事呢?具体来看一下!

一、祭灶王爷

在《风土记》中记载:“腊月二十四日夜,祀灶,谓灶神翌日上天,白一岁事,故先一日祀之。”

想要灶王爷“言美事”,那就得把灶台收拾的干净一些,为来年攒一些好运气。

祭灶之前,我们要事先把旧的“灶王爷年画”撕下来,换成新的年画,这步老人管它叫作“辞灶”。而且,贴新灶王爷年画的时候,高度不要超过锅平,要以灶台相平。老人认为,“灶王看锅,欠债多多”,不吉利。

祭灶贡品那就比较多样了,完全看自己的想法,但有一个不能缺,就是糖瓜粘。

过小年这天应该做什么事(腊月二十三小年)(3)

二、剪窗花

小年一到,很多人就开始为过年准做备了,作为过年喜庆元素,除了春节贴春联、放鞭炮以外,还有剪窗花。

窗花是中国古老的传统民间艺术,是剪纸品种之一。在过去,都是老人自己剪的,可以剪很多小动物的形状,非常好看。

现在市场上都是卖现成的,买回来贴上就可以,即使在农村会剪窗花的人也不多了。

关于贴窗花的时间,每个地方也各不相同,有的地方会在小年这天贴,有的地方会在腊月二十八贴,还有的地方在腊月二十九或腊月三十贴春联的时候一起就贴了。

窗花上面的图案都是有讲究的,都是对来年美好生活的一种期盼和祝愿。

过小年这天应该做什么事(腊月二十三小年)(4)

三、扫尘土

“扫尘”就是年终大扫除,家家户户这天都要打扫环境,毕竟,过年期间要来很多客人,还是干净点好。

不过,在古时候可不是这个意思,是为了除旧迎新,拔除不祥。

在民间都是腊月二十四开始扫房子,这可是大工程,一般一天完事不了。从二十四开始一直到除夕,把这段时间做“迎春日”,也叫“扫尘日”。

当然,也不只是扫房子一项,还会把被褥、碗筷等也都清洗一边,过个干干净净的年。

过小年这天应该做什么事(腊月二十三小年)(5)

四、不能串门

在过去,到了腊月二十三这天每家都要祭灶,要收拾厨房,并且忙着给灶王爷摆贡品和祭拜, 这个时候我们去人家串门是不合时的。

五、婚嫁、洗浴、理发

结婚对于每个人或家庭来说都是头等大事,一般马虎不得。像在过去更是讲究多多,会挑一些吉利适合婚嫁的日期来举行仪式。

在过去,人们人们认为,过了小年,这些所谓的诸神都上天述职去了,百无禁忌。娶媳妇、聘闺女不用择日子,称为赶乱婚。

在过去农村可没有天天洗澡的条件,特别是冬天更不可能总洗。不过,到了过年跟前是必须要洗浴和剪头的,民间有“有钱没钱,剃头过年”和“腊月二十七,婆姨汝子都洗脚。一个不洗脚,流脓害水七个月”等俗语。

另外,在民间一些地区正月里是不能剪头的,要到二月二,龙抬头那天才可以剪。因此,为了防止头发长得太长,没有型了,还是在年前剪一次为好。

以上就是“小年做五事,如意一整年”的说法。需要了解的是,习俗就是为了讨个吉利,是对美好生活的一种向往,不要非得用科不科学来反驳。过年吗?图的就是开开心心,我们可以不去照做,但不能给弄丢了,您说呢?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