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昌学射是寓言故事还是成语故事 论神箭手的自我修养

成语简介

“纪昌学射”这个成语出自战国时期的一位思想家列子所写的寓言,旨在告诉人们,练就一种大本领,必须踏踏实实从小处学起,基本功扎实,自然就水到渠成了。

纪昌学射是寓言故事还是成语故事 论神箭手的自我修养(1)

精彩故事

古代,有一个叫纪昌的年轻人,他想跟神箭手飞卫学习箭术。飞卫首先让纪昌去盯着织布梭,练习看东西不眨眼的本领。

过了三年,纪昌的本领练成了,即使锥子尖刺在他的眼眶上,他也不眨一下眼睛。谁知飞卫还要他继续练眼力,要练到看小物体像看大东西一样清晰,看细微的东西像显著的物体一样容易。于是纪昌回去捉了一只虱子,用牛尾巴上的毛系在窗边,天天盯着它看。几年之后,纪昌看虱子,竟然有车轮那么大。纪昌拿起弓箭,向虱子射去,箭从虱子的中间穿过,而牛毛却没有断。

飞卫这时告诉纪昌,他已经掌握了射箭的本领。然而纪昌在学会射箭之后,却谋划着杀掉老师飞卫。这样天底下最厉害的神箭手便只有他一个了。

有一天,纪昌在野外遇到飞卫,俩人互相朝对方射箭。飞卫的箭没有纪昌的多,他就用路边拔起的荆棘挡下了纪昌的最后一箭。纪昌看到自己和老师相差甚远,又羞又愧,痛哭着向老师承认了错误。飞卫也原谅了这个迷途知返的弟子,俩人相拥而泣,从此发誓,再也不把这神奇的箭术传授给其他人。

“我”的解读

在一般的成语故事书里,可能讲到纪昌成了一名神箭手就戛然而止了,书中刻意省略了后半段,以至于整个故事就只剩下纯励志的部分。正如后人在说庄子的《养生主》里面的名句“吾生而有涯,而知也无涯(我的生命是有限的,而知识是无穷无尽的)”一样,如果省略了后面充满消极意味的“以有涯随无涯,殆已(用有限的生命追求无穷的知识,是危险的)”的话,会叫人误解庄子也是鼓励人努力求知的一个人。

所以我们读文章也好,读故事也罢,断章取义是最要不得的。一定要把文章全部看完,才能知道作者真正的意思,不至于曲解和误会。

回到“纪昌学射”的故事中,我们可以从后半部分看出,个人的品德和才能必须是相匹配的。一个人就算拥有再高的才能,但是心肠如蛇蝎般歹毒,大家也会避之不及的。宋代文学家司马光在他主编的《资治通鉴》中这么写道:“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才学是德行的辅助,德行是才学的统筹)”,就恰如其分地评价了品德和才能的关系。所以我们不但要学好本领,而且要有高尚的道德。不能像纪昌那样,做一个过河拆桥的小人。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