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岩陈陂陈氏家谱(龙岩漳平陈氏世家)

本文章转载于:漳平史志谱 作者 漳平 百科通

版权归原作者,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

龙岩陈陂陈氏家谱(龙岩漳平陈氏世家)(1)

永安贡川陈氏始祖雍公

一部陈家史,八万颍川裔孙情。漳平陈氏,最主要源流系入闽始祖永安贡川陈雍之脉;还有少部分为始祖陈邕的漳州南院派和开漳圣王派(陈元光)两个支系。在主脉陈雍派系中,又大致以九龙江为界,南片的永福、官田、拱桥等乡镇陈氏基本属于永福蓝田陈氏支系;北片的和平太常陈、新桥义宅陈、溪南官坑陈等属于大田上京陈氏分支。城区的菁城、桂林2个街道为蓝田陈氏、上京陈氏共有区域。两支脉始祖永福蓝田陈氏五八公、上京陈氏晏五公分别是永安贡川陈氏始祖雍公之17世和24世裔孙。雍公10世孙陈偁生子瑊、琼、珏、瓘、珹五子。永福蓝田陈氏是陈偁三子陈珏之脉,而属上京陈氏支派的和平太常陈氏、新桥义宅陈氏、溪南官坑陈氏等其宗是陈偁五子珹。

龙岩陈陂陈氏家谱(龙岩漳平陈氏世家)(2)

龙岩陈陂陈氏家谱(龙岩漳平陈氏世家)(3)

永安贡川陈氏大宗祠

属于漳州南院派陈氏主要分布在芦芝大深;隶于开漳圣王派(陈元光)支系陈氏零星分布于桂林、新桥、溪南等乡镇(街道)。另有个别源流不明的陈氏有待考证。但追根溯源,天下陈氏一家亲。据2020年人口统计资料,漳平总人口29.14万人,其中陈姓人口85000多人,占29.11%,为境内第一望族大姓,也是福建省陈氏人口占总人口比重最高的县(市、区)。

一、永福蓝田陈氏

永福蓝田陈氏始祖五八公,号云峰,官授奉直大夫,系贡川始祖陈雍17世孙。约于南宋理宗末年(1240-1260)迁居永福里兰田社,并建祠曰“种玉堂”,始称蓝田(留田)陈氏。在近800年间,永福蓝田陈氏枝繁叶茂,四海播迁,人丁兴旺,人才辈出,贡献卓著。该支迄今已传至35世,海内外人口约50万之众。

龙岩陈陂陈氏家谱(龙岩漳平陈氏世家)(4)

永福陈氏大宗祠“种玉堂”(旧)

龙岩陈陂陈氏家谱(龙岩漳平陈氏世家)(5)

漳平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种玉堂”(新)

龙岩陈陂陈氏家谱(龙岩漳平陈氏世家)(6)

永福迁播台湾省南投县的陈氏“种玉堂”

永福陈氏在4世分为九一派、九二派、九三派,并以永福集镇(福里、石洪)为中心,逐步向永福境内各村和官田、拱桥、桂林等乡镇发展;更多的裔孙外迁繁衍。根据永福蓝田陈氏族谱记载,永福蓝田陈氏10世以内移居省内的有福州、浦城、闽候、泉州、晋江、漳州、厦门、南靖、华安、安溪、诏安、漳浦、龙岩、永定、三明、永安、武夷山等地;移居国内的有四川内江、南充,广西柳州,江西铅山,浙江温州、平阳、苍南,河南新乡,广东,台湾,香港等;移居国外的有印尼、新加波、泰国、加拿大、美国等东南亚和北美一些国家。11世后族谱无载,但更多人移居外地,近现代更有一些裔孙到外国定居。

龙岩陈陂陈氏家谱(龙岩漳平陈氏世家)(7)

龙岩陈陂陈氏家谱(龙岩漳平陈氏世家)(8)

龙岩陈陂陈氏家谱(龙岩漳平陈氏世家)(9)

