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丹是怎么被北大学子轰下讲台的(中学生都知道的名人)

这些年的文化圈,再没有比于丹更受质疑的文化名人了。从被万人追捧,到现在很少出现在大家的视线中,很多人不明白,到底是什么让她一下子"凉"了?

于丹是怎么被北大学子轰下讲台的(中学生都知道的名人)(1)

有人说是因为她说话太快了,总是让人觉得咄咄逼人;也有人认为是一些关于她耍大牌的传闻,让她不受人待见;甚至有人认为,是她的穿衣风格或者长相,不讨人喜欢。以上这种种原因,看上去都说得过去,但却都无法让人信服。毕竟有些事我们是道听途说,而以长相和衣着来评论一个文化名人,也确实不太明智。

于丹是怎么被北大学子轰下讲台的(中学生都知道的名人)(2)

正常来说,一个在文化领域真正牛的人,是不太可能因这些事就"凉"的。所以,我们该认真讨论的,其实是于丹的水平到底如何?这才是决定她能走多远的根本原因。

仔细品读于丹的书籍和演讲内容,网友们发现了不少常识性错误。其中包括把"琥珀"念成"hǔ bò",读错王昌龄《从军行》中的名句,用错成语"美轮美奂"等。不过这些错误,咱们都是可以理解的,虽然是名人但出现口误,或者读不准音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了,这无伤大雅。

于丹是怎么被北大学子轰下讲台的(中学生都知道的名人)(3)

不过对于于丹的另一次错误,很多网友就表示不能理解了,因为这次她的错不是读错个字那么简单。相信大家应该都听过伯牙和子期的故事,因为子期不在了,所以伯牙便自断琴绝,这个事被记录在《礼记·乐记》中。因为这个故事还诞生了"知音"这个词。这个故事在我国算是很有名了,所以伯牙这个历史名人不说小学生,至少中学生是都知道的。

于丹是怎么被北大学子轰下讲台的(中学生都知道的名人)(4)

可就是这么有名的一个历史人物,于丹在她的《于丹趣品人生》一书中,7次写错了人家的名字,把伯牙写成了俞伯牙。她认为伯牙姓俞,名伯牙,但这是错误的。人家就是姓伯,名牙,这一点在《列子》一说中是有记载的。之所以后来有人称其为俞伯牙,是因为冯梦龙在其小说集《警世通言》中这样写,文史专家们早在多年前就已经证实其有误。

于丹是怎么被北大学子轰下讲台的(中学生都知道的名人)(5)

对于她这个错误,知名教授皮明庥先生则表示理解。皮明庥先生是我文史方面的知名教授,他认为于丹弄错很正常,很多人都叫错,所以他表示:我理解她。本来这话皮老说得没什么问题,但接着他又说了这样一句话:"我们的学术研究往往曲高和寡,其实如果老百姓都习惯了称为俞伯牙,也没什么不可以的"。

只能说皮老这番评价确实令人苦笑了。他这个话就把于丹的这本书定为消遣类的书目,而于丹也就不算学术研究者了?要知道于丹之所以被追捧,正是因为大家认定她是一个知名学者,是一个专家,是一个教授,是一个有真正的文化人,不然大家为何非要听她讲《论语》?

于丹是怎么被北大学子轰下讲台的(中学生都知道的名人)(6)

所以小美还是认为,这个人名很多人都能叫错,但于丹确实不该犯这个错。于丹是一个以讲《论语》出名的学者,所以对于诸子百家的作品她应该是很了解的才对。

关于伯牙的事,除了《礼记》和《列子》外,《战国策》、《吕氏春秋》都提到了过。后来李白、杜甫等诗人也在作品中,多次引用这个典故,都没有"俞伯牙"的说法。于丹放着诸子百家的记载不用,却信了小说中杜撰中的人名。若是品读三国,品读红楼梦的文化名人弄错,咱们没话说,但她错了后,网友们自然会怀疑她对于《论语》等作品的解读。

于丹是怎么被北大学子轰下讲台的(中学生都知道的名人)(7)

一个文化名人,应该有扎实的文化功底。读错几个字对我们普通人来说没什么了不起的,但他们是站在讲台上的人,是出书的人,所以他们的这些错就会被放大。这并不是网友们挑刺,而是大家对这些文化名人更高的期待。对此事,大家怎么看?欢迎讨论。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