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中最准的卦象(浅谈一下易经的智慧)

16:豫卦 凤凰生雏之卦,,现在小编就来说说关于易经中最准的卦象?下面内容希望能帮助到你,我们来一起看看吧!

易经中最准的卦象(浅谈一下易经的智慧)

易经中最准的卦象

16:豫卦

凤凰生雏之卦,

万物发生之象。

豫(音玉):卦名,象征和乐、喜悦。《说文》中说;豫,象之大也。由此可见豫的本义是指大象,大象的性情柔缓,进退多疑,走路缓慢,一副悠然自得的样子,一会儿低头一会儿仰头,从来不抑藏,故而以安稳舒适不抑藏为豫。并且象骨与象牙可以加工成精美的器乐,所以引申为娱乐。象有这么一个特性,象在过河涉水之前,必须先用鼻子去探一探水的深浅;要换牙齿之前必须先找一个合适的地方,将换掉的牙齿埋在一个神秘圣洁的地方,所以先要选择好位置;象知道自己老了,不行了,在这种情况下,它也要选择一个地方,甚至长途跋涉也要赶去,并且死在那里。从上面可见豫是预计、预虑,就是事先预想到了,而且提前就有考虑了,所以豫同时有忧的意思在里面,也有和悦的意思。豫卦上震雷下坤地,雷声出现之前先有闪电,一旦有闪电马上就知道雷声就要来了,而且能预计到这雷声是大还是小,是炸雷还是阵雷,有一种预测性、预见性,所以豫有预虑、预备的含义。

豫卦是欢愉和乐的智慧,豫卦上卦为震为雷为木为动,下卦为坤为地为土为顺,坤地纯阴寂静闭塞则郁结不通畅。在沉静寂闭的大地上飘出雷动的声音,雷声震动大地,预示春天的来临,春天的来临使大地上的万物复苏,开始展示生命。草木在土地上生长,顺应四时季节而变动;万物顺应四时季节而变动,人也应当效法万物,劳逸结合,顺应时势而行动;大地上开始充满了喜悦和欢乐,这就是豫卦的卦象,因而豫卦象征娱乐、愉悦安逸的景象。寂静过了极限则思虑行动,闭塞过了极限则开始疏通,顺应时机而动则为欢乐,但是不能沉溺于欢乐愉悦之中,要居安思危,乐不忘忧。

豫卦内坤地外震动,内顺从而外行动,阳开始潜伏在地中,等到时机而行动、出现在大地上,奋勇的发出响声,通畅又喜悦,舒畅宣扬在外面,而不加以抑藏,这是欢喜的来由。前面的谦卦是说人们能够大有收获,并且以谦虚之德自居,当然可以尽情享受喜悦与娱乐,所以谦卦之后是豫卦。

卦辞:豫,利建候行师。

豫卦是一阳刚与五阴柔相呼应,志向能够得到实行,上卦震动下卦坤顺,能够顺应天理而行动,这就是豫卦。豫卦和悦愉快的顺应物性而行动,与天地运行这个道理相同,天地尚且如此,更何况建立公侯基业,或者动用武力呢?天地顺理而动,所以日月运行不会出差错,四季循环不会有偏差。圣人顺应时机而动,所以赏罚分明而百姓悦服。现在天下的人们都过上了富足的生活,可是由于安乐与富足,便会滋生出一些骄傲自负的小国君,所以即使处于富足的和平时代,战争也是要发生的。不过在和平富足的年代中,谦虚谨慎的盟主会得到很多诸侯的支持,所以有利于征伐,并且极易成功。并且这种征伐既在诸侯中树立了威信,又可以伸张正义,所以利建候行师。

人事合乎天理则顺,背违天理则逆。顺从天理而行动,则每一个念头、每一件事都合乎天理。天地也就像人一样顺应时机而行动,天地也不违背时机,更何况人们建立功业、行军打仗的大事。建立功业行军打仗虽然是大事,但是和天地相比较则是小事,天地顺应自然之气,圣人顺应当然之理。刑罚要按法律执行,如果只按照自己的喜怒私心执法,则民众不服。如果顺时而动,合乎天理的公道,即使有刑罚,也是天刑,所以民众信服。顺时而动,虽然事情简单,但有深刻的意义,并非有美事而用一下,大事要大变,让人们要谨慎行事。