台湾、四川、江西等各地宗亲回乡祭祖

永福蓝田陈氏有记载的历代考取举人以上功名之裔孙计71人(漳平县108人),出仕之数难以胜计,在志书立传的也不少。古代比较著名的有:濮州知州陈冕、清初名医陈匹荀(县志有传)、知县进士陈柱勋、传奇才子进士陈广(旧志有传)、怀远将军陈汝翼(武进士)、威远将军陈展一(武进士)等等。他们或造福一方,或悬壶济世,或镇守边关,皆可表可坊,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不朽芳名。

龙岩陈陂陈氏家谱(龙岩漳平陈氏世家)(10)

乾隆皇帝御赐汝翼之母圣旨(绢织品)

龙岩陈陂陈氏家谱(龙岩漳平陈氏世家)(11)

龙岩陈陂陈氏家谱(龙岩漳平陈氏世家)(12)

龙岩陈陂陈氏家谱(龙岩漳平陈氏世家)(13)

国民政府政要为性初先生题词

近现代人物有:参加“戍戌变法”的进士陈桂芳、爱国侨领陈性初、黄埔军校校歌作词者陈祖康、教子有方悬壶济世的陈善述(后3位县志或市志有传),民国时期台北市警察局局长陈永扬、黄埔军校第一期学员陈文山、开国少将陈仁洪及其子原总参军训部副部长少将陈惟扬、广西军区副司令员老红军陈开路(大校、市志有传)、国际著名学者陈慰中博士。

龙岩陈陂陈氏家谱(龙岩漳平陈氏世家)(14)

开国少将陈仁洪(江西铅山,祖籍永福)

龙岩陈陂陈氏家谱(龙岩漳平陈氏世家)(15)

老红军陈开路(大校)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永福蓝田陈氏裔孙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前赴后继,浴血奋战,产生一批可歌可泣的革命英雄,他们的英名永载史册,被确认革命烈士68人,抗日阵亡将士3人,其他参战人物9人。其中比较突出的共产党员有:陈尚益、陈天枢、陈仁壮、陈福庆、陈世鉴、陈士荣,皆壮烈牺牲;在县志立传人物有陈国华、陈月娘、陈朝攀、陈宝英。另有抗战老兵陈振球,在2015年获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颁发“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章”一枚。

龙岩陈陂陈氏家谱(龙岩漳平陈氏世家)(16)

永福龙车革命烈士纪念碑

当代各界比较突出有:中共十九大代表、山东省东营市委副书记、市长陈必昌,龙岩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陈厦生,全国十大杰出民警陈善珉,全国劳动模范陈业忠,印尼友光集团名誉董事长、中华印尼总商会永久荣誉主席陈大江,中国华信能源有限公司执行董事、总裁陈秋途,著名花鸟画家(被誉为“牡丹陈”)陈培光、已故台湾省著名书法家陈岳山(两人在漳平孔庙均有作品展陈室)。

二、和平太常陈氏

和平太常陈开基祖十九公,字隐径,号宣德,系永安贡川陈氏始祖雍公30世裔孙、大田上京陈氏开基祖晏五公6世孙。据和平太常陈氏族谱记载:“宋时,由径山松柏兜(上京双坑、古老坑)分支,迁龙岩居仁里罗坪铁塘垅。”

龙岩陈陂陈氏家谱(龙岩漳平陈氏世家)(17)

龙岩陈陂陈氏家谱(龙岩漳平陈氏世家)(18)

龙岩陈陂陈氏家谱(龙岩漳平陈氏世家)(19)

和平太常陈氏十九公祠2015年重构落成

明成化八年(1472),和平陈氏立“太常陈”户,宗祠“克昌堂”(十九公祠)。繁衍至9世太常陈氏嗣分天、地、人、和、溪五房,各房有各房分祠和族谱。自5世始,有族人迁徒外地,在漳平境内有龟池、南洋、党口、党坑、西园、钟秀、卓宅、下地、东坑、菁城、桂林、菁坑等村镇,迁到境外有安溪、华安、漳州、南安、南靖、龙岩、台湾、东南亚等地。目前,在漳平境内太常陈氏裔孙逾3万人。

