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彦宏长期的优秀一定会被认可(青年首发李彦宏在复旦)

李彦宏长期的优秀一定会被认可(青年首发李彦宏在复旦)(1)

在人生的每个分叉口,李彦宏似乎都选择了最难走的一条路。他以山西阳泉第二名的成绩考入北大,读书四年,在周遭人选择在毕业后进入事业单位时,他却不安现状地独自留学美国、驰骋硅谷。怀揣着美国梦,他从布法罗纽约州立大学毕业,在华尔街的一家公司工作三年半,随后进入硅谷的著名搜索引擎infoseek公司。他的每一步都顺风顺水,却在海外的第八年选择回国,创立了自己的公司“百度”。

他今年已经47岁,从北大到布法罗,再从到华尔街到硅谷,机遇来临时,李彦宏不失时机地把握住了。人们赞叹他人生的精彩,今天他来到复旦,与复旦人分享他每一步走来的所感所得。

复旦青年记者 单子轩 贺村 马佳艺 周娉 涂权 郭方旋璇 房心妍 菅静雯 夏蕴 李欣 整理

复旦青年记者 李沁 摄影

关于复旦

“我希望你的问题水平能高过许校长”

我来的时候天已经黑了,什么也没看见。先前和许校长有过短暂的交谈,许校长给我的印象,基本上就算是我对复旦的印象。

我知道他才来复旦一年,但是跟我见到的所有其他高等学校校长都非常不一样。其他校长会花60-70%的时间讲这个学校为什么好,好在哪里?

许校长一上来就采访了我,他问了我几个问题,我觉得水平很高,我希望你(主持人)的问题能够水平高过许校长。

关于机器人

“小度总有一天,它也会像大白一样”

(机器人小度回答总理提问的时候)我还是蛮紧张的,结果还是比较令人满意的,没有出大差错。在场的各位同学,大家都觉得(小度)答得不错,因为你们对它的期望值是比较低的。可能你们没有注意到,小度机器人在回答问题的时候,语气一直是平的。不像我们自然人说话一样抑扬顿挫,所以它是机器合成的声音。

总理问我们背后是不是有一个人在说话,我们说不是,(语言)都是合成的。我可以告诉你,百度现在研发的技术很快就能让他说话就像自然人说的话。字母速度会有所不同,也有音调的高低。现在大家看到的小度是萌萌哒,很逗。但是我们真正努力的方向是让它真的能像在一旁像一个助手一样。

小度和大白确实有很多类似之处。电影是科幻的,但是小度是真实的,而且它是在迅速地成长的。两三年前我们还不能够展示这样的东西,我们只能通过文字形式,去输入尽可能多的它能回答的句子。

在计算机领域有个非常著名的东西,就是图灵实验,即如果你对着电脑屏幕与另外一个人聊天,你看不到另外一个人,那么你聊天的过程中你不能辨别对面的人是机器人还是人。那就说明人工智能水平已经与人类似了。我们这些一代一代计算机工作者,一直有个理想——什么时候计算机可以像人一样智能。

过去这几年计算技术发展得非常迅速,计算能力提升地也非常迅速,计算成本下降得也很快。以前这样是不可能的,现在就变成可能。因为以前觉得不能做,只是说要做这件事情太贵,要太多的资源,太长的时间。那么现在随着计算成本降低,计算功能的强大,这些事情在很短的时间内就能做了。

总有一天小度也会像大白一样,会像人的助手一样。怎么做到呢?百度通过无数计算思维的积累,不停分析用户的数据。大家知道每天好几亿人在百度上搜索。他们搜索的那些词作,其实最终都是作为语料库来训练(小度)的。训练了足够长的时间,用了越来越多的计算资源以后,它就会越来越像人一样。可以去回答人的问题。

李彦宏长期的优秀一定会被认可(青年首发李彦宏在复旦)(2)

关于梦想

“我也可以用我的技术让世界不一样”

大家比较容易看到光鲜的一面,我在美国可以说混的也不错。刚才和校长聊的时候也提到,我在北大学的不是计算机专业的,而是图书情报管理。我到美国以后直接学了计算机专业。

为什么决定回国?大家可能觉得说在美国是一个很美好的状态。但这个状态应该说是一个中产阶级的状态。所谓的美国梦就是一个中产阶级的梦,有房有车有一个美满的家庭,朝九晚五。

