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技术(海南省2022年农业主推技术)

一、技术概述

(一)技术基本情况

农业固体废弃物指畜禽粪便、作物秸秆(果树枝条)等。农业固体废弃物的随意丢弃,对人居环境和农业生态环境构成了污染威胁,制约了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为把农业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本技术采取发酵膜全覆盖智能静态堆沤技术,实现农业固体废弃物的肥料化资源利用,变废为宝。同时,可消除因农业固体废弃物随意弃置带来的农村、农业环境污染和病原菌扩散,改善人居环境,促进农业生态循环发展。

(二)技术示范推广情况

本技术在海口市、东方市等市县进行示范推广。比如在海口市琼山区收集50家养殖场鸡粪、猪粪、羊粪、牛粪、鸽子粪便等畜禽粪便约9000吨,荔枝树枝2000立方米,利用静电发酵进行堆沤,生产优质有机肥4560吨。所生产的有机肥全部用于建立2万亩核心示范区。海南农乐南繁科技有限公司育种基地,每季育种产秸秆大约800吨,通过静态发酵膜堆沤处理,生产高品质农家肥约400吨,基本可以满足该基地的有机肥施用需求量。

(三)提质增效情况

通过示范区的推广应用,取得良好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一是经济效益。该技术模式可实现即发酵即还田,大大降低了原料运输成本以及用肥成本。平均亩节本200元以上。二是生态效益。该技术通过示范推广,可实现区域范围内的农业固体废弃物循环再利用,在减少农业面源污染和改善人居环境。2020年在琼山区通过该技术的推广,全区畜禽粪综合利用提高了5%。三是社会效益。通过该技术示范推广,转变了农民的施肥观念,有机肥用量增加,优化了肥料投入结构,培肥地力,提高了作物产品产量、品质,促进了产业发展。

二、技术要点

(一)核心技术。本技术采用目前国内较为先进的静态膜堆沤技术进行发酵。该技术主要由静态膜覆盖系统、通风系统、温湿度实时监测系统三部分组成,其核心是静态膜发酵,其膜是由半渗透性功能的分子组成,可选择性透过二氧化碳、水蒸气,而发酵过程中产生的氨气、硫化氢等臭气分子无法正常通过。通风系统保证发酵堆内形成微正压环境,保证氧气均匀分布,为微生物生长提供了最适环境,提高了发酵效率。

(二)技术工艺流程

1.原材料收集。把作物秸秆(干燥)或树枝条(干燥),畜禽粪便等农业固体废弃物收集在指定地点。

2.粉碎。将收集的秸秆(果树枝条)进行粉碎,秸秆粉碎的长度小于5厘米。

3.混料。主料:畜禽粪便;辅料:作物秸秆或树枝条等粉碎物,用于调节堆肥原料含水率、碳氮比、通透性等作用。有机物料发酵剂:按1000公斤原料加1公斤有机物料(1000:1)比例备用。将主料、辅料按照7:3进行配比(最佳配比)。在原料和辅料混合的同时均匀掺入菌种。同时,控制水分含量在50-60%,判断方法:用手抓紧物料未见有水渗滴,松手物料能散开即可。

4.安装曝气管道和风机。在堆沤场地安装一台曝气风机(功率为7.5Kw,最大流量为700m3/h,额定压力为260Mbar)和若干条曝气管道(外径×壁厚=110mm×12mm)。

5.铺设物料。在曝气管道上铺上一层秸秆,然后将混匀的物料用铲车堆置于曝气管道上方,堆置长度约18米,宽3米,高1.2-1.5米的条垛状。

6.覆盖静态膜。静态膜(规格:膜尺寸(长×宽)=20m×7m、膜重量≥470g/m2)。覆盖静态膜后,四周用沙袋压实防止外部雨水进入。

7.曝气发酵。待静态膜覆盖完毕后打开风机开始曝气发酵,曝气时间6-8小时,曝气风量保持在0.2m3/min。当温度上升60度时就抛翻,如果物料较干时要及时补充水。连续曝气20-25天后发酵过程结束。

8.成肥。经过20-25天好氧发酵,发酵结束成肥。发酵后的有机肥无蛆虫、为黄褐色或灰褐色,无恶臭味、有较