龙岩陈陂陈氏家谱(龙岩漳平陈氏世家)(20)

龙岩陈陂陈氏家谱(龙岩漳平陈氏世家)(21)

龙岩陈陂陈氏家谱(龙岩漳平陈氏世家)(22)

皇帝“钦旌”的“一族三孝子”匾额

太常陈氏一脉褒忠称孝者突出,仅在明清期间,就有陈原吉、陈达庵、陈石州3人(旧志有传)获得皇帝“钦旌”,被誉为“一族三孝子”,赠送红底漆金木刻牌匾;12人次得到皇帝行文封赏。各行各业杰出者有人,陈良为明代著名堪舆师(地理先生),协助漳平首令陈栗创建县治;和平陈姓和尚积薪趺坐自焚,宁洋知县建祠祀之,号为“得真祖师”。

龙岩陈陂陈氏家谱(龙岩漳平陈氏世家)(23)

龙岩陈陂陈氏家谱(龙岩漳平陈氏世家)(24)

陈九叙“进士第”及其圹志

太常陈氏登科发甲者闻名遐迩,出过兄弟同科进士:陈九叙(旧志有传),字尔缵,万历二年进士,历任刑部主事、处州知府,桂林同知,后辞官,列祀乡贤祠;陈九仞,明隆庆戊辰科进士,历官河南安阳、广东雷州知府、苑马寺卿等职。他们兄弟二人同科进士是漳平在明朝时期人文鼎盛的重要标志。清康熙三十九年又出过武进士陈大武。“两文一武”进士成为和平太常陈氏在“孝道”之外的又一响亮招牌。近年来,和平陈氏裔孙也有4人考上北大、清华。

龙岩陈陂陈氏家谱(龙岩漳平陈氏世家)(25)

岭兜摩崖石刻“凤翔千仞”(陈茂楠书)

太常陈一脉历代有数百人在各级政府任职,比较突出的有:德庆州学正陈朝器,清廉为民知县陈茂芝、陈嘉议、陈茂惠、陈九牧、陈克遵、陈廷扬,以子廷扬获赠文林郞的举人陈兆行,题书摩崖石刻“凤翔千仞”、参与县志编纂的南直隶州同知陈茂楠,上海县丞陈履轩等。

龙岩陈陂陈氏家谱(龙岩漳平陈氏世家)(26)

明状元庄际昌为陈履轩撰写的墓志铭

近现代人物有抗战老兵、漳平首任公安局局长陈受和,中共十四大代表、原山东师大校长、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者陈龙飞,原西南交通大学校长、高速列车研究专家陈春阳,原福建省政府秘书长陈光普,原浙江衢州军分区司令员陈妙华,援外甘蔗生产专家陈文德,天宫山释光胜方丈(俗名陈庆贤),《中华陈氏大典》编委会荣誉主任、福建省陈氏委员会监事长、闽西首善、2013年度胡润慈善排行中国大陆第66位的著名慈善企业家陈福增。

龙岩陈陂陈氏家谱(龙岩漳平陈氏世家)(27)

龙岩陈陂陈氏家谱(龙岩漳平陈氏世家)(28)

龙岩陈陂陈氏家谱(龙岩漳平陈氏世家)(29)

以上三图分别为:和平太常陈氏26世孙福增垫资2600万元建成的全省首批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村东坑村、独资180万元兴建的东山塔、捐资2000万元建起的福增大桥(此项在2013年度胡润百个慈善家排行榜中,位列中国大陆第66名)。

太常一族以“孝”闻名,有许多良好的家风家训。当地政府将和平中学旁边的太常陈人房宗祠“种德堂”,改为家风家训馆。收集资料,制成图片,悬挂在祠内厅堂墙上,经常组织学生和社会青年、各界群众到祠内参观学习,进行爱国爱乡和中华传统文化等方面的教育。近年来涌现出福建省见义勇为先进分子、省“新长征突击手”、省首届道德模范陈大杰。

