萌探宣传剧照 一群老戏骨在萌探里飙戏

萌探宣传剧照 一群老戏骨在萌探里飙戏(1)

文| 林不二子

“我真的服了,爱奇艺那个《萌探探探案》第一期为什么这么多热搜,而且都很有意思?”在某社交平台上有网友这样说道。

《萌探探探案》首播的热度确实“吓人”。5月28日播出当晚2小时,就有数条相关条目冲上微博热搜,第二天微博热搜上又新出现嘉宾互动环节的相关话题,而随着节目话题的发酵,节目的影响力还在继续扩散。

萌探宣传剧照 一群老戏骨在萌探里飙戏(2)

据猫眼专业版数据显示,上线3天《萌探探探案》就冲进了猫眼全网热度综艺榜TOP3,第四天登顶猫眼全网热度综艺榜;在云合数据的网络综艺霸屏日榜中,5月30日节目则以34.01%的正片有效播放市场占有率称霸榜单,第二名的市场占有率仅为14.17%。

萌探宣传剧照 一群老戏骨在萌探里飙戏(3)

《萌探探探案》开播就爆的成绩,显然是大众市场被触动到的结果,进而,读娱君也想探寻那位网友的疑问,为什么《萌探》首期就能有如此的热度,它戳中的到底是什么?

在综艺里看别人玩“剧本杀”是种什么体验?

“我知道你是平民,弟弟,我就是流着泪也要把你毙了。”伴随着沙溢在节目里的“痛苦”话语,弹幕上满屏的“哈哈哈”飘过。

萌探宣传剧照 一群老戏骨在萌探里飙戏(4)

这是《萌探》首播第二期的一幕,也是整期节目的最高潮。孙红雷、黄子韬、沙溢、杨迪、宋亚轩、那英、杨紫七位明星嘉宾坐成一排,互相用证据和推理说服彼此寻找出当晚的卧底,而由于黄子韬不明就里的坚持,让沙溢、杨迪二人急到想要让黄子韬闭嘴,这一幕不仅促成了笑点的诞生,也让#黄子韬凭一人之力逼疯杨迪沙溢#冲上了热搜。

萌探宣传剧照 一群老戏骨在萌探里飙戏(5)

在《萌探》引发的社交话题中,除了明星认识彼此过程闹出的笑话外,就是嘉宾们在节目剧情中表现出的亮眼片段。

在网友因明星、热度看到节目内容后,关注密室、推理类游戏的人很可能就会发现《萌探》的制作逻辑其实是当下火热的“剧本杀”娱乐模式,这也可能为节目吸引到粉丝之外的用户观众。

“剧本杀”是一种线下体验式推理游戏,玩家通过选择人物,阅读人物对应剧本,搜集线索后找出游戏里隐藏的真凶。在《萌探》中,“剧本杀”的形式用“IP管理局”的设定包装起来,面对出现问题的影视IP,明星嘉宾们需要进到不同的IP内容中,找到问题的“根源”以修正、拯救原本的IP剧情,这一设定不仅让《萌探》比“剧本杀”多出了“追剧式”的看点,也因真人秀与“剧本杀”的融合,让明星“玩家”有发挥演技、艺能的空间,嘉宾之间“杀”疯了,观众看得过瘾也笑得开心。

萌探宣传剧照 一群老戏骨在萌探里飙戏(6)

比如第二期中黄子韬对孙红雷“平民”分身的十足确信,就是因为孙红雷的刻意“针对”,先是用假道具骗取黄子韬的信任,后又一次次用自己的推理说服黄子韬,这已经超出了“剧本杀”中玩家隐瞒线索的常规套路,而是制造假线索以实现“忽悠”的目的,这也才使得《萌探》让观众在追悬疑剧的观感之外有了爆笑的热度,#萌探探探案 笑死#这个3.9亿阅读、6.4万讨论的热搜条目足够说明这一点。

萌探宣传剧照 一群老戏骨在萌探里飙戏(7)

鉴于“剧本杀”这一娱乐形式的快速发展,现在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知道并体验了这一玩法,不过在读娱君看来,《萌探》还是给观众带来了新的“参与”视角,让“看别人玩剧本杀”成为了一件有趣的事情。

一方面,综艺的真人秀形式能够快速让观众形成代入感,关注明星在剧情中的一举一动,跟着嘉宾一起参与到剧情的推理与推进中,像是在《萌探》中“那英的直觉很准”、“难道不是孙红雷和黄子韬吗”这样的弹幕,就说明了观众沉浸在这个游戏中;

