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首诗成为千古名句 一首不知名小诗

一首不知名小诗,短短四句却有两大千古名句,人人会背,家喻户晓

一首诗成为千古名句 一首不知名小诗(1)

古诗词的世界异彩纷呈,成果姹紫嫣红,得益于成千上万诗词作者的妙笔生花,虽然每一位的诗意耕耘都值得赞美,但残酷的是,绝大多数作者都被湮灭在历史长河的深沉之中。这就形成了古诗词的特殊现象,叫做"句红人不红"或者"句红诗不红",又或者"句红但人、诗都不红"。

比如北宋诗人汪洙著名的《神童诗》,作者和诗名知晓的人不多,但你一定听过其中的千古名句。"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少小须勤学,文章可立身。"这些通俗易懂的句子,如今仍被我们高频使用。

一首诗成为千古名句 一首不知名小诗(2)

今天我们再来欣赏一首不知名诗人的古诗,短短四句28字,却包含两大俗语,而另外两句也是非常经典。

《集杭州俗语诗》黄增

色不迷人人自迷,情人眼里出西施。有缘千里来相会,三笑徒然当一痴。

"情人眼里出西施"人人都听过,是说只要两个人深深相爱,那么不管双方长相如何,在对方心里都是最好看的。可是人人皆知的一句流行语,却几乎无人知道它的出处。其实它最早出自宋代古籍《苕溪渔隐丛话》:"谚云:情人眼里有西施。"然而却是无前无后,无因无果,令人意犹未尽。而黄增则对这一句展开了深入分析。

一首诗成为千古名句 一首不知名小诗(3)

情人眼里为何出西施?其本质原因是"色不迷人人自迷"。美色并不足以使男人完全着迷,而是由于男人对女人有了爱情,所以自己才会陷入迷醉的状态,无法自拔。这跟酒不醉人人自醉一个意思,但"色"却远比"酒"更具诱惑。

不得不说,黄增的诠释非常到位,不仅赋予"情人眼里出西施"一个绝佳的上联,更为其内容提供了一个充满哲理意味的解释。想来的确如此,爱情就是这样容易叫人失去判断能力,即便对方是丑八怪,但只要认定她为爱情的主角,那么任凭怎么看,都是绝美的倾世容颜。

一首诗成为千古名句 一首不知名小诗(4)

"有缘千里来相会",同样是脍炙人口的千古名句,至今都是不少场合上经常谈及的"套近乎"金句。最早同样是出自宋人之笔,但最经典的拓展理解还是要数黄增,他运用了唐伯虎三笑留情的爱情典故来诠释这个问题。

"三笑徒然当一痴",是指佳人的三次留笑,就足以掀起唐伯虎的一片痴情,当然黄增在此处不是特指唐伯虎,而是泛指普通恋人之间的一见钟情:如果彼此有缘分,即使相隔千里也能相遇,因对方偶然的一笑而痴迷。那么一见钟情是不是缘分呢?当然算,因为爱情就是缘分最深层次的牵引,这种缘分甚至比"千里相会"更具宿命性,更有命运的意味。

一首诗成为千古名句 一首不知名小诗(5)

倘若你觉得黄增续接得还不够好,那么请看它的出处:"有缘千里来相会,无缘对面不相逢。"有一定哲理但无情调可言,更像是打油诗,而黄增的续接则蕴含更多的浪漫与诗意。所以说,虽然这两大千古名句皆是黄增借花献佛,但不得不承认,黄增的发挥着实令人惊艳,堪称最完美的诠释。而且,黄增是唯一将这两大千古名句融进同一首诗里的诗人,是他将散落在民间俗语中的浪漫情语捡拾起,然后拼凑成一首美得令人心醉的作品,为它们注入了新鲜的生命力,值得一读,值得一背。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