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半黄半绿散文(散文绿树成荫)

张彦英

树半黄半绿散文(散文绿树成荫)(1)

到了夏天,树就变成了绿树。

一棵又一棵,距离近的,手拉着手,头靠着头;距离远的,你望着我,我望着你。树上的叶子繁多,大大小小,或掌形或心形或扇形,或豆绿或葱绿或墨绿, 叫人本能地愿意靠近。

静默的树给人沉静之感。在绿荫下站着,消失了心浮气躁,静谧祥和的氛围之中眉头舒展开来,想着一棵这样不起眼的树从光秃秃的一片叶子都没有变成现在的样子,它一定经历了许多和我们人类一样或类似的挣扎、拼命、彷徨、慌张、急促、紧张和疲惫,但它谁都不怪罪,什么埋怨都没有,好似许多忧愁都在风的帮助下摇晃出去了,都在雨的帮助下冲刷掉了,都在阳光的帮助下蒸发殆尽了。因而就有了这绿,广阔而沉静的绿,丰富有内涵的绿,看破看透、淡泊从容的绿,这绿使人的心得到纯净的淙淙流水的滋润,因清空而清爽。

静默的树给人灌注希望、输入力量。在绿荫下漫步,满眼的绿色绵延开去,诗意中的激情缓缓地从眼睛从鼻腔从耳廓出发,好似轻声细语的慈爱,直抵心灵最深处,犹如深谷听松,清风拂去嚣尘,美好如蝶轻栖。绿荫如盖,总把清凉、清丽、明媚、明悟毫不吝啬地奉献出来,叫你自取,任你挑选。绿荫下常有老人闲坐,必是为这免费的希望而来,必是为感受、接收这青春的力量而来。每一个人,落寞、颓废、无力之时,皆可借绿荫之力恢复从前。这样想着,就在绿树成荫的光阴里坐一坐,怀恋往昔旧事,憧憬未来生活,起身时,就好似一棵树从地底下汲取了可贵的能量。

绿是大自然界中十分常见的颜色,春天有春天的绿,秋天有秋天的绿,冬天有冬天的绿,唯独夏天的绿最浓密,最丰富,诗一般浪漫,海一般辽阔,山一样稳健,河一样灵动。代表着蓬勃、清新、安全、平静、舒适、成长、生机、青春,绿,给了夏天一个不得不美好的理由。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诗人走进村里,顾盼之间是这样一种清新愉悦、清淡幽静的感受,源于绿树;“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诗人暗示正是因为有炎炎烈日,树荫才浓才深,竭力蔽日,遍地浓荫,源于绿树;“绿树塞柴门,青山压茅宇。”诗人让孟夏动起来,让厚重的绿意扑面而来,汹涌而至,不可阻挡的力量,源于绿树。

就是这样,到了夏天,树就变成了绿树,从古绿到今,想少看一眼都不行。


《巴蜀文学》出品

主编:笔墨舒卷

达州广播电视报(达州新报)《凤凰楼》副刊选稿基地。

凡在“巴蜀文学”平台上同期阅读量较高的优质稿件,将被达州广播电视报选用。

投稿邮箱:gdb010@163.com

特别说明:作者投稿时,须标明“原创文章,文责自负”字样,如没标明或不是原创稿件一律拒用。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