前面许多卦都讲过"利建候",但是没有把"利行师"放在一起,这是豫卦的一个特点,豫卦在利建候的时候,军队也已经整装待发,这是有备无患,以防外来侵略。这是把事情预虑的周周到到,故而:利建候行师。例如有十万元的投资资金,没有豫(预虑)的人全部投资,有豫(预虑)的人则留有一定余地,作为风险资金,一时是不会动用的,万一遇到困难就不会手忙脚乱。这就是豫的生动写照,什么事情都做到有备无患。豫的人也有志向,也要办事业,九四阳爻与五个阴爻相呼应,所以九四和顺而动,但它不盲动,它是按规矩顺动,按规则办事,这就是顺以动的意思。天地也是这样顺动的,也要遵循规则,所以不要过多的忧虑,但是也不要太过于行动,要保持中庸中正之道,故有日月没有差错、而四时季节更替变化则不会有差错。圣人由于能够把握住顺时而动的原则,即使他使用刑罚,也能够使人心服口服。这说明他不仅在预虑、也不只用一种手腕,而是用两种手腕,恩威并用,见机行事,顺应不同的人和事,所以说豫的意义太大了、也太广泛了,不要局限在某一时空里面,就是这个意思。

凡是天下之事,违逆天理而行动,其心常常劳累,做事情多有坎坷;惟有顺应时机而行动,不仅从容不迫而且心态安祥,故曰刚应而志行,全在顺应时机而行动。圣人无心,惟有顺应物性而行动,善良的人则顺应其善良而嘉赏他,凶恶的人则顺应其凶恶而惩罚他,不敢存在稍微的偏向与私心,这样刑无过刑,罚无过罚,刑罚自然清濂了,这样狱讼的事情也发生的少了,人民心中也很畏惧法律,也服从教化了,这些都是出自于顺动之德。天地人三才之道,万物之理,都不过如此,所以豫的意义太大了。《易》中单称圣人者是指天子,其必须有圣人的德性,然后富有四海,尊贵而为天子,是顺应天命;而周文王、周公、孔子等圣人,都是不得其时机,不得其地位,是则圣人之在天位,有不可必然者。本卦的意思是说:以天地日月四时为宾,以圣人为主,重点在圣人一句。

用豫卦比拟人事,此卦五柔一刚,其人必然柔弱过多而缺少阳刚,柔指顺从、刚指动,柔弱必须顺从阳刚而行动。天地之动,日月往来,这样四时季节确实;圣人顺从天理,以制定刑罚,而万民服从。人处在天地之间,得到圣人的教化,人又处于卑微之位,无所谓的建侯立业,只不过是朋友亲人师友之类的往来罢了;也无所谓行师,只不过是祛邪嫉恶罢了;所有的行动都应该效法天地的准则,这样行动就没有过失了。能够顺应天地,则天地也顺应他,使其永葆其安豫;如果过于安豫而不知道省悟,则必将导致凶祸,是自己失去了安豫快乐的生活。所以豫也要有忧患,这样才能顺天而动,才能无咎,所以为豫也。

以豫卦比拟国家,上卦震雷代表朝廷施行威令,下卦坤地代表民众顺从政府命令,所以说主持万帮团体大会,聚集民众,只有豫卦才能执行。天下的人虽然不同,但其心都相同;天下人的心不相同,但其道理都相同;能够顺天理而动,则人们都顺从他。九四阳刚大臣,居执政的地位,有刚明之德,威权赫赫的统治国家,所以卦中众阴爻都和顺喜悦信服。九四为成卦之主,与六五君王阴阳相比和,故而辅佐君王,使万民豫乐和顺。九四执行政务,效法天道,就如寒冷的冬天吹来一股温暖的风,暑天热而凉风吹来,世人所喜好则九四也好之,世人所厌恶则九四也恶之,赏罚公明,毫无私意,是豫的时势。但执政担负者国家的重任,威权独揽,未免近逼君王,导致群臣起疑心,启动了君王的心疾,尾大不掉也是恐惧的事情。九四惟有竭尽其忠诚,不要让人起疑虑,才能聚集众人之力来辅佐君王,这样君王的信任更加隆厚,奖赏其功劳并封地建候,有不服从君王命令的人,君王则命令军队征伐,谓之利建候行师。这样上下悦乐欢快,豫过极则是危险的基础,所以要谦虚,这是天下治乱安危所系也。惟有善归君王,过则归自己,做出对朝廷的有利的事情而不居功于自己,危险的民情审察而不躲避,这是大臣处豫之道,则上下之间安泰也。

