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智商进化史(从狼孩看人类智力的进化史)

在迪士尼电影《奇幻森林》中,主角毛克利是一个由狼群养大的人类小男孩,为了逃脱视人类为死敌的老虎的追捕,他在森林中展开了一连串惊奇有趣的冒险之旅。这部取材自英国作家吉卜林为幼女所著的小说《丛林奇谈》的真人电影,其中的故事情节并非空穴来风,现实生活中真的存在这样的狼孩。虽然没有发生类似电影中的奇遇,但他们的故事同样精彩。

人类智商进化史(从狼孩看人类智力的进化史)(1)

电影《奇幻森林》中的狼孩毛克利

在大自然中,狼孩是如何与自己的动物同伴们朝夕相处的?回归人类社会后,他们又该怎样适应新的生活,回应人们对自己过分热切的关注呢?

狼孩的前世今生

早在1920年9月19日,传教士辛格在距印度加尔各答西面约1000千米的丛林中,发现了两个被狼抚育长大的女孩——大的8岁左右,小的仅1岁半。她们像真正的狼一样舔食食物,吞咽生肉;利用四肢爬行,且害怕光亮;不会说话,仅能发出呜呜的狼嚎;惧怕人类,却喜欢亲近猫、狗等动物。从她们的动作姿态、语言表达、情绪反应等各个方面,都能看出有着明显的狼的生活痕迹。

辛格给姐姐取名为卡玛拉,妹妹则为阿玛拉,并将她们带回由自己和夫人共同管理的米德纳普尔市孤儿院,想要把她们当做正常孩子抚养成人。可是,长期的丛林生活让她们对人类社会极其陌生,年幼的阿玛拉在年底患上重病,辛格夫妇不得不请求当地的医生为她诊断病情。然而,好奇的医生却要求他们为他讲述病人过去的生活情况,否则就拒绝医治阿玛拉,万般无奈之下,辛格夫妇只好将狼孩的故事告诉了医生,并请求他保守这个秘密。

人类智商进化史(从狼孩看人类智力的进化史)(2)

电影《奇幻森林》中的狼孩毛克利

但事情的发展超出了辛格夫妇的意料,第二天清晨,小镇上的居民们都知道了这件稀奇事,人们纷纷聚集到米德纳普尔市孤儿院门口,想要看一看传说中的狼孩。紧接着,报纸上刊登出了卡玛拉和阿玛拉的照片,有关狼孩的文章更是长篇累牍。自此,狼孩成为人类学家研究的新课题的同时,也走进了公众的视野。

不久之后,世界各地相继发现了许多狼孩。1954年,一个名为“拉穆”的狼孩被关在印度新德里的一家医院中,人们只需购买门票就能近距离接触这个9岁男孩。2007年,俄罗斯警察在莫斯科中部的山区里发现了一个10岁左右的男孩——“莱尔卡”,这个拥有狼一样的利爪的狼孩在被送进医院体检后24小时便逃走了,至今仍下落不明。遗憾的是,科学家们都未能对他们进行全面的观察与研究,大多数资料还是来自于早期的狼孩卡玛拉,以及传教士辛格所著的关于卡玛拉姐妹的书籍——《狼孩和野人》。

人类智商进化史(从狼孩看人类智力的进化史)(3)

俄罗斯狼孩“莱尔卡”

也许是无法适应人类的生活习性和舆论过分热切地关注,羸弱的阿玛拉因肾炎早早离开了人世,辛格夫人便全心全意照顾卡玛拉,不惜花费无数的时间和精力来帮助她适应人类社会。从饮食起居到发音说话,辛格夫人用无尽的耐心浇灌卡玛拉幼小的心灵,甚至希望通过按摩和浴疗帮助她直立行走。虽然直到1929年卡玛拉去世时,她依旧无法正确的说话和走路,但她已经逐渐适应了人类的生活习性,也不再害怕人类,并且十分依赖养母辛格夫人。

究竟是什么原因让生性凶残的母狼养育人类幼童?狼孩的故事真的确有其事,还是有心人为搏公众眼球的杜撰呢?

母性的灿烂光辉

目前,科学家们并没有确凿的证据证明母狼能够养育人类小孩。人们仅仅根据动物的母性行为分析,认为当哺乳期的母狼失去幼崽时,会出于本能地将被遗弃的动物幼子作为自己的孩子来抚养。但考虑到狼崽的哺乳期仅为5周左右,而人类婴儿最长可达1年之久,一部分人类学家对狼孩的真实性持怀疑态度。

人类智商进化史(从狼孩看人类智力的进化史)(4)

电影《奇幻森林》中的狼孩毛克利

时至今日,有关狼孩的研究还在继续,我们不妨将它看作是未解之谜,等待时间给出答案。那么,是什么决定了动物的母性行为,这种母性行为又是如何传承下去的呢?

