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弃疾和金屋藏娇(辛弃疾风雨之夜睡不着写下此词)

把坎坷的人生活成一场生命的盛宴,是一种能力拥有这种能力的人,他们的生命是有厚度的在不强盛的两宋,有几个文人有这样的能力,他们是:范仲淹、苏轼、陆游、辛弃疾在这4人当中,范文正公是文人楷模,苏轼是“无可救药的乐天派”,陆游是“亘古男儿一放翁”,而辛弃疾该用什么词来形容呢?,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辛弃疾和金屋藏娇?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辛弃疾和金屋藏娇(辛弃疾风雨之夜睡不着写下此词)

辛弃疾和金屋藏娇

把坎坷的人生活成一场生命的盛宴,是一种能力。拥有这种能力的人,他们的生命是有厚度的。在不强盛的两宋,有几个文人有这样的能力,他们是:范仲淹、苏轼、陆游、辛弃疾。在这4人当中,范文正公是文人楷模,苏轼是“无可救药的乐天派”,陆游是“亘古男儿一放翁”,而辛弃疾该用什么词来形容呢?

武将出身的辛弃疾不似范仲淹那么懂朝政,所以他半生赋闲,长期不得翻身;放不下抗金大业的他不像苏轼那么乐天, 哪怕夜里他仍“醉里挑灯看剑”。所以他和陆游成了至交,因为骨子里他和陆放翁一样,都是一个“蒸不烂,煮不热,锤不扁,炒不爆,响当当的一粒铜豌豆”。

本期要和大家分享的是辛弃疾的一首冷门词,名字叫《清平乐·独宿博山王氏庵》。一个风雨交加之夜,45岁的辛弃疾夜宿山间一户农人家,环境简陋,老鼠蝙蝠天气都和他作对,于是睡不着的辛弃疾写下了此词。此词开篇就别具一格,通篇笔势飞舞,读完令人大呼过瘾。让我们来品一品:

《清平乐·独宿博山王氏庵》

绕床饥鼠,蝙蝠翻灯舞。屋上松风吹急雨,破纸窗间自语。

平生塞北江南,归来华发苍颜。布被秋宵梦觉,眼前万里江山。

没想到辛弃疾也有这么囧的时候,这个夜晚确实有些太不平静了。床前是饿坏了的老鼠东蹿西蹿,头上是可恶的蝙蝠随着烛灯飞舞。屋外的松林是大风大雨,风雨撕破了窗纸,发出阵阵咆哮声。在上片的短短4句中,辛弃疾一句一景,为我们描绘了自己当时所处的窘迫环境。其中最妙的是“自语”二字,人格化后的风雨到底在自言自语什么,这是词人的留白。

任谁在这样的环境下,都会有些伤感,辛弃疾也不例外。于是睡不着的词人想起了自己的辛酸,为了实现心中抱负,多年来自己在塞北江南漂泊,如今已是华发苍颜。抱着单薄布被的词人从梦中醒来,眼前仍可见梦中的万里江山。在这样一个破屋里,辛弃疾却依旧豪情不减,心中放不下的仍是万里河山。这份豪情或许有些悲情,但这就是词中之龙的赤诚。

纵观这首词,上片写自己的所见所闻,下片抒情,写得一气呵成。清代文人陈廷焯对它的评价是:“短调中笔势飞舞,辟易千人”,这话说得是没错的。飞舞的笔势下藏着的是壮志未酬,落魄于山屋内辛弃疾的内心仍装着金戈铁马,这正是此词打动人心之处。

在辛弃疾写完此词7年后,也是一个风雨之夜,67岁的陆游写下了一首异曲同工的《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这是陆放翁梦中的金戈铁马。虽然辛弃疾这首词知名度无法与陆游的诗相比,但文中内核是一样的。辛弃疾这首词大家喜欢吗?欢迎讨论。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