而硅谷有一帮人,有点像是不食人间烟火,他们追逐的是改变世界。他们开一辆很破的车,很忙碌,很晚才回家,他也不知道自己做的事情是否能够被市场认可,能否获得财务回报。但他们真的觉得用他们的努力可以让世界不一样。我在硅谷待了几年之后我自己也变成了这样的人,这些人确实感染了我。其实我也有这种机会,我也可以用我的技术让世界不一样。这个事情比我有大房子和大车有意思的多,我在那里慢慢形成了这么个思维方式。

1999年我突然意识到,互联网不仅在美国有前景,在中国也有前景。中国当时可能很有1000万网民,中国人也在追求时尚。我觉得有一天有很多中国人都会要搜索要找信息。我在这方面比别人更强。所以回国的时候就没有任何犹豫。我当时真的不知道自己可以挣很多钱,我没有想到有一天百度可以挣几十亿上百亿的钱,我从来都没有想过。但是我从第一天开始就认为会有几亿人使用百度的功能,我一直都坚信。

我在讲自己的时候,也许大家会觉得我不一样。当我和很多创业者进行交流的时候,我发现这个是共性。你去跟没有创业的人说,他们会说别吹了,把自己说的很高尚一样。但是你跟真正做事情的人说,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人真的不是为了挣钱,而是因为他真的信这事儿。

任何一个创业都会在中间遇到挫折和失败,在你走不下去的时候,那些仅仅为了钱来创业的人,这些人很容易跌倒,放弃,改变,认为我一直做的是错的,我应该去做一个更容易挣钱的事情。其实他们是放弃了过这个坎的机会。很多时候过了无数坎才能看到成功,创业者有共性,不管多少人不相信,反正我是信的。

关于平等

“你要为社会创造价值,你一定要看到不平等的地方是什么。”

我出生在山西省阳泉市,上小学和上中学的时候已经深刻的有这种感受,人在获得信息时候是不平等的。我父亲所在的厂是一个工厂,厂里面有一个图书馆。我上小学就一直想去图书馆借书。我就拿着我父亲的证件借书,但是别人就把我轰出来了。我就觉得为什么别人能借我不可以。

后来中学,我学计算机编程,我考了第二名。我就去参加全国青少年程序设计大赛,一败涂地,考得非常差。考完之后我去太原的书店,我一看,发现整个书架都是计算机方面的书籍。人家有那么多东西可以学习,我却没有,我就明白为什么我在全国竞赛拿不到名次了。

后来我去了北大,发现北大图书馆是最大的图书馆,北大旁边还有现在的国家图书馆,那些能够去国家图书馆借书的人可以面对多少有价值的东西啊,而生长在一个小的城市(就没有这些机会)。

我还是在城市成长啊,如果你生长在农村呢,生长在偏远的山区呢,那你就更加没有机会来获得这些信息,获得这些图书了。

包括我后来报考北大的图书情报学,我就在想我学这个,我总能获得这些东西,得到一些方便,能够整到我想整的这些资料吧,所以我一直有这些想法。

后来我到美国,我学计算机,我知道这个搜索引擎就是我想做的事情。有了搜索引擎所有人搜索出来的东西出来结果都一样的,那这样就平等了。所以百度后来我们创立的使命就是让大家平等地获取到信息。

这个社会还是有不平等的事情。但是如果我们从正面来看,这就给我们带来了机会。What if,如果你能把某个不平等的东西变得更加平等,你就给更多人创造了机会。你创造了更多的机会,就给社会带来了价值。如果你在创业,你的创业就成功了。所以呢,有不平等现象是正常的,甚至呢,也是给大家的机会。

百度现在做O2O的东西,百度糯米,我花多少亿去做,它真的会让整个社会运营效率更加高。比如说电影院,目前的电影院上座率是15%。中国电影院绝大多数都是新的,座位都是空的,如果那里坐了85%的人,资源利用率就会高很多。我们怎么样让人通过手机互联网能够知道他想看什么电影,能够以比较低的价格看电影,那么他就让这个社会利用效率变得更高,当你看到这些低效的时候其实是你的机会。