象曰:雷出地奋,豫。先王以作乐崇德,殷荐之上帝,以配祖考。

豫卦上震雷下坤地,雷在大地上爆发,产生雷鸣,使大地振奋,这是阴阳最和乐的现象,所以称作豫。奋是奋发而发出声音的意思。作是制作礼仪和音乐,目的是崇尚道德,因而听到音乐就知道其德行。祖考是指祖宗,考是指父亲,妣是指母亲。殷是盛大的意思,作乐本是朝廷邦国常有的典礼,各有其主人,所以其音乐也不相同;万物都是天所创造的,所以人们在郊外祭祀天帝;庙里供俸祖先,是用音乐最盛大的,故曰殷荐。富足安乐的社会,君王的所作所为应当更加谨慎,古代圣明的君王效法这一卦的精神,在这种和平年代,开始制礼作乐,宣扬道德思想来维护社会的治安。创造音乐,就是仿效雷的声音与和乐的意义,用来崇敬盛德,其道德的具体内容便是孝字当头,举行祭祀活动,并且以盛大的形式献给天帝,同时也祭祀祖先的亡魂。所以冬至日祭祀天帝与先祖,必须用音乐来召唤他们;秋季在明堂祭祀天帝与祖宗,也是用音乐来召唤他们。祭祀中使用音乐是为了使人、神喜悦,有将他们召唤到地上的效用。《孝经》中说:周公在冬至日这一天,到郊外祭祀始祖后稷;九月在明堂,一并祭祀亡父文王与天帝。

豫卦的意义这么宽广、这么大,这种大是以天下为大,以众人的事情为大,是针对有大志向、办大事的人说的。祭天帝祭祖先,像这样的大事,古代人作乐以崇尚德,这种德行配上音乐,是用来歌功颂德的,再次反复强调解释为什么要重视大事,对大事要顾虑、豫虑。当你大道理明白了,那么小道理就更明白了,所以君子不拘小节,在办大事的时候,在小事、小节上不要顾虑重重,这样才能办成大事。

君子从卦象中受到启示:制礼作乐推崇功德,用丰盛的祭品敬献天帝,并且同时祭祀自己的祖先。

初六:鸣豫,凶。

宣扬逸乐之风,凶。

启示:过于得意洋洋,便会心血来潮,头脑不清楚,容易与凶险相撞。这告诉我们:在欢乐中应有警醒忧虑,才能有收获。

①豫:是和乐的意思。鸣豫是自鸣得意的样子。

初六阴柔、地位低下又没有才能,但初六与九四阴阳相应,初六在上层有强大的援助,所以能够随心所欲,得意洋洋,不知不觉的高声唱了起来,这种得意忘形的态度,结果当然凶险。爻辞的凶,是指自己一个人快乐,而不是大家共同快乐,因而愉快也是有条件的,并不一定完全吉祥。

由于豫卦的背景是和平享乐的娱乐,鸣豫是宣扬享乐的意思,初六阴居阳位是个小人,以失正之体与九四大臣相应是贪图享乐的意思。九四大臣爱眷初六,初六心满意溢,忍不住内心的喜悦,自鸣得意起来。由于两者地位悬殊,彼此不能唱和,所以初六乐极生悲,必然导至凶险。也就是说:机会刚刚来临,已经没有福气享受了,故凶。和平年代人们追求享乐本无可厚非,但是一味贪求,过分享乐,则会有凶险。例如李隆基和杨玉环纵情享乐的时候,而等待他们的是一个盛世的结束,叛乱的开始。所以说和平年代,应当提高精神文明建设,以杜绝人们的奢侈欲望。

