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到一个更心动的人评论(一个评论情到深处自然浓)

《情到深处自然浓》是关于小说《花都开好了》的评论,感谢曾淼先生 ,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遇到一个更心动的人评论?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遇到一个更心动的人评论(一个评论情到深处自然浓)

遇到一个更心动的人评论

《情到深处自然浓》是关于小说《花都开好了》的评论,感谢曾淼先生 !

情到深处自然浓

——评赵剑云短篇小说《花都开好了》

(曾 淼)

赵剑云的短篇小说在选题立意、主题开掘上同2013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加拿大女作家爱丽丝·门罗非常相近,共同之处就是把笔触伸向现实生活中普通平凡女性的内心世界,细致入微地描写普通平凡女性在人生道路上所历经的酸甜苦辣和悲欢离合。短篇小说《花都开好了》(载《青年文学》2015年第8期)与以往诸多以普通平凡女性为题材的作品相比,语言更加质朴洗练,叙述更加清新流畅,结构更加严谨缜密,表现手法更加灵活多样,哲理意味更加深厚,艺术效果上更加贴近生活、贴近人生、贴近读者。

短篇小说《花都开好了》,把深情讲述主人公凌晓薇等几位普通平凡人物的情感经历作为全篇高度浓缩的主题线索,把真切细腻地描写人物形象的命运轨迹、生存状态和心路历程作为统率全文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现实生活中最令人牵肠挂肚、咀嚼回味的“情”字作为全篇绾毂,借助娓娓道来的精彩叙述把一个个生动感人的现实场景和生活片段串联起来,通过小说故事情节发展和人物情感变化,恰如其分地迎合了当今时代人们在阅读小说文本时所相伴相生的那种感同身受、急于判断和殷切期待的特定意愿。

亲情的失落和折磨使主人公凌晓薇平淡无奇的人生一下子跌入命运低谷,脱胎换骨一般的凌晓薇如何摆脱悲情困扰,走出伤痛困境成为小说的第一大看点。身为银行职员的凌晓薇是以悲伤憔悴、郁郁寡欢、孤独无依的柔弱形象登台亮相的,她虽然生活在一个父母感情并不和谐的家庭,但是母亲无微不至的疼爱与呵护,使她对人生、对事业、对爱情都满怀热望和憧憬。正当她在成长道路上迈开青春步伐的时候,由于自身缺乏足够的自信,在没有考虑成熟的情况下轻率地拒绝了男闺蜜张新洋对她的求爱,致使张新洋负气离开她,远走国外。后来,母亲突然因病离她而去这个意外变故,又使她顿时感到天塌地陷,命运之神猛然把她抛进了暗无天日的万丈深渊。紧接着,父亲又绝情地撇下她,急不可耐地投进昔日情人的怀抱。就这样,母亲死了,父亲走了,男朋友出国了,家也就散了,她就像一个流落街头、无家可归的孤儿。对于弱女子凌晓薇来说,母亲的死不论从肉体、精神,还是从心灵上都给她带来了巨大创伤,姑且不去探究她的内心世界与精神层面,单从体貌特征上来看,“她的体重迅速下降,皮肤干燥脱皮,头发大把大把地掉”,更为可怕的是,她连续一个月闻到饭菜的味道就想吐,有时甚至连水也不怎么喝,竟然患上了轻度神经性厌食症。

纵使铁石心肠之人,每当读到这些场景和片段,也会通过主人公凌晓薇骨瘦如柴的身形、怅然若失的表情、孤独无助的眼神、有气无力的举止去感受她当时的苦难处境和凄凉心态,去设身处地的为她的前途和命运悬着一颗心、捏着一把汗。而这大概就是一篇成功小说等优秀文学作品所共同具有的潜移默化、滋养人心的作用吧。说实在的,作为普通读者,我们只能伴随情意浓浓的文字,暗暗地为主人公凌晓薇洒下行行同情和怜悯的泪水,而主人公能不能走出困境、如何才能走出困境,却实实在在成为她在人生重要节点所面临的重大挑战和考验。

友情的感化和温暖使主人公凌晓薇那颗受伤的心灵得到医治和抚慰,在同南姨以心换心、坦诚相待的友好相处中重新找回了曾经失落的自信和耐力,她的人生迎来了拨云见日、走向新生的曙光,这是小说故事发展的第二大看点。人生无常,世事难料。现实生活中,我们每个人的得与失,总是存在着一定的互补性,倘若在某些方面失去了一些,就会在另外的方面得到补偿。就像上帝为你关闭了一扇门,就一定会为你打开一扇窗。主人公凌晓薇与南姨之间是最普通不过的萍水相逢,南姨和张叔这对年过花甲的老人,为了不给儿女们增添负担,为了多挣一点钱养老,抛家别舍,来到省城看管地下车库。而凌晓薇开着她的小轿车早出晚归,出车停车,每天总要跟南姨和张叔打个招呼,一回生二回熟,心地善良的老俩口自然而然地同凌晓薇建立起平淡如水的情谊。特别是每当凌晓薇把车停好,路过车库,就会远远地闻见土豆丝的香味飘过来。当凌晓薇吃过南姨做的饭菜之后,更是神奇地品尝到饭菜味道竟然跟母亲生前所做的是一个味道,她被感动地眼眶里涌满了泪水,仿佛看到母亲在冥冥之中依然牵挂着她,暗地里关照着她,殷切期待她能够自立自强,平安幸福。

