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江古诗原文及翻译(诗词启蒙笠翁对韵)

三江古诗原文及翻译(诗词启蒙笠翁对韵)(1)

三江古诗原文及翻译(诗词启蒙笠翁对韵)(2)

笠翁对韵

上 卷

三江古诗原文及翻译(诗词启蒙笠翁对韵)(3)

三江

奇对偶①,只②对双。大海③对长江。金盘对玉盏,宝烛对银釭④。朱漆槛⑤,碧纱窗。舞调对歌腔⑥。兴汉推马武⑦,谏夏著龙逄⑧。四收列国群王服⑨,三筑高城众敌降⑩。跨凤登台,潇洒仙姬秦弄玉⑪;斩蛇当道,英雄天子汉刘邦⑫。

【注释】

①奇(jī)对偶:奇:奇数,数目不成双的。偶:偶数,数目成双的。

②只:繁体字作“隻”,本义为鸟一只,引申为单一或单数,故后世称凡物之单者为“只”,如只手、只句、只字、只影等。东汉许慎《说文》:“隻,鸟一枚也。从又,持隹。持一隹曰只,持二隹曰双。”按:“只”在平水韵里有两个音,分别属于上声“四纸”、入声“十一陌”。当“单一或单数”解时,应读入声,故此处可与“双”相对。

③大海:有的版本作“巨海”,亦可。

④宝烛对银釭(gāng):宝烛:蜡烛的美称。银釭:银做的灯具。釭,油灯。按:“烛”在平水韵里属入声“二沃”,故此处“宝烛”可与“银釭”相对。

⑤朱漆槛(jiàn):涂有红漆的栏杆。槛,栏杆。

⑥舞调对歌腔:舞调:跳舞时伴奏的音乐。歌腔:唱歌的腔调。

⑦兴汉推马武:兴汉:有的版本作“兴刘”。从与下文的对仗来看,“兴刘”较为恰当。译文从“兴刘”。兴刘:复兴刘氏王朝,此指光武帝刘秀建立东汉王朝一事。马武:字子张,东汉开国名将。原为绿林军的麾下将领,后归顺刘秀,屡立奇功,位列“云台二十八将”之一。

⑧谏夏著龙逄(páng):夏:指夏桀,夏朝末代帝王,历史上有名的暴君。龙逄:即夏朝末年的忠臣关龙逄。他屡次向夏桀直言进谏,结果触怒了夏桀,惨遭杀害。

⑨“四收列国”句:指北宋开国名将曹彬平定南唐、后蜀、南汉、北汉等割据势力,帮助宋太祖统一天下之事。事见《宋史·曹彬列传》:“曹彬字国华,真定灵寿(今河北灵寿县)人。……二年(指乾德二年,公元964年)冬,伐蜀……彬为都监。……峡中郡县悉下,诸将咸欲屠城以逞其欲,彬独申令戢下(禁止部下。戢,读 jí,止,收敛),所至悦服。……开宝二年,(宋太祖)议亲征太原(指征伐北汉),复命(曹彬)为前军都监,率兵先往,次团柏谷,降贼将陈廷山。又战城南,薄于濠桥,夺马千余。及太祖至,则已分砦四面(在四面分设营寨。砦,读zhài,同‘寨’),而自主其北。……七年,将伐江南……自出师至凯旋,士众畏服,无轻肆者。”按:“群王服”有的版本作“群王伏”,皆可。“服”与“伏”在平水韵里均属入声“一屋”,故可与下句的“降”字相对。

⑩“三筑高城”:指唐中宗时,大将张仁愿在边境建筑三座受降城,威镇突厥之事。事见《旧唐书·张仁愿传》:“ 张仁愿,华州下邦(今陕西渭南临渭区)人也。……(神龙)三年,突厥入寇。朔方军管沙吒忠义为所败。诏仁愿摄御史大夫,代忠义统众。……仁愿请乘虚夺取漠南之地,于河北筑三受降城,首尾相应,以绝其南寇之路。……中宗竟从之。……六旬而三城俱就。以拂云祠为中城,与东、西两城相去各四百余里,皆据津济(关口,渡口),遥相应接,北拓地三百余里,于牛头朝那山北置烽候(烽火台)一千八百所。自是突厥不得度山放牧,朔方无复寇掠,减镇兵数万人。”

