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引解析 秋风引赏析

秋风引

[唐代]刘禹锡

何处秋风至?萧萧送雁群。

朝来入庭树,孤客最先闻。

秋风引解析 秋风引赏析(1)

注释:

引:一种文学体裁。

庭树:庭园的树木。

赏析:

这是唐代诗人刘禹锡的一首秋风诗。

“引”是一种文学体裁,具体来说是指古体诗的一种,格律一般较为自由,与“歌”“行”体裁相似,如《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琵琶行》《李凭箜篌引》等。

这首诗最绝妙之处,就在于用看得见的景物来衬托看不见的秋风。

秋风本来来去无痕,很难被捕捉到,然而诗人却从雁群中看到了秋风,从庭树中看到了秋风,这就使得秋风形象可感。

秋风去哪里了呢?萧萧声中,正送别远去的雁群。这是写“秋风之远”。从辽远的天际一直到眼前的庭树,秋风无处不在。它的存在使得天地之间更加萧索、孤寂。一个“送”字,饱含深情,引出了诗人的秋思以及对故乡的深深思念。

早晨秋风就撩动庭中树木,远在异乡的孤客最先闻到秋声。这是写“秋风之近”。秋风不只吹向万里天空,更吹入庭前树木,吹进诗人心间。庭树的摇曳是秋风的问候,引发了诗人对于千里之外故园的思念。

一个“孤”字,写出了诗人漂泊异乡的孤独以及秋风萧瑟中内心的孤寂,奠定了全诗的感情基调。因为“孤”,所以能“最”先闻。试想一个内心世界热闹的人,哪里有空去观察秋风在哪里呢?唯有孤独之人,对于秋风到来更为敏感。这个“最”中,有着诗人无限的感慨、无限的情愁、无限的乡思。它是无数游子对于故乡最深情的遥望。

值得一提的是,这首诗与他《秋词》里的“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豪放诗境,恰恰相反,显得低沉忧郁,伤感无限,可视其为“秋风双壁”之一。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