三、溪南官坑陈氏

溪南官坑陈氏开基祖陈瑞,系永安贡川陈氏始祖雍公28世孙、大田上京陈氏始祖晏五公5世孙。宋末元初(约1260年),携子陈廿五从上京迁至感化里高兴大弯里(今官坑村)肇基为始祖,儿子廿五建立颍川堂(虎尾祠)为开基祖祠。陈瑞传至曾孙陈廿八生六子,分六房。后裔迁漳平境内主要是溪南、象湖两镇及新桥、菁城、桂林、西园、芦芝、双洋、赤水等地。开往外地有北京、福州、漳州、龙岩、德化、闽清、南平、大田、南安、安溪、永春、泉州、大田、尤溪、龙岩等地。官坑历来流传陈瑞后裔开支48乡,至今子孙远播海内外,人丁旺盛,仅福州台江区宗亲就有3万众。

龙岩陈陂陈氏家谱(龙岩漳平陈氏世家)(30)

官坑陈氏开基祖祠“颍川堂”(虎尾祠)

官坑虎尾祠自古以来人才辈出。根据《漳平县志》《官坑陈瑞族谱》记载,明清两朝有考取功名、外出为官者30多人,宗祠“虎尾祠”前曾石旗杆林立。其中最出名的是陈新槐(旧志有传),在出任广州府澳门海防军民同知后,镇守澳门,保境安民。其母八十大寿,乾隆皇帝御赐“宠锡龙章”精制圣旨盒,诰封“三代奉政大夫”,称赞陈新槐“循良之最”。

龙岩陈陂陈氏家谱(龙岩漳平陈氏世家)(31)

乾隆皇帝御制“龙章宠锡”圣旨盒

近年来,该村出了漳平市、龙岩市和福建省高考状元4位,拥有4位清华学子,被誉为“官坑现象”。追根溯源,官坑村自古就十分重视启迪民智、教化民风,遵循陈家“诗书育人,礼义传家”的家训,明清时期各房族层层设置“书香众赏”,办学堂立书院,修订乡规民约,实行供给制、补贴制资助子女入学读书,崇文重教蔚然成风。而堪舆家认为,官坑村陈氏“颍川堂”山座来自戴云山脉绵延几百公里的生龙吉地,门案笔现三峰,明堂玉带缠腰,自有紫气东来,文星高照,钟灵毓秀,俊才辈出。

龙岩陈陂陈氏家谱(龙岩漳平陈氏世家)(32)

龙岩陈陂陈氏家谱(龙岩漳平陈氏世家)(33)

明进士陈六韐府第“东士堂”及匾额

另外,溪南长荣村还有一支陈氏,亦为永安贡川雍公之后,开基祖陈昌五,讳蓬瀛。据族谱记载,陈昌午“生于南剑州尤溪县三十都石圳之乡(今永安上坪),宋遊漳郡岩邑,择感化里(今溪南)长荣之地居焉,架屋西山下岩兜(岩西堂)住”。该支后裔进士陈六韐(旧志、县志有传)在崇祯八年(1635)任天津兵备道,明亡之际,宁死不屈,自焚殉节,家属从死者十余人,极其悲壮。乾隆帝悯其行,于四十一年(1776)赐谥“节愍”。其父陈龙翔以子六韐贵,赠中书,祀乡贤及泉名宦。旧志有传;其子陈金书隐居著书不仕。

龙岩陈陂陈氏家谱(龙岩漳平陈氏世家)(34)