做百度也好,其他创业也好,你要为社会创造价值,你一定要看到不平等的地方是什么。

李彦宏长期的优秀一定会被认可(青年首发李彦宏在复旦)(3)

关于古迹修复

“如果因为我做的某些事情让这个世界变得不一样了,这是多么美妙的一件事情。”

(现场播放的视频展示了百度用数字化的形式对已经毁于尼泊尔地震的名胜古迹进行了修复。)

其实不仅是在加德满都,百度还在为其他更多的名胜古迹进行量身修复。其实灾难的发生都是很令人痛心的,那么任何不好的事情发生的时候,我们习惯性的思维总是这样的:“我们可以做什么?What kind of different can we make?”

灾难发生的时候,我们恰好在做语音和图像的识别,就计划怎么样去构建各种各样的模型。但是我们还想到一个问题,就是我们有海量的用户,全世界近亿的用户每天都在使用我们的平台,如果利用它收集到足够多的照片,我们就可以把一些已经毁灭的地方用照片还原出来,我觉得这是很有意义的事情,所以就去做了。

你平时的积累,无论是技术的积累、平台的积累还是资金的积累,在这个时候有可能都用上了,一旦用上,又可以出现改变世界的机会。可能大部分人觉得,现在做这个事情没有太大的意义,没有办法赚钱,可能不会选择去做。

其实我已经有了花不完的钱了,完全没有必要纯粹为了钱去做很多事情,但是如果因为我做的某些事情让这个世界变得不一样了,我死了以后很多年还能被人想起来,这是多么美妙的一件事情。

关于质疑

“你可以蔑视一切怀疑你,质疑你的人”

对创业者来说,成长的过程就是不断面对质疑的过程。很多时候正是因为你做的事情大家都不看好,没有人去跟你争,才导致你有相对比较长的窗口期,机会窗口。你能够先人一步去把东西做下来。

我1999年底回来,2000年2001年我做搜索引擎的时候,我去参加聚会,人家问我百度做什么的,我说我做搜索引擎的。人们觉得搜索引擎过时了,你怎么还在做。可是那个时候人们理解的搜索引擎是什么,是你输入一个关键词要等三秒之后才能出结果。如果我们的搜索引擎让你知道你想要的结果,你觉得特别高兴,it’s a surprise。

但今天你输入之后我一秒就能出结果,你觉得“网断了”。人们对于搜索引擎的理解不一样了。

每个人要有独立思考独立判断的能力,你遇到质疑的时候要从自己的角度看。你是不是经过深思熟虑,一旦你想清楚了这件事情,不管外界多少人质疑,都不要怕。

你可以蔑视一切怀疑你,质疑你的人,你就认准了坚持去做就行了。面对质疑你会有很多压力,但是面对压力,正视压力,会让你真正做出一些很大的贡献。

李彦宏长期的优秀一定会被认可(青年首发李彦宏在复旦)(4)

关于年轻人

“百度有一种氛围,要给年轻人机会”

也许你们不知道,我这个人特别喜欢跟年轻人打交道。所以百度每年从高校招非常多优秀的毕业生,进去以后我们给他们足够的锻炼机会。

整个百度一直希望通过创新技术来改变世界的。而创新也好发明发现也好,你会发现真正产生的时候都是发明创新的人在30岁左右。通常比30岁还要年轻点,拿诺贝尔奖的人都70岁了,问问成果什么时候做出来的,都是30岁的时候。

我特别认可年轻人,百度有一种氛围,要给年轻人机会。我们有若干个副总裁,都是30岁变成了公司的副总裁,这在同类型,同规模的互联网公司里是绝无仅有的。

今天的百度,我还坚持会定期和进入公司只有一两年的,25岁左右的年轻人跟他们面对面交流,一起吃饭,听他们的困惑,怎么在公司成长的更快。所以呢,你想找一个年轻人能够发挥的舞台,我觉得百度是最好的。

百度对招来的人要求很高的,暂停了社会招聘是要消化一下。年轻人还是要有压力,才能够出活。做百度那么多年,我接触了很多年轻人,很多离开百度干别的工作的人,当这些人离开百度的时候有这个原因那个原因,没有人会说,Robin太苦了我要走了。

其实年轻人尤其是有理想有抱负的人,是不怕挑战受苦的。只有经历了这些事情,有了克服困难的精力,才会成长的比较快。所以不要问是不是日子会更加艰难,公司要求会不会很高啊。一定是艰难的,对你的要求一定是很高的。但对你的成长是好事情。

李彦宏长期的优秀一定会被认可(青年首发李彦宏在复旦)(5)

李彦宏对话复旦学子

复旦学子 = F

李彦宏 = L

F:除了曾经去美国留学,您认为你做出过的最重要的选择是什么?而且对我们学生创业有什么其他建议?

