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书推荐分享单(好书推荐稀缺把真正重要的事纳入日常生活视野)

正月初一,给大家推荐一本书《稀缺: 我们是如何陷入贫穷与忙碌的》。

新年伊始,我们常常会制定许多新年计划、列下很多心愿清单。但往往现实是计划总是排得很满,执行却很差,想知道有什么好的应对方案,可以看看这本书。

《稀缺: 我们是如何陷入贫穷与忙碌的》是哈佛大学行为经济学教授塞德希尔·穆来纳森与普林斯顿大学心理学教授埃尔德·沙菲尔基于大量的实验室研究和现实调查的研究成果。稀缺和理性经济人是传统经济学的两大基本假设:资源是稀缺而有限的;人具有完全的理性,可以做出利益最大化的选择。但有意思的是,本书正是对这两大基本假设的一次重新审视——过度的稀缺会导致人的非理性,从而进一步加剧这种稀缺。

好书推荐分享单(好书推荐稀缺把真正重要的事纳入日常生活视野)(1)

这本书的结构十分清晰,内容好读,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提出“稀缺心态”并剖析其成因;第二部分阐述稀缺心态会带来的问题;第三部分则给出如何逃离这种稀缺心态的应对方案。

稀缺是必然存在的,但是稀缺心态是可以克服的。不论是物质还是精神的追求,永远都没有尽头,稀缺是始终存在的问题。但是资源稀缺不可怕,就怕有稀缺心态

什么是稀缺心态?简单说,就是你缺什么,你就会情不自禁放大对所缺之物的注意力,由此带来短视、带宽的负担,令我们忽略原本很重要的其他事物。今天的稀缺,将造成明天更大的稀缺。当我们为了解决眼下的难题而极度专注时,就无法有效地规划未来。当我们经历任何一种形式的稀缺时,都会对稀缺的事物全神贯注:对于饥饿的人来说,他们需要食物;对于忙碌的人来说,他们需要亟待完成某项工作的时间;对于缺钱的人来说,他们需要想办法支付每个月的房租;而对于孤独的人来说,他们需要他人的陪伴。

带宽是这本书里另一个重要的概念。指心智的容量,包括两种能力,分别为认知能力和执行控制力。我们常说的“精力”与这个概念相似。稀缺会降低所有这些带宽的容量,致使我们缺乏洞察力和前瞻性,还会减弱我们的执行控制力。

那我们应该如何逃离稀缺?

书里分别从个人、社会组织系统来谈。针对个人而言,逃离稀缺陷阱,首先就需要制订计划,时刻记得退后一步审视自己的生活做那些真正重要的事情,而不是盲目完成眼前的事情。所以在列计划时,宁愿多花点时间,去思考、区分事情的重要程度、优先顺序。

但时刻提醒自己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书里的建议是将警醒性行为转变成一次性行动。比如要减肥,若不想每次经过厨房都要保持警醒,以免去拿零食,不如在去超市购物时保持警醒,干脆不买零食。比如要存钱,为了每个月提醒自己存钱,不如银行卡设置自动存钱的功能。

其次,要建立起针对突发事件的缓冲机制。比如要提前做好金钱管理,有余钱来应对风险;比如时间表不要安排太多计划,要留出余闲,给自己缓冲思考的时间。做好金钱管理是非常必要的,因为没有时间可以通过花钱的方式换取更多的自由时间,但是没钱则只能花更多时间去换取金钱,更没有余闲可言。这就是书里说的“自由裁定的能力”,而这个能力的大小与金钱的数量息息相关。

最后是专注于能量管理和带宽培养。能量管理就是劳逸结合,做好健康管理,让身体得到有效的休息。更好地利用带宽,不仅需要对各项任务的执行时间进行安排,而且也要设置最佳的顺序。将有效地带宽最大化,而非将工作的小时数最大化。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