⑪“跨凤登台”二句:详见本书上卷“一东”第三段注释⑬。

⑫“斩蛇当道”二句:指汉高祖刘邦起义前,曾夜行泽中,遇大蛇当道,拔剑斩之之事。典出《史记·高祖本纪》:“高祖被酒(喝醉酒),夜径泽中,令一人行前。行前者还报曰:‘前有大蛇当径,愿还。’高祖醉,曰:‘壮士行,何畏!’乃前,拔剑击斩蛇。蛇遂分为两,径开。行数里,醉,因卧。后人来至蛇所,有一老妪(老妇)夜哭。人问何哭,妪曰:‘人杀吾子,故哭之。’人曰:‘妪子何为见杀(被杀)?’妪曰:‘吾,白帝子也,化为蛇,当道,今为赤帝子斩之,故哭。’人乃以妪为不诚,欲告之,妪因忽不见。后人至,高祖觉。后人告高祖,高祖乃心独喜,自负。诸从者日益畏之。”

【译文】

奇数与偶数相对,单与双相对。大海与长江相对。金盘与玉盏相对,精美的蜡烛与银制的灯具相对。涂有红漆的栏杆与蒙着碧纱的窗户相对。伴舞的乐曲与唱歌的腔调相对。建立东汉马武厥功至伟,劝谏夏桀关龙逄美名昭著。宋将曹彬平定四国,令众王甘心投降;唐将张仁愿建起三座受降城,令敌人不敢来犯。登上高台骑凤飞去的,是秦国的潇洒美女弄玉;遇蛇挡路拔剑斩之的,是汉朝的英雄天子刘邦。

三江古诗原文及翻译(诗词启蒙笠翁对韵)(4)

颜对貌,像对庞①。步辇对徒杠②。停针对搁笔,意懒对心降③。灯闪闪,月幢幢④。揽辔对飞艎⑤。柳堤驰骏马,花院吠村尨⑥。酒晕微酡琼杏颊⑦,香尘浅印玉莲双⑧。诗写丹枫,韩女幽怀流御水⑨;泪弹斑竹,舜妃遗憾积湘江⑩。

【注释】

①像对庞:像:形象,相貌。庞:脸的两边鼓起的肌肉,代指脸。

②步辇对徒杠:步辇:古代一种用人抬的代步工具,类似轿子。徒杠:只可容人徒步通过的小桥。《孟子·离娄下》:“岁十一月,徒杠成。”南宋朱熹集注:“杠,方桥也。徒杠,可通徒行者。”

③心降(xiáng):即心服,衷心信服或佩服。唐韩愈《奉酬天平马十二仆射暇日言怀见寄之作》:“清为公论重,宽得士心降。”

④幢幢(chuáng chuáng):影子晃动貌。明袁宏道《卫河道中和丘长孺惜别·其一》:“坠叶惊沙积蓼窗,射波寒月影幢幢。”

⑤揽辔(pèi)对飞艎( huáng):揽辔:挽住马缰,代指驾驭马匹。辔,缰绳。北宋王安石《自州追送朱氏女弟至皖口》:“揽辔上层冈,下临百仞濠。”飞艎:把船驾驶得飞快。飞,作动词用,使……飞快。艎,大船。按:“艎”在平水韵里属下平“七阳”,故此处有出韵之误。“艎”,有的版本作“舱”、“舡(chuán)”或“艭(shuāng)”。“舱”在平水韵里属下平“七阳”,故不可。舡,船,今读chuán,在平水韵里属上平“三江”,故可用此字。《康熙字典》:“舡。《广韵》《正韵》许江切。《集韵》《韻会》虛江切。并音肛(江韵)。”又:“《集韵》枯江切,音腔(江韵)。”艭,小船,在平水韵里属上平“三江”,故亦可用此字。《康熙字典》:“艭。《广韵》所江切。《集韵》疏江切。并音双(江韵)。”

⑥尨(máng):多毛的狗,泛指狗。《诗·召南·野有死麕》:“无感我帨兮,无使尨也吠。”意为不要揭动我的围裙呀,莫使你的猎狗吠叫不已。

⑦“酒晕(yùn )微酡(tuó)”句:酒晕:饮酒后脸上泛起的红晕。微酡:酒醉后脸色稍微发红。酡,饮酒脸红的样子,此处作动词用,使……发红。琼:美玉。杏颊:形容女子的脸颊像杏花一样美丽。“颊”在平水韵里属入声“十六叶”。按:“微酡”,有的版本作“微醺(xūn)”。微醺:微醉,稍醉。醺,醉。

