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都是高度近视孩子近视多严重(低龄近视儿童越来越多)

“女儿才5岁就近视300度了,我很自责平时没有注意好孩子视力保护,验光师说,很多孩子小小年纪就戴上了眼镜,如果不注意控制,很容易发展成高度近视,严重的容易致盲。

现在幼儿近视越来多,邻居家的一个小姑娘,才5岁就已经300度了,她妈妈一提到孩子的眼睛就懊恼不已。

低龄化孩子近视现象越来越普遍,据数据分析,当下小学生的近视率达到45.7%,初中生达到74.4%,高中生更是达到83.3%,在世界组织《世界视力报告》里中国已经成了全世界近视率第一的国家。

低龄孩子近视易发展成高度近视

不要认为孩子年纪还小,近视和其他问题不同,一旦近视,问题只会随着年龄逐年增加!所以在孩子成年之前,一定要保护好眼睛!

值得注意的是,孩子近视发生越早,加深速度越快,加深时间越长,变成高度近视的可能性越大。孩子每年近视加深超过100度,就意味着只要5、6年就会发展成高度近视。

在我国福州,更是有一名年仅4岁的小女孩,近视高达1000度。医生看来以后说,如果不加以控制,以后完全看不清东西也有可能。

父母都是高度近视孩子近视多严重(低龄近视儿童越来越多)(1)

近视达到600度属于高度近视,有的孩子眼球会往前突,而有的孩子眼球往后长,牵拉视网膜,就有可能造成视网膜裂孔脱离、导致后巩膜葡萄肿等等一系列并发症,如不加以控制,很有可能致盲。

父母都是高度近视孩子近视多严重(低龄近视儿童越来越多)(2)

孩子近视的关键,家长一定要知道

许多家长们并不了解,5周岁以下的儿童,视力正常的标准和成人有所区别,一般情况下,新生儿的双眼都处于远视状态,随着生长发育,逐渐趋于正常。孩子在4~6岁的眼睛发育速度是最快的,同时也最容易受到损伤,要保护孩子尽量少近距离看东西,保护好孩子的“远视储备”。

这里说道的“远视储备”其实是孩子在出生时就会有一定的远视,在刚刚出生时可能会达到600度的远视,会根据孩子的年龄逐年降低,这些“远视视力”也可以为防止孩子近视起到一定程度的作用。

父母都是高度近视孩子近视多严重(低龄近视儿童越来越多)(3)

就像是图像中的三个孩子一样,每个孩子的“远视储备”是不太一样的,同样是四岁,红色宝宝的远视视力仅仅75度。而黄色宝宝则有着125度的远视视力。绿色宝宝则有着225度的远视视力。

远视视力会随着孩子的身体发育而逐渐归零,就像红色宝宝在6岁归零,黄色宝宝则是在8岁归零,绿色宝宝是到了12岁才归零,从图像中也能清楚的看到,远视视力消失的时间越是靠后,对于孩子预防近视就越有效。

下面这个是各年龄段孩子远视储备的正常数据如果孩子的远视度数接近这个数值,那么只要保护用眼,基本就不会出现近视的现象,而远视储备不足的孩子,虽然目前没有出现近视,但是在发育过程中还是有很大可能近视的!

父母都是高度近视孩子近视多严重(低龄近视儿童越来越多)(4)

对于近视的预防,保护好“远视储备”才是问题关键!

裸眼3D视力训练可以保护孩子的视力

我们所知道的近视都是以远距离视力下降来认定的。然而关于远距离视力情况和睫状肌和晶状体的调节力紧密相关的。

近视发生的原因主要是长时间近距离用眼导致睫状肌疲劳、僵化,调节力下降,看远物睫状肌晶状体无法放松,视物模糊。在最初时期,常常表现为假性近视。长此以往,人体的生物机制的代偿作用,迫使眼轴增长,真性近视就会发生。医学界一般认为,诱发近视的常见原因是长时间近距离观看二维平面物体,即平面固视。

父母都是高度近视孩子近视多严重(低龄近视儿童越来越多)(5)

我们的眼睛有6块肌肉和9个眼位,眼睛健康不仅需要前后运动,需要全方位地进行锻炼。那么,有没有能够解决睫状肌痉挛的办法呢?

裸眼3D视觉训练遵循了眼科学和视觉训练的基本原理,通过高科技的裸眼3D显示技术,让双眼看到两幅不同画面,大脑根据视觉传达的信息建立出虚拟的三维立体图像。

同传统训练设备相比,裸眼3D视觉训练可以同时进行集合力、聚散离合、同时视、融合视、立体视、调节力、单双眼抑制、视觉理解记忆等全方位视觉训练,让视力更健康。

父母都是高度近视孩子近视多严重(低龄近视儿童越来越多)(6)

在训练的时候,我们的眼球随着虚拟的3D动态物体内外移动而做多频运动,眼睛可以先后或同时看上、看下、看左、看右、看远、看近;同时,还能锻炼眼睛的注视、扫视、追随等动态视物能力,打破长时间近距离平面固视下,睫状肌紧张痉挛、晶状体凸起、屈光度增加、眼轴变长而导致眼睛近视所造成的危害。

父母都是高度近视孩子近视多严重(低龄近视儿童越来越多)(7)

裸眼3D视觉训练,能够提高眼睛处理高空间频率的细节辨认能力,使视觉神经系统的信息加工处理能力增强,缓解视疲劳,从而提高“视”和“觉”。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