萌探宣传剧照 一群老戏骨在萌探里飙戏(8)

另一方面,因为有镜头的观察,观众又能“跳脱”出游戏,从全局的视角观察每个人物的行为以及他们的行动逻辑,看到更多明星在“剧本杀”中的操作细节,这则是亲自玩“剧本杀”不能有的体验,因为亲身下场玩“剧本杀”,是看不到其他玩家小动作的,这也是观众在看《萌探》第二期高潮部分产生既紧张又好笑等多个情绪的原因。

正如以前人们认可玩游戏是有意思的,在直播兴起后市场发现看别人玩游戏也是有意思的一样,《萌探》的出现不仅展示出“剧本杀”本身的趣味性,也让观众感受到了看别人玩“剧本杀”的乐趣,这是《萌探》开播就爆的原因之一,同时也说明《萌探》挖掘出了“剧本杀”更多的娱乐性,戳中了当下市场对这一娱乐形式更多维度的体验需求。

经典IP新“解法”,满足观众看戏的情绪价值

《萌探》是好笑又好看的,好看的点不仅是看别人“玩剧本杀”,正如前文所说,也因为节目中融入了经典影视IP,让观众有了追悬疑剧的体验,这则是《萌探》另外的巧妙之处。

从内容来看,《萌探》不是把IP简单地拿到节目里,甚至也做到了原IP的场景还原、演员还原,第一期末尾当七位嘉宾进入到IP后,杨迪问出“现在是哪一年”的问题,那英“这也太酷了”的感叹,都说明了《萌探》对还原影视IP带给嘉宾们的冲击力,这也是让嘉宾、观众能快速进入到游戏剧本中的原因。

萌探宣传剧照 一群老戏骨在萌探里飙戏(9)

具体来说,在初进“剧情”时嘉宾们还带有参观的心情,但当他们走到自己的岗位参与到剧情中后,每个人就有了更明显的参与互动行为。为了推进剧情他们需要给站长送礼,但因为太主动所以送礼人物从站长跑偏到了副站长、在听到关键人物被困在舞厅时也主动提出去舞厅。在穿梭于多个场景并与剧情人物互动后,嘉宾们也更深入到了剧情中。

并且在这一过程中,经典IP演员的现身也带动了嘉宾们的真感情。看到曾在《潜伏》中合作过的龙套演员白利卫时,孙红雷第一瞬间就伸出了手,那一场景的任务本是由杨紫完成的,但作为参与过《潜伏》的演员,孙红雷止不住地与白利卫聊了起来,谈到对那些合作过演员的思念,谈到老演员这么多年的坚持,谈到岁月的变化,引发的不仅是现场孙红雷与白利卫的“回忆杀”,也有众多弹幕表示被感动到了。

萌探宣传剧照 一群老戏骨在萌探里飙戏(10)

经典IP的融入,不仅是让《萌探》有了更优秀的游戏剧本,也会唤起观众们对经典影视内容的回忆与情怀,重新感受优秀国产影视IP的魅力。从节目透露的内容来看,《庆余年》《家有儿女》《武林外传》等经典IP都可能会被《萌探》重现,这无疑会从内容角度拉近与观众的距离,让观众在熟悉的内容中找到曾经追剧时的快乐与共鸣,也会通过新的游戏剧情给观众带来新的IP观看视角与体验。

萌探宣传剧照 一群老戏骨在萌探里飙戏(11)

提到新的游戏剧情,也不得不说《萌探》中“IP管理局”的设定,因为要拯救出问题的IP,让节目没停留在搬运IP的阶段,更是到了“玩IP”的进阶。

也就是在《萌探》中,观众会看到熟悉的剧情,同时也会因IP出现了问题看到新的剧情,而嘉宾们拯救IP的过程也是再造新的情节,在原IP的基础上促成了“番外”的形成,这也是让《萌探》好看的一点,相当于给原IP观众带来了“老片新看”的体验,很多人正是冲着这一点才打开了《萌探》。

萌探宣传剧照 一群老戏骨在萌探里飙戏(12)

其实,当下年轻人对经典老IP有着极大的热情,在网络上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有老IP的二创内容火出圈,《三国演义》《亮剑》《让子弹飞》等都因为年轻人的二创有了二次生命,这是年轻人对老内容的爱在支撑。而《萌探》在融入经典IP时,也用“拯救IP”的玩法进行了二创,就是在用年轻人喜爱的强创作性形式,来满足年轻观众对内容娱乐的需求,这则是在形式上拉近与观众的距离。

内容与形式都让观众感受到亲切,并且都能调动观众对追剧、创造剧的热爱与热情,也是《萌探》的亮点。换言之,《萌探》戳中了观众对经典IP“新看”的情感需求,这也是在好笑之外能有超高热度的原因。

冲进“剧本杀”,《萌探探探案》创新的底层逻辑是什么?