⑧“香尘浅印”句:香尘:芳香的尘埃,多指由女子行走而带起的尘埃。玉莲:白莲,此处代指女子洁白的双脚。

⑨“诗写丹枫”二句:指唐僖宗时儒士于祐与宫人韩氏在红叶上题诗唱酬,后遂结为夫妇之事。事见北宋刘斧 《青琐高议》:“唐僖宗时,有儒士于佑晚步于禁衢(宫禁附近的道路。衢,qú,大路)间。…佑临流浣手,久之,有一脱叶差大于他叶,远视之若有墨迹载于其上……佑取而视之,其上诗曰:‘流水何太急?深宫尽日闲。殷勤谢红叶,好去到人间。’……(于佑)复题二句,书于红叶上曰:‘曾闻叶上题红怨,叶上题诗寄阿谁?’置御沟上流水中俾(bǐ,使)其流入宫中……佑就吉之夕(结婚那天的晚上),乐甚。……既而,韩氏于佑之书笥(书箱。笥,读sì,盛物的方形竹器)中见红叶,大惊曰:‘此吾所作之句,君何故得之?’佑以实告。韩氏复曰:‘务于水中复得红叶,不知何人所作也?’乃开笥取之,乃佑所题之诗,相对惊叹,感泣久之,曰:‘事岂偶然哉!莫非前定也。’韩氏曰:‘吾得叶之初,尝有诗,今尚藏笥中。’取以示佑。诗云:‘独步天沟岸,临流得叶时。此情谁会得?肠断一联诗。’闻者莫不叹异惊骇。”丹枫:红色的枫叶。幽怀:幽怨的情怀。御水:宫禁中的河水,此指从宫禁中流出的河水。

⑩“泪弹斑竹”二句:典出西晋张华《博物志》:“尧之二女(传说是娥皇、女英),舜之二妃,曰湘夫人,帝崩,二妃啼,以涕(眼泪)挥竹,竹尽斑。”南朝梁任昉《述异记》亦载此事:“昔舜南巡,而葬于苍梧之野。尧之二女娥皇、女英(都嫁舜为妃),追之不及,相与恸哭(放声痛哭。恸, tòng,极悲哀地大哭),泪下沾竹,竹上文(同‘纹’)为之斑斑然。”舜妃:指舜的两位妃子娥皇、女英。斑竹:一种茎上有紫褐色斑点的竹子。遗憾:有的版本作“遗恨”。湘江:长江水系之一,主要流域在湖南省。相传舜崩后,娥皇、女英亦投湘水而死,化为湘水之神,故二妃又叫“湘妃”,斑竹又叫“湘妃竹”。《初学记·木部·竹》引西晋张华《博物志》:“舜死,二妃泪下,染竹即斑。妃死为湘水神,故曰湘妃竹。”按:《初学记》所引非《博物志》原文,当有所改动。另,“竹”在平水韵里属入声“一屋”,故此处之“斑竹”可与上文之“丹枫”相对;“积”在平水韵里属入声“十一陌”,故可与上文之“流”字相对。

【译文】

容颜与面貌相对,相貌与脸庞相对。用人力抬的小轿与只容徒步通过的小桥相对。停下针与放下笔相对,意态懒散与衷心佩服相对。灯焰闪烁与月影晃动相对。挽住马缰与驾驶快船相对。骏马在柳堤上奔驰,村犬在花园中吠叫。琼玉般美丽的脸颊饮酒后生出淡淡的红晕,白莲般洁白的双脚行走时留下浅浅的尘印。将诗写在红色的枫叶上,韩氏女子的幽怨情怀随着御沟的河水流到了宫墙之外;让泪洒在竹子上形成斑点,舜帝的二位妃子带着满腹的遗憾跃入了湘江之中。

三江古诗原文及翻译(诗词启蒙笠翁对韵)(5)

三江古诗原文及翻译(诗词启蒙笠翁对韵)(6)

【译者简介】

车其磊 作家、学者、特约撰稿人。已出版原创作品《请问,这里是江湖吗?》《未老白发诗》和译注作品《王国维词评注》《父子宰相家训译注》《文心雕龙译注》《声律启蒙译注》《笠翁对韵译注》。

三江古诗原文及翻译(诗词启蒙笠翁对韵)(7)

编辑/章雪芳 审核/小楼听雨 校对/冯 晓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