追求真善美是文学作品思想价值、艺术价值和审美价值的重要体现。文学作品的最高境界就是让人动心,让人们的灵魂经受洗礼,引导人们发现生活的美、心灵的美。作家在小说中形象真实地描写了凌晓薇和南姨之间这种不夹杂任何世俗功利的平淡友情,通过细腻感人的细节生动地表现了平凡普通人物朴厚实在、善良可贵的美好心灵。对诚实守信、真诚友善、互相帮助这种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呼唤与赞美,传递了一种有情怀、接地气、暖人心的正能量,给人一种温润心灵、明心见性、直指灵魂、陶冶人生的审美和感染力量。

爱情的复活与升温就像和煦春风一样,使笼罩在主人公凌晓薇心灵深处的雾霾和阴影一扫而光,在历经一番历练之后变得日益成熟的凌晓薇对爱情产生了新的理解与期待,花儿一样开放的爱情使她变得坚强起来,敢于担当,张开双臂拥抱即将到来的崭新生活,迈开大步踏上新的人生征途,这是小说故事发展的第三大看点。在主人公凌晓薇的情感世界里,因为她耳濡目染地经见了父母貌合神离、名存实亡的失败婚姻,所以她在对待自己的婚姻大事上显得谨慎有余而自信不足,对人世间真正的爱情抱着怀疑态度,这才出现了她急躁地拒绝“男闺蜜”张新洋求爱的小插曲。就在淳朴友情使凌晓薇心灵的伤口慢慢愈合的节骨眼上,负气出国的男友张新洋为寻真爱从国外回到她身边,凌晓薇从张新洋的切切言辞里知道他是真心实意爱着她,于是她不计前嫌、打消顾虑、大胆果敢地接纳了张新洋的爱情。

爱情是文学作品里一个永不过时、常写常新的永恒话题。作家恰如其分地把握和描绘了主人公凌晓薇对爱情的渴盼与期待心理,她心中向往的爱情就是:“找一个爱自己的男人,比找一个自己爱的要幸福得多”,她期许一旦同自己所爱的男人结婚,就永远不离不弃,白头偕老,她衷心希望爱情能够带给她平安与幸福。作品里凌晓薇与张新洋的爱情虽然算不上惊世核俗、也经历过小小的波折,但是他们之间以纯朴平淡为基调的爱情更加看重相互间心灵的碰撞与对话,爱情的发展与结局合乎生活逻辑,给人一种水到渠成、瓜熟蒂落的自然之美、和谐之美,而通过美丽的爱情故事更加鲜明地衬托出人物形象的心灵之美,传递出一种温暖人心、积极向上的鼓舞力量。

著名作家王蒙在获得第九届茅盾文学奖之后这样说道:“真正的文学充满生活,充满爱情,充满关切,充满忧思与祝福。真正的文学充满着要活得更好更光明更美丽的力量。”作品 《花都开好了》以深厚的生活底蕴和浓郁的生活气息,深刻挖掘和表现了平凡普通人物之间难以割舍的亲情、守望相助的友情和平淡本真的爱情。尽管小说从头至尾未曾出现一个“情”字,然而“情”字的甘醇韵味却渗透在一行行灵动清新的文字所营造的浓厚氛围里,作家把“一字立骨”这种艺术手法运用到了极致。此外,作家在谋篇布局中巧设悬念,小说开篇以主人公凌晓薇到一家她和男友张新洋常去的西餐厅吃饭为引子,简明扼要地点出了男友张新洋两年前出国这一情节,凌晓薇和张新洋之间到底出现了什么问题,这对恋人还能不能重归于好,他们的爱情能不能有一个圆满的结局,对这一连串问题的追问与思考成为小说故事发展的最大悬念,悬念的设置引领我们顺着情节脉络一口气读完整篇小说。

作家还巧妙地借鉴、运用了绘画艺术当中的“留白”手法,比如凌晓薇的男友张新洋负气出国,暂时离开凌晓薇的情感生活,作品合情合理地让张新洋在合适的时间和地点重新回到凌晓薇的身边,凌晓薇和张新洋分开的日子就是故事情节发展过程中的“留白”;再比如南姨的老伴张叔突发心脏病离世之后,南姨也紧跟着同凌晓薇失去联系,直到后来南姨到地下厨房拿东西时才与凌晓薇再次见面,凌晓薇与南姨的短暂分别也是一段“留白”。从塑造人物形象上来讲,“留白”手法真切细腻地反映了人物思想感情和心理活动的对比变化,使人物思想感情更加真挚浓厚,形象更加血肉丰满。从作品的框架结构上来看,“留白”手法使段落衔接更加流畅,过渡更加自然,整体结构更加紧凑。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