明崇祯皇帝赐进士陈六韐绶带

四、新桥义宅陈氏

开基祖陈仁七,生于宋开禧二年丙寅(1206),系沙阳固发冲(永安贡川)陈氏始祖雍公27世孙、大田上京陈氏始祖晏五公3世孙。据族谱记载,该支“宋末(约1220-1230年),由上京(大田)聚贤里新宅松柏兜,挈家肇基本里(和睦里)茄塘头半岭庵,建立祖祠。后祠宇废,至乾隆五年重建”,宗祠“永思堂”。后裔分三支开户立名,子孙远播,人丁昌盛,遍布省内外,并向闽台迁播。市内主要开基到溪南坂、九畴洋、南头洋,象湖奇和,新桥下坑、樟木垵,市外迁安溪祥华乡、白濑乡、剑斗镇,永春坑仔口、达埔,德化南埕,尤溪联合,漳州长泰等,浙江苍南、江西南昌、广西玉林、台湾新北市八里乡等,已知后裔人口近万人。

龙岩陈陂陈氏家谱(龙岩漳平陈氏世家)(35)

义宅陈氏开基宗祠“永思堂”

龙岩陈陂陈氏家谱(龙岩漳平陈氏世家)(36)

省级文保单位义宅“华唐阁”(观音庙)

义宅村两处有名的古建筑均是义宅陈氏后人捐建。一处是华唐阁(又名观音阁),明成化年间(1484年~1500年)由乡绅陈云隐倡建,2009年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15年举行重光庆典;另一处是神功殿,明万历二十三年(1595)由乡绅陈兰伯等捐资倡建,神功殿的香火源于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新桥镇南丰村赖家山虎符殿。清康熙十四年(1675),乾隆二十八年(1763)重修。2017年举行重光庆典。

该村崇文重教、耕读传家、知恩图报的良好村风代代相传。殉节进士天津兵备道陈六韐早年曾在义宅私塾读书,义宅陈惠公乃其恩师。六韐功成名就后,在溪南下林村南头洋建龙洋堂给迁到此地的义宅陈氏后裔报恩。

五、芦芝大深陈氏

开基祖陈均禄,号五郎,据族谱记载,“其先籍乃漳州龙溪石美南门廿九都”,系漳州南院(太傅派)始祖陈邕24世孙。陈均禄“于元至正年间(约1345-1365)随父陈舜选移居北溪二十五都大兴保(今大深)为开炉煽铁,肇基乐洋(又名洛阳),遂家居矣”。宗祠“树都堂”。后裔在本地迄今衍传23世,现有2100余人。外迁到安溪县魁斗大岭村、尚卿中山村,南安诗山和中国香港、台湾等地及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国家,估算后裔人口近万人。

龙岩陈陂陈氏家谱(龙岩漳平陈氏世家)(37)

芦芝大深陈氏开基宗祠“树都堂”

大深陈氏裔孙人才辈出,移居安溪和南安的陈均禄后裔正处级以上领导干部有8人,移居马来西亚的宗亲陈财和曾任马来西亚内政部长、财政部长。他们都经常回到大深寻根问祖,与祖地宗亲常来常往,保持着密切的联系。

龙岩陈陂陈氏家谱(龙岩漳平陈氏世家)(38)

马来西亚、安溪宗亲回大深寻根

此外,在漳平桂林、新桥和溪南,还有少数陈氏后裔为开漳圣王陈元光支派。其中35世孙陈养惠迁到新桥村后,传到第7世生六子,盖6座大厝,建6间学堂,开6间店铺,当地人称“六尾龙(仔)”,成为周边乡村教育孩子的榜样。另有一些陈氏祖籍不详,如新桥西埔上营陈氏,宋朝也出了名士陈俌(县志有传),与进士刘棠同里,祀为乡贤。

龙岩陈陂陈氏家谱(龙岩漳平陈氏世家)(39)

颍川陈氏始祖陈寔公雕像

漳平陈氏,无论是永安贡川陈、漳州南院太傅派还是开漳圣王派,其宗皆归于河南颍川陈氏,始祖为陈寔公。先祖们筚路蓝缕、披荆斩棘,一代代不断南迁,约于唐入闽、宋末抵达漳平这块土地。近800年来,各支各派各脉世世连绵、繁衍迁播、建设家园,创造了辉煌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涌现了一批批杰出人物。漳平陈氏以其勤劳、智慧和美德书写了陈氏家族发展的光辉篇章,同时也为漳平乃至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