我们知道,生产、哺乳、以及产前的做窝和产后舔净仔畜等一系列的育幼行为,是为了改善自己后代的生存条件,保证整个种群得以发展。由于大部分行为是依靠雌性完成的,因此也被称为“母性行为”。

人类智商进化史(从狼孩看人类智力的进化史)(5)

舔净幼崽

动物的母性行为受到多方面的影响:首先,初次生育的动物明显没有多次生育后的动物母性行为强,这可能需要一定的经验积累和后天学习,所以人类的饲养方式和动物们的应激性都会影响其母性行为,而良好的母性行为对后代的成活率和生长状况具有促进作用;其次,基因也影响着动物的母性行为,比如成年的杜鹃鸟会把自己的蛋产在其他鸟类的巢穴中,先破壳而出的杜鹃鸟也会将剩下的鸟蛋推出巢穴,这种不筑巢、不孵卵、不育雏的行为隐藏在基因中,被一代又一代的杜鹃鸟传承下去,同时生物学家们研究发现,相同动物不同品种间的母性行为也有着天壤之别;最后,动物自身的营养水平决定了它们的激素分泌,而催产素、雌激素、孕激素等激素的分泌都会激发动物的母性,假如动物自身的营养摄入不足或受到听觉、视觉、嗅觉等外界刺激,都会导致激素分泌紊乱,从而改变其母性行为。

人类智商进化史(从狼孩看人类智力的进化史)(6)

杜鹃鸟

作为雌雄动物都会分泌的催产素,不仅影响着动物的母性行为,还能够维持和改善夫妻关系。比如,遵循“一夫一妻”制度的草原田鼠会在交配时分泌催产素,进而产生多巴胺影响其伴侣偏好;而山区田鼠则因无法完成这一系列行为选择了群婚生活。同时,研究人员发现,每天通过鼻腔吸入一定量催产素(口服无效)的已婚男性普遍认为自己的妻子比以前更有魅力。

智慧火花的绽放

虽然人类在许多方面与动物有着相似之处,但人类有别于其他动物最根本的地方在于智力。从早期的下树行走、钻木取火,到后来的发明工具、驯化动物,再到如今形成思想、掌握科技,人类一直在大自然中占据着领导地位,这其中起决定性因素的便是心智。正如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的心理学家托马斯·苏登多夫在《空缺》一书中所写道:“人类和动物心智之间似乎存在一个巨大的缺口。”而我们一直在探寻这个缺口是什么?

人类智商进化史(从狼孩看人类智力的进化史)(7)

钻木取火

1970年,心理学家戈登·盖洛普基于达尔文的观察结果提出了著名的镜子测试,通过判断动物是否能够辨别出自己在镜中的影像,来研究它们的自我认知能力。然而,大象、猩猩、猕猴、欧洲喜鹊、逆戟鲸等多种动物都通过了这项测试,18个月以内的婴儿却出乎意料地无法通过,自我认知能力是“缺口”的猜想被否决了。

人类智商进化史(从狼孩看人类智力的进化史)(8)

正在进行镜子测试的动物

于是,科学家们将目光投向了人类独有的语言。经过研究发现,大部分动物的声音只是用来表达情绪,并非自我意识的表达与交流,且可以轻易被模仿;而人类语言无法被其他生物习得,除了极少数经过人类训练后才能说话的鹦鹉、猩猩等动物。因此,语言影响着人类智力的发展。

众所周知,人类的智力包括记忆力、观察力、想象力、思考力、判断力等多方面,在曾经恶劣的自然环境下,这些能力直接决定了人类的生存与否。三万年前灭绝的“尼安德特人”就是因为喉结过小,导致无法形成复杂的语言来传递和交流捕猎方法与工具使用等经验,最终被“晚期智人”所拥有的先进方法与工具所淘汰。除此之外,生活环境、教育者自身的水平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被教育者智力的高低。

人类智商进化史(从狼孩看人类智力的进化史)(9)

电影《奇幻森林》中的狼孩毛克利

如此看来,狼孩智力低下的原因可能也是因为狼群的语言仅限于嘶吼,无法在沟通过程中传递更多的知识和信息,尤其是处于幼年的人类大脑需要更多的外界刺激来让其成长。1973年,奥地利生物学家康罗·洛伦兹博士提出了“关键期”理论,并因此获得了诺贝尔奖。他认为,人类的某种行为和技能、知识的掌握,在某个特定的时期发展最快,最容易受环境影响。如果在这个时期施以正确的教育,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一旦错过这一时期,就需要花费很多倍的努力才能弥补,或者将可能永远无法弥补。

20世纪的美国,一个名为“吉妮”的小女孩在出生20个月后,便被父亲隔离在房间里,直到13岁才获得自由。她有许多和狼孩类似的表现,比如智力低下、无法说话、手脚蜷缩等等,且大多数行为充满了情绪化,这无疑印证了“关键期”理论。可以说,人类智力的进化史,也是人类语言的发展史。

本文为蝌蚪五线谱网站约稿。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