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城市交通规划图2025(济南新规划大小)

日前出炉的《济南市“十四五”综合交通运输发展规划》提出,在基本建成交通强国样板城市的基础上,2035年基本建成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10月26日公示的《济南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草案》(以下简称规划草案)在确认创建国际综合交通枢纽目标的同时,还细化提出构建高效综合交通网络、打造多元绿色出行模式的三大目标。

济南城市交通规划图2025(济南新规划大小)(1)

规划草案中提出了“双123”格局,构建海陆空一体的国际内陆港枢纽体系总体格局,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和对外综合运输大通道。在构建全国123出行交通圈中,济南1小时通达省会经济圈内城市,2小时通达省内各市,3小时通达全国主要城市;全球123快货物流圈中,1天货送达省内,2天送达国内,3天送达国际主要城市。遥墙国际机场提升枢纽服务能级,打造“面向国际、辐射周边区域”的航空枢纽,满足5000万人次旅客吞吐量、50万吨货物吞吐能力要求。构建多向连通的高铁枢纽体系,形成“9个方向、13条干线”通道,强化济南市的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地位。以小清河复航为契机,促进内河水运复兴,打造河海直达的黄金水道,形成“三干多支”的内河航道网络。

众所周知,济南正加快形成“米”字形高铁网络,而在规划草案中,济南还将形成两个“米”字交通网——大“米”字形高速(城际)铁路网、小“米”字市域铁路网,实现济南市域各区(县)城区至机场1小时可达,10万人以上城镇的轨道交通站点覆盖率约95%。

形成“二环一联十六射”高速公路网,实现市域建制镇30分钟上高速,镇级以上中心之间1小时出行可达。完善城市路网体系,推进快速路、主干路网建设,中心城区建成区路网密度不低于8公里/平方公里。

根据规划草案图示,为落实上述愿景,规划济南至沧州铁路通道、济邢铁路、济南至聊城铁路、济莱高铁延长线,市域铁路规划连接济南北站、遥墙机场的济南至淄博铁路,连接长清站、市中站、历城站的长清至历城联络线,济济(宁)铁路、济泰铁路规划再次出现在该规划草案中。高速公路方面,规划济南至宁津(雄安)高速和新建济南至临清高速、济南至东阿高速、济微高速。

在公共交通方面,规划草案提出多元绿色出行模式,打造“多元公交 舒适慢行”的绿色交通发展模式。到2035年,中心城区绿色交通出行比例不低于80%。做强轨道交通网,中心城区轨道交通站点800米半径范围内覆盖人口与就业岗位占规划总人口与就业岗位的比例不低于50%。完善常规公交和辅助公交服务,形成快、干、支、微 特色公交的“4 1”地面公交网络体系,优化城市公交枢纽和场站布局,巩固主城区公交站点500米覆盖率100%的发展成果。慢行交通打造宜步行和宜骑行的生活圈,静态交通建立分区域差别化停车供给体系,实施停车需求管理外围加强P R(停车换乘)停车设施建设。构建智慧化城市交通系统,推进交通基础设施数字化、网联化、智能化。

济南城市交通规划图2025(济南新规划大小)(2)

新黄河记者:罗晓飞

编辑:韩璐莹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