《萌探》中既有“剧本杀”的元素,又有经典IP的嵌入,多个元素的集合自然不是单纯为了挑战平台自身的内容制作力,这一创新有着更底层的逻辑。

在此前的爱奇艺世界大会上,负责综艺版块的爱奇艺高级副总裁陈伟就曾表达过,爱奇艺在两年前就关注到了“剧本杀”这一形式并开始做布局,所以读娱君认为,现在我们看到的《萌探》就是对当下年轻人在这一娱乐形式上热情的延伸,把年轻人喜爱的内容做一个线上的呈现。

萌探宣传剧照 一群老戏骨在萌探里飙戏(13)

据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剧本杀”市场规模就突破100亿元,2021年将突破170亿元,想来支撑起这一市场规模的就是年轻人对“剧本杀”形式的喜爱。年轻人喜爱“剧本杀”,不仅是因为能亲自体验到推理的乐趣,也因为过程会促成浓厚的社交氛围,让年轻人能边娱乐边交友。

萌探宣传剧照 一群老戏骨在萌探里飙戏(14)

所以,爱奇艺做《萌探》更应该是看好内容背后指向的年轻人消费趋势,毕竟,这不是爱奇艺第一次做类似的事情,《潮流合伙人》就通过内容把潮流消费文化融入其中,带动了年轻人群体中潮流文化的流行。

当然,从无到有做文化是需要过程的,所以爱奇艺目前提出了“迷综”的布局,《萌探》想来就是其中的第一步,而其目的也可能是更普世化地推广“剧本杀”娱乐这一形式。在此前的爱奇艺世界大会上,陈伟对媒体介绍,“《萌探》不在探在萌,是为了降低(剧本杀)门槛、提高知名度,正常去玩剧本杀不会有这么大年龄跨度的对比,现在变成了你带着全家去玩的这种感觉”。

也是因为想要在更大众市场推广“剧本杀”,我们看到了《萌探》中明星嘉宾从60后到90后的多年龄层构成,包括经典IP的融入也是将这些大众熟知的内容作为“敲门砖”,方便更大众化的市场简单、直接地了解到“剧本杀”的魅力,所以好看、好笑就是《萌探》的最主要目标。这也是爱奇艺在看好“剧本杀”未来的市场发展潜力下,为推动“剧本杀”娱乐打下的基础。

从这个角度而言,在读娱君的理解中,爱奇艺在“迷综”中布局的后两档综艺《奇异剧本鲨》与《最后的赢家》,就应该会在“剧本杀”的深度上进行挖掘与创新,把因《萌探》开始关注“剧本杀”的观众,转化为对“剧本杀”有更强烈体验欲望的玩家用户,这也就带出了爱奇艺在“迷综”上布局的逻辑——线上线下融合的文化产业拓展。

萌探宣传剧照 一群老戏骨在萌探里飙戏(15)

“剧本杀”作为新兴的产业,在快速发展中逐渐暴露出了许多不足,比如剧本质量、剧本的丰富度、体验场景的质量、体验深度等多个方面的质量都参差不齐,没有一个行业标准,就很难让更多人成为玩家投身到“剧本杀”中;并且,没有标准没有标的也让资本不好入局,资本的缺失会减缓产业发展的速度。

所以作为对潮流文化十分敏感的平台,爱奇艺做“迷综”应该不只是在内容层面挖掘新的方向,更有可能是通过布局为产业定下一个标准,好的“剧本杀”是什么样?“剧本杀”还能怎么深入的挖掘?回答了这些问题,就可能带动更多热钱进来,推动整个“剧本杀”产业的发展。

回过头来说,近些年爱奇艺在综艺上的逻辑就不再是局限于单一内容,《新说唱》系列、《潮流合伙人》等节目都针对潮流文化赛道,《萌探》背后的“迷综”布局则在开发新潮流社交赛道,一个是针对消费文化,一个是针对情绪的社交文化,都在围绕青年人的生活娱乐出发,这可能也是其总能生产出优质原创精品内容的原因——其底层逻辑是青年文化的延伸。

这也让我们对《萌探》之后能在综艺市场,及娱乐消费领域树立更多成果有更大期待,对节目及后续“迷综”内容保持持续跟进与观察。

*原创文章,转载需注明出处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