L:其实人生阶段没有什么需要选择,从出生一直到大学毕业的这段时间,我认为没有东西可选,所有的人都是同样的道路。小学、初中的时候,我们考虑能否考到省重点中学去?到考大学的时候,所有人都想要考上好大学,反正要尽全力去考。

但是在大学,自主思考是最重要的一个能力。北大和复旦一样,是一所综合性大学,所以一般三教九流,什么人都有。什么样的人能留在这里,是最有见识的人,

见的人多了,就会了解不同的理念,不会轻信某一种东西,会有自己的想法。在大学时代,对我来说,不是说我选择什么,而是说我能够有机会碰到很多事情,锻炼我独立思考的能力。

我觉得考上大学的时候可能更需要一个advice,关于未来这四年可以怎么过。尤其是文科生,要博览群书,要和各种各样的人打交道,书的获取渠道比较容易,但是,和各种各样的人打交道就需要自己。其实每一个人身上都有他的闪关点,我们要通过接触去想办法捕捉他的一些闪光点,把自己的东西变得越来越强。

李彦宏长期的优秀一定会被认可(青年首发李彦宏在复旦)(6)

F:百度现在人才济济,新人会不会没有足够的机会施展自己的才华?

L:我特别喜欢跟年轻人打交道。百度每年从高校招非常多优秀的毕业生,他们会得到足够的锻炼机会。现在,我还坚持定期和进入公司只有一两年,25岁左右的年轻人一起吃饭,跟他们面对面交流,听他们的困惑,思考怎么让他们在公司成长的更快。

百度一直希望通过创新和技术改变世界。无论创新还是发明,真正产生成果的时候,发明者大多在30岁左右,通常还会比30岁更年轻。70岁时拿到诺贝尔奖的人,他们的成果基本都是30岁左右做出的。

百度有一种氛围,要给年轻人机会。公司目前有几个30岁左右的副总裁,这在同类型、同规模的互联网公司里是绝无仅有的。所以我说,如果想找一个能让年轻人真正发挥的舞台,那百度是最好的。

F:百度已经停止了大规模社会招聘,而是保留了社会招聘。像我们这种即将毕业的人,既开心自己的机会大了,但又担心要求变高了。

L:百度对招来的人要求很高。我们目前暂停社会招聘,是公司要消化一下新员工。

我觉得。年轻人要有压力,才能出活。做百度那么多年,我接触了很多年轻人,他们中有的离开了百度去做别的事,但离开的时候没有人会说,Robin太苦了我要走了。年轻人,尤其是有理想有抱负的人,是不怕挑战的。只有经历了这些事,克服了困难,成长才会快。

所以,要问在公司的日子会不会有挑战,要求会不会很高,我会说,一定是艰难的,要求一定是很高的,但这有利于成长。

F:你朗诵了一首叶芝的《当你老了》,哪一个更贴近内心中更真实的你?

L:每个人的人生都有很多遗憾,顾了这头顾不了那头。

我小学中学时,每一篇作文都是当做范文在全班面前读的。高中分科,我文科理科都很喜欢。大学时,我考了文科系的理科专业。创立百度时,我知道我要做一个中文搜索引擎。但我没有叫它“搜什么”,而是叫了“百度”。我很喜欢辛弃疾的词,就自然而然的就成了百度的名字。

我想,我读了这么多书,总要找一个用武之地。为了一件事情你可能要牺牲别的东西。这就是人生的不完美,但是正因为不完美才有意思。

也可能有一天我要去做播音员了。

李彦宏长期的优秀一定会被认可(青年首发李彦宏在复旦)(7)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