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垃圾分类情况优秀调查报告(社区走访调查之垃圾分类常识的调查)

——“社区垃圾分类实施现状调研与优化升级探索”暑期社会实践队

6月14日,上午九点的会议正常进行。会上对于昨天的社区走访问题做了总结和剖析,发现有以下几点问题:大部分社区公民对垃圾分类的常识性问题比较生涩,并没有过度关注生活中垃圾分类的相关内容;群众对垃圾分类大部分持积极支持态度,超过60%的群众希望可以将垃圾分类推广到日常生活中,并加以规范化、智能化;对于智能垃圾分类垃圾桶的推广和使用,60%~70%的群众表示可以接受收费管理制度。

关于会上讨论的问题,结合实际调研结果,社会实践队员们决定更改相关问题,重新走访社区进行调研,并通过走访垃圾站或垃圾回收部门了解更多关于智能垃圾分类的内容。通过走访,社会实践队员总结到了以下几点比较具有代表性的问题:

一、不同群体对智能垃圾分类的态度不同

有关垃圾分类的常识问题在不同群体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且对智能垃圾分类的态度也有不一样的看法,出现这个问题的原因在于社会发展和社会需求不同。对智能垃圾分类的了解程度,数据较好的,大学生和青年群众占大部分。而对于垃圾分类的常识和垃圾分类回收的相关问题的了解,大学生和青年群众的数据并不理想。如何解决这类问题?问题的切入点需要从什么方向入手?怎样做到将智能垃圾分类的相关知识的推行全民化?这是社会实践队员需要进一步思考和商讨的问题。

二、垃圾分类的规范化、智能化

关于普通垃圾分类大部分社区都做到了规范化,但鲜少有做到智能化。群众对于将垃圾分类智能化大部分都持积极态度,体现了群众在垃圾分类的重要性问题上有极大的认可度,并且体现了群众强烈的环保意识。有了良好的群众基础,推行垃圾分类智能化、生活化、规范化的前期准备工作将大大减少,有关智能垃圾分类的推广工作也会更加顺利。

三、总结

通过这次走访,实践队员们遇到了新的问题 ,获得了不同的信息,了解了新的社会环境和群众对公共事件的看法和态度,从中汲取经验,并针对走访调查所出现的问题进行汇总、升华。通过每次会议的讨论,队员们提出不同的看法和理解,针对不同的问题采用不同的思路,一次次思想的碰撞,迸发出不同的火花。经过这几天的走访调查,社会实践队员们对智能垃圾分类有了更深的了解,对环保的理念理解的更加透彻,并主动的实践于日常生活中。相信通过本次实践活动,实践队员们会对环境保护产生不一样的感触,体会到作为新时代青年的责任,并将其付诸于实践行动中,为社会和国家做出更多的贡献!

社区垃圾分类情况优秀调查报告(社区走访调查之垃圾分类常识的调查)(1)

社区垃圾分类情况优秀调查报告(社区走访调查之垃圾分类常识的调查)(2)

社区垃圾分类情况优秀调查报告(社区走访调查之垃圾分类常识的调查)(3)

社区垃圾分类情况优秀调查报告(社区走访调查之垃圾分类常识的调查)(4)

社区垃圾分类情况优秀调查报告(社区走访调查之垃圾分类常识的调查)(5)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