《易》的空间很大,有弹性,一加一有时不一定等于二,这里讲到凶但不一定是凶,讲到元吉也不一定就是元吉,关键看你怎么做。你是看结果还是看过程,你所选择和实践的过程顺应了事物的发展,那么凶也自然化解了。鸣豫是说即使有预虑、预料到了,也不要张扬,凡是有预虑的东西还是打一点埋伏为好。例如《三国演义》中的杨修不是很聪明吗?曹操以鸡肋为令,其他将领都遵命休息,而杨修预测到鸡肋为令,马上就要飞,所以整个军营都不睡觉,做好随时拔营的准备。可是杨修没有想到,他的行为违反了军令,最后招至凶而被斩首,这就是鸣豫。这里还提到一个问题就是不要空谈,有的人预见什么事就夸夸其谈,唯恐别人不知道,这样肯定会有凶事来临。既然预见利建候,就应该利行师,就要踏踏实实的去实行,所以吉与凶在各人的动机和行为中,而不在卦辞字面上。卦与爻辞只是一个引导,一种点破,而且是点到为止,其余的还要靠各人自己去悟,看你怎样去选择过程。

这爻强调不可独自乐,应当众人皆乐。

六二:介于石,不终日,贞吉。

正直如磐石,不整天享乐,坚守正道吉祥。

启示:一个人被胜利冲昏了头脑时,应用古训警醒自己,用各种正义制度来规范自己,用忧患意识擦亮自己的眼睛。

①介:本义指铠甲,引申为坚硬、坚定、耿直的意思。②介于石:坚持自己的美德而不改变初衷的意思,这种坚定之心就像石头一样。

豫是欢乐、但欢乐却容易使人沉溺,反而陷于忧患之中。六二阴位得正,象征上下各爻都沉溺于欢乐之中,惟独他保持清醒,坚守中正,像石头般坚定不移,所以六二能够用道德来约束自己,对上不谄媚、对下不轻慢,每天随时慎思明辨,有知道时机而快速领悟的德性,所以得到吉祥。我们知道最容易改变自己形状的是水,所以人们说女人如水,意思是说女人像水一样温柔,另外也指女人的不忠,如水性杨花。而石头则是不易改变自己的形状,人们总是用石头来比喻坚贞不屈,比如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等。六二有道德、有志向,所以他不混日子,不追求享乐,坚守正道,这样怎么会不吉祥呢?例如文景之治时期的董仲舒,虽然身逢盛世,可是他却不安于享乐,每日苦读圣贤之书,最后终于成为学问的集大成者。这是由于安静而后能思虑,思虑之后而有所得也。

介是刻画,古代文字中不但有甲骨文、金文,还有石文,石文就是刻在石碑上的文字。古代人对有纪念性的建筑、人或事物,著文刻碑以表示纪念。有的碑文甚至刻了某年某月某日会出现什么事情,这说明多少年以前,或几百年以前就已经预测到了,而且一点都不假。介于石就是指这一种碑刻,当然也是一种比喻,它比喻一种静止,因为石头是静止的,这就是告诉人们,预测到了要表现出沉稳,像没事一样。即使预测到了不好的结果,也要表现出乐观,看不出与平时有什么不同之处;当预测到有很好的前景时,也依然那样;他提前发现问题,却没有表现出来,即使胸有成竹,也不喜形于色;应该早上干的事,绝对不等到晚上去干,这就是正固,就这样踏踏实实,就会吉祥。所以《易》里所讲的吉凶,不在结果,而主要是看过程,是你自己在实践过程中去开创这种吉祥,必须做到中正,不能依靠别人;做什么事情掌握一种规律,这样才能出现好的结果。

当人处于安豫之地时,或者是洋洋而得意,或者是恋恋而不舍,或者是昏迷而不醒悟,这些都是失去了其中正之道,于是导致安豫刚来而祸害也随之而来,世上之人不知道自己要守护住其节操,往往如此。逸豫之道,如果放纵而无拘束则失正道,所以豫卦的其他爻大多数不能得正。惟有六二爻以中正居阴位,六二与九四阳刚之爻,即不呼应也不亲比,独自一人像石头一样坚守其节操,不为外界事物所惑动,知道豫乐不可留恋,因而不等待天黑而离去。六二审察事理特别清楚,其操守特别坚固,其审核特别果决,其避患特别迅速,故曰介于石不终日贞吉。

