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跑过马拉松怎么准备跑马拉松(懂得跑10公里才有资格跑马拉松)

很多马拉松爱好者都把10公里作为一个基础性的训练开始,因为有了10公里的突破,才可能有半马、全马甚至一些超级马拉松。美国的“跑步教父”杰夫·盖洛威曾经说过,“如果你想尝试马拉松,就先学会怎么跑出一个完美的10公里吧。”

事实上,在欧美的很多知名跑步俱乐部中,都流行着这样一句话:如果你不懂得如何跑一场10公里,那你就很难跑出一场成功的半马或者全马。

再过12天,也就是5月18日,2019香炉山森林马拉松将鸣枪起跑,1000余名森林马拉松爱好者,将在美丽的香炉山国家森林公园一起挥洒奔跑的热情。这次由黑龙江省社会体育指导中心与中共哈尔滨市宾县委、宾县县政府联合主办的比赛,将成为众多森林马拉松爱好者的欢聚盛宴。

没跑过马拉松怎么准备跑马拉松(懂得跑10公里才有资格跑马拉松)(1)

据大赛组委会负责人介绍,本次森林马拉松赛道长度10公里,赛事规模为1000人,目前大赛报名已进入最后倒计时阶段,赛道规划检查、安保医疗保障、志愿者培训等方面正有序进行。

本次森林马拉松大赛裁判员、资深跑步教练王振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跑者,一场成功的10公里森林马拉松对于在跑道上的选手来说到底意味着什么?

1. 享受一次别致的负氧离子森林浴

在城市中,由于人口集中,空气中通常有数量庞大的上百种细菌,然而当空气在森林中流动时,空气中的尘埃、油烟、铅、汞等有害物质会被植物叶面尖端所释放的负离子吸附,空气因此得以净化。据相关测算,每公顷阔叶树林每年可吸掉68t尘埃。

没跑过马拉松怎么准备跑马拉松(懂得跑10公里才有资格跑马拉松)(2)

本次马拉松大赛举办地香炉山的森林覆盖率为98%,拥有长白山余脉张广才岭完整的森林生态。据国外有关研究,负氧离子浓度高的森林空气可以调解人体内血清素的浓度,能够改善神经功能,调整代谢过程,提高人体的免疫力。森林的绿色视觉环境,会对人的心理产生多种效应,带来积极的影响。本次大赛赛道是一条被森林环绕的跑道,在奔跑过程中,不仅能健康的呼吸着丰富的负氧离子,还能听到徐徐鸟叫,闻到阵阵花香,说不定还会与松鼠偶遇,开启一场森林的奇遇。

没跑过马拉松怎么准备跑马拉松(懂得跑10公里才有资格跑马拉松)(3)

2、跑完一场10公里说明你健身了1小时

一场42.195公里的马拉松不是隔三差五就能跑的,但是一场10公里却容易得多。对于普通跑者而言,跑完10公里的森林马拉松基本时间差不多在60分钟到90分钟。当然,能力强一些的跑者,45分钟基本就能打卡完成了。

没跑过马拉松怎么准备跑马拉松(懂得跑10公里才有资格跑马拉松)(4)

而1个小时左右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特别是森林马拉松,是最合适的健身以及减重的运动方式之一。事实上,一场10公里森林马拉松要比一场半程路跑马拉松或者全程路跑马拉松更加“健康”。

3、懂得跑10公里,你才能理解配速

对于那些容易在全马中受伤甚至出现生命危险的跑者而言,他们中的很多人都没有真正理解应该如何配速,以及如何去严格执行自己的配速。

没跑过马拉松怎么准备跑马拉松(懂得跑10公里才有资格跑马拉松)(5)

而一场10公里的比赛,就能帮你真正了解自己应该如何配速。这是因为,10公里相比42公里来说,是个短距离的路程,对于速度和体力的分配反而更加细致和严苛。每公里都要根据自己的体能掌握合理的配速。

4、懂得跑10公里才有资格跑马拉松

对于入门跑者而言,10公里无疑是一道重要的门槛,大概可以算是一个区分跑马者和小白跑者的界限吧;而对于资深跑者而言,10公里是跑马训练的基础,不管是马拉松的测速训练还是变速跑,都可以以10公里为一个长距离单位。当能根据体能和配速完美地完成一个10公里,或者完成一个20公里时,就已经有了跑马拉松的资本了。

没跑过马拉松怎么准备跑马拉松(懂得跑10公里才有资格跑马拉松)(6)

温馨提示:首个10公里森林马拉松的2周训练计划

第一周:

第一次6公里慢跑;第二次先开始2公里慢跑,然后2分钟快跑、紧接2分钟慢跑重复6至8组,然后以2公里放松慢跑结束;第三次训练7公里慢跑;第四次训练慢跑9公里。

第二周:

第一次慢跑6公里,加上20秒快跑、2分钟慢跑的变速跑重复6次;第二次2公里慢跑后,5分钟快跑和2分钟慢跑交替的变速跑完成4组,然后慢跑1公里;第三次慢跑6公里;第四次开始跑向自己的第一个10公里吧。

没跑过马拉松怎么准备跑马拉松(懂得跑10公里才有资格跑马拉松)(7)

【 详询 www.cnyuezhiyang.com 】

没跑过马拉松怎么准备跑马拉松(懂得跑10公里才有资格跑马拉松)(8)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