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急如律令18句 急急如律令这句咒语

前不久,我又重温了一遍林正英的经典茅山道士影片,片子内容没变,再一次观看这些经典给我的感觉却又是不一样了,就正如网友所言:第一遍看笑的没心没肺,第二遍看笑中带泪。这次呢,我却注意到了一个以前我没有注意到的细节:每次林正英施展法力降妖除魔的时候,口中总是会念叨到“急急如律令”。这就引起了我的好奇,这句话到底暗藏着什么样的玄机呢?

急急如律令18句 急急如律令这句咒语(1)

先讲讲这句咒语的出处。最早将急急如律令写进文章里的人,也是唐朝有药王之称的孙思邈。他除了精通医道,还深受道教影响,因此还有“孙真人”之称。

但这句咒语最开始不是属于道家的,原本是汉代的公文中常用的语气词,多数放在结尾。从字面意思解读就是:情况非常紧急,应该像是办法律命令一样的速度火速办理这件事情。因此什么事一旦加上了这句话,就体现出了这件事情的重要性。也就是下属要严格按照法令执行,在语气上有违律必究的意味。而且后来在北宋时期,有人找到了出土的东汉的汉简,上面也清晰的记录了这句是官方用语,但是这句话是怎么跑到道教咒语中了呢?

急急如律令18句 急急如律令这句咒语(2)

道教里出现这句话的理由也很简单,因为道教的创始人是汉代的人,根据考证,早在宋代,赵彦卫就曾在《云麓漫钞》中论述过这句咒语:急急如律令,汉之公移常语,由今云符到奉行。张天师,汉人,故承用之,而道家遂得祖述。

可是道教的人为什么要用官方的语气作为自己的咒语呢?不怕盗用皇帝的金口玉言而治罪吗?

原来,自从汉武帝采纳了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后,律令在国家治理中的地位越来越低。到了东汉以后,官方文件里已经不再有“如律令”的惯用语,因此如律令就再也不属于皇上的金口玉言。

急急如律令18句 急急如律令这句咒语(3)

也正因为如此,东汉的张道陵在创始道教时,根据他曾经当过巴郡江州行政长官的经历,所以他在书写道教驱使鬼神、治病禳灾经文的最后部分时,除了效仿以前官方文书中常用的如律令字眼外,还别出心裁的加推出“一如律令、”“急如律令、” 和“急急如律令”,中心意思都是号令鬼神快快承办某件事情。

由于再也不存在犯上之罪或欺君之罪,道教的人在做法事的时候一直沿用了这几个字,所以慢慢的在他发展的道教的过程中,就一直都用这句话,时间久了就变成了道教的咒语,这不仅是咒语同时也有神迅速执行命令的含义。所以如律令这一从前专门属于皇帝用的术语,就此演变为了道教的驱妖除邪的专用咒语,并出现在社会的日常生活上。

急急如律令18句 急急如律令这句咒语(4)

在道教的咒语的发展,这些咒语已经融入了道士的生活,他们无论做什么都是有咒语的,就连洗手、吃饭和更衣等等的日常生活,都是有咒语的。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