这爻说明在安乐中不可沉溺,应该保持警觉。

六三:盱(音虚)豫,悔。迟有悔。

小人媚上以逸乐惑主,会有忧悔,悔恨太迟更要后悔。

启示:办事应该果断。

①盱:张扬眉目,眼睛向上看,比喻阿谄奉承。例如看见鸟飞翔则仰瞻太空,看见鱼游泳则俯视深渊,不胜眷恋,故曰盱豫。②悔:小人最终会为自己的行为感到后悔,如果悔改得晚了,则更要后悔。

六三阴柔失正,献媚上位九四,仰视九四的脸色以迎合其心意,自己以求安乐。然而这种态度不久之后就感到后悔,所以必须立即悔改;如果悔悟的迟疑,则将导致更大的悔恨。六三后悔的原因是:由于他犹豫不决让别人占尽先机,失去了成功的机会;如果再不行动的话,势必后悔莫及。这就表明第一次眼睁睁的看着机会从身边溜走,如果积极行动起来还有成功的机会;如果总是在后悔中度过,从不付诸行动,则会造成真正的不可弥补的后悔。

盱是指小人对自己上面的人物献眉奉承,对下面的人物不屑一顾、傲慢无礼的样子。这种人是典型的小人,也是和平年代比较容易出现的一种人,因为在和平年代靠这种手段便可以享受荣华富贵,而不像战争年代敢打敢杀、心怀谋略才能有发展前途,这便是和平年代与战争年代所需要的人才不同。尽管和平年代容易出现小人,但小人最终还是不会有好下场的,因为小人搬弄是非,一旦事实澄清,小人的罪恶就显露出来了,就会受到应有的惩罚,所以爻辞中说悔,意思是说这种小人最终会为自己的行为感到后悔,如果悔改的晚了,则更要后悔。

九四当权,六三欲想与九四亲比,想凭借着九四的权势、自我放纵而欲所欲为。九四大臣独擅威福,众阴爻都归附之,九四大臣看见六三小人窥探窃视,不是一个正人君子,故而鄙视拋弃他。假如六三小人有点后悔自己的行为,立马改正,效法于六二的艰贞精神,远离是非之地,则没有什么后悔的事了。六三阴居阳位,阴柔不果断,如果六三的念头一会儿是后悔、一会儿是欢豫,迟疑不决,流连不返,后悔则是难免的。故曰:悔迟有悔。"迟"字如当头一棒,提醒昏昏沉沉的人,教其及早醒悟也。如果是占卜事情则应当立即悔改,如果悔改的迟,则是过而不改是谓过也。这是圣人为占卜者开迁善之门,而勉励其迅速改过也。

由于主观原因和客观原因,也由于所处的环境和气氛的不同,豫虑是正常的,但是过虑又不对了,因为机会过去了,机不可失时不再来,这就是悔的原因。前面的悔是太过虑,是后悔已经做过的事情,后悔机会已经失去了;后面的悔是真正的后悔,不但行动迟了,而且后悔也迟了。但九三阳位,是明白人所以有悔改之意,能够接受教训,所以这种人想办大事必须要明智,虽然预豫过了一点,但大方向不错,比那些没有预虑而稀里糊涂的人要强得多。所以《易》始终在教你平衡,把握平衡,把握时机。

这爻说明安乐应来自正当。

九四:由豫,大有得,勿疑,朋盍簪(音河咱)。

喜乐自来,有大的收获,不必猜疑,像簪子聚拢头发一样,将朋友们聚合在一起。

启示:适当的得意,就是自信。它能使你勇往直前,大刀阔斧地开创自己的事业。

①由:指树木生新枝,亦泛指萌生。由豫:即蒙生喜乐之心。②大有得:众阴爻归顺九四阳爻,所以九四大臣会有大的收获,并且得志。③疑:疑惑恐惧。④朋:朋友。盍:相合。簪:聚拢头发用的发针。朋盍簪:将朋友聚拢起来,就象用簪子聚拢头发一样。

九四阳爻大臣与各阴爻相呼应,成为朋友和同志;又得到六五君王的信任,成为安和乐利的中心人物,所以大有所得。既然人们乐意顺从,正当得志的时候必须展示其宏大的志向,使人人都享受和平安乐的福利,不要疑惑、是自己给大家带来的安豫。然而六五君王柔弱,重大的责任都寄托在九四一人身上,没有同心同德的阳刚君子,上下内外的朋友都是险恶阴柔的小人,九四被信任过重,容易招致怀疑,惟有开诚布公,自然没有什么疑虑了。所以九四必须诚信,不可猜疑,同志朋友才会前来聚合,得到协助。例如曹操上承柔弱的君王,担负天下的重任,包容诸多阴柔的大臣,独自得到君王的倚赖与信任,任务重责任大,故曰大有得。曹操率领众人前来效忠君王,就如簪子聚拢众人的头发而不散乱也。此卦从初爻观看九四为权臣。从四爻观看则九四为任政的贤臣。

由是指经过,指预虑和实现的这个经过。由豫就是强调你这个预虑不要盲从,要有科学性,这个预虑并不是凭个人瞎猜瞎蒙。凡是办大事的人,预虑都是比较科学的,所以不要怀疑这种预虑,因为这是通过艰辛细致、科学的分析研究、推理得出来的。志同道合的朋友都认同你这个东西,没有人怀疑,大家都集合在一起,再来重新研究、从新总结。虽然别人家的东西是研究和艰辛得来的,但也不要简单、盲目的模仿,还要通过自己的分析,并总结以前的教训,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再去借鉴。例如俄国革命胜利走的是城市包围农村的政策,而中国共产党借鉴俄国革命成功的经验并根据本国的实情,走的是农村包围城市的政策,最后取得了中国革命的胜利。虽然都是共产党执政,但革命成功的道路还是不同的,还是要根据本国的国情来决定。志向要想得到实行,必须要艰辛的去分折研究、去预虑,同时这个志向也是天的意志,也是大自然的意志,也是事物发展的规律。只有经过自己的分析研究才可以大行其道,有了自己的观点和成果后才可以大行其志向。

爻辞"勿疑"二字最应当审慎,有了疑心则上下猜忌,政务变得繁多琐细,必不能得到太平之治,故曰勿疑朋盍簪。怀疑则人与人之间容易产生间隙,有了间隙则容易产生忌恨,有了忌恨则众多的情意都会离散,很多事情都变得琐碎杂乱,即使有安豫的宏伟大业,最终也不能得到好结果,故诫以勿疑。等到猜疑消绝,上下同心,秉持至诚之心来图谋事业,聚集众人的力量为国家效力,众多贤人汇莘,施行宏伟的德泽,足以成为天下安豫的人,还能有什么欲望?宏大的志向得到施行,即得志则恩泽施于民众,功德留给后人。大道之行,可以由安豫而施行,就是交往于安泰之道矣。

这爻说明必须诚信,精诚团结,才有安乐。

六五:贞疾,恒不死。

正在患病,病期长,但不会因此而死亡。

启示:事情没有绝对的对或错,在权衡利弊时,只要总体上是利大于弊,我们就决定去做这件事。

①贞疾:积久不容易治的病,实际上是心病。

六五之所以患病,是因为乘驾在九四刚爻之上的缘故,所以难免危患。但由于六五身居中位而守正,才能长久的健康而避免死亡。打个比方说,九四阳爻是个男人,众阴爻是他的妻子,六五妻子在家中处于领导地位,凌驾在九四丈夫之上,而丈夫更爱六二与六三这两个妻子,六五妻子自然会吃醋而生心病。但六五居中,能够做到以中庸之道持家,尽管她受到心灵的伤害,但还不至于因此而丢掉性命,不过这种醋劲也使她徘徊在生与死的边缘。

六五君王柔弱,虽然在至尊的地位,但下方有刚强的九四大臣,九四大臣阳刚得权,众人之心都归顺于九四。六五君王柔弱,受制于专权的九四大臣,欲想安豫却得不到自由,战战兢兢过于恐惧,经常有心病在身,六五情势危险,衰弱的身形就像有重病的人,故曰贞疾。不过六五阴柔处于中位,虽然被九四刚爻所逼迫,仍然处于虚位还没有丧失权威、而不致于灭亡。处在这种奄奄一息、不死不活的状态下,就必须谨慎,坚守中庸的原则,保持纯正才能避免灭亡。

世事升平太久,君王长久的耽搁于安逸舒豫之中,不是以刚暴失去权势,就是以柔懦失去权势。君王势力孤弱,权势下移于大臣,虽然没有灭亡,而国家政事已经不能和从前比较了。爻辞中的六五君王被九四大臣所逼迫,心中经常有心疾,幸亏居中而未灭亡,虽然曰未亡,但几乎将至于灭亡,危矣哉!作为君王,难道不应该诫惧。

《易》本身只讲往来,讲损益,讲消长,从不讲生死,因为《易》认为事物是周而复始的,没有生灭。《易》里面有很多词,并非是它的原义,而是用它的引申义,但有时又用它的原义。贞是正固。疾是指快速。贞疾是指预虑的事情是正固的、是对的,不需要怀疑。既然预虑到这个东西,就应该快速的去推行,但不是盲目快速,只有这样才能做到永久而不会消失,不会衰退。在这个过程中不要急燥,否则就是欲速则不达。要有一定的时间性,要经得起实践的考验,要经得住时间与历史的考验。

这爻强调乐而不可忘忧,必须中庸坚守纯正,可以避免灭亡。

上六:冥豫,成有渝,无咎。

昏昧不明的沉溺于喜乐,养成的恶习有所改变,没有灾难。

启示:在你处于极不顺畅时,还应对未来充满信心。

①冥:幽暗。②冥豫:昏冥于享乐之中,而不知道返回。

上六纵情逸欲,不知觉其是非,犹如进入幽冥的房屋里面。上六沉溺于喜乐而乐极生悲,可是他能够及早地发现自己的过失,能够吸取教训,并及时的改正,所以不会有灾祸。因为喜乐一过度,喜乐的害处马上就会显示出来了,由于能够认识到喜乐的害处,当然不会再有过失了。例如晚年汉武帝,他一心想成仙,结识了不少方士,这些方士骗了他许多钱,最后他后悔了并改正了错误,这样还会有什么过失呢?

凡是人溺情于私欲之中,就害怕其不知道改变。而上六处于安豫的极限,有雷厉的品性,虽然昏沉已成事实,但是一旦阳刚发动,便能改变其志向和行动的方式,重复回到正道上,这样能有什么过错?有错就应当迅速改正,更何况长期溺于安豫之中。高居上位的人,如果不顾天昏地暗的沉迷于享乐中,又怎么能够长久呢?物极必反,黑暗到了极点,光明很快就要代替黑暗。也就是说安逸舒豫的生活不可以长久,这是劝人反省自新,其意深远哉!

冥豫是由豫而入迷,迷而不知返回。成有渝是说成功了又有变化,教你辨证的看待事物的发展。也就是说即使你预虑到这件事有很不好的结果,也不必消沉,也不必过多的顾虑;任何事情成功了也会有变化的,在变化中有好的一面也有坏的一面,有利的一面也有弊的一面,这才叫变化,就看你怎样去扬长避短、趋利避害了。无咎这是一种鼓励。豫本来是好事,是办大事的迹象,所以就会出现这样的反复,很微妙的告诫我们要纠正偏差。因为大事中有小的偏差就会引起大的偏差,所以在办大事的时候连小的过失也不能忽略,一旦让小错误潜伏发展下去,就会酿成大的错误,就会影响大事的成功。对于冥豫的人,只要把道理给他讲清楚,使其明白事物的发展规律,他会突破这层迷雾的;这种冥豫不会长久的,他也不会沉迷太久,他绝对是无咎的,甚至还得到大吉。

豫卦是阐释和乐的原则,是论述思想修养的卦。在人生奋斗历程中,或在事业上取得成功的阶段,要正确的处理好劳逸关系。在适当的时候,要适当的放松自己,以逸待劳,但又要牢牢记住,不可过分沉湎酒色,沉溺逸乐。要乐不忘忧,要理解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辨证关系,不仅要与人共患难,还要与人共欢乐。利用安乐的机会、作为展开新一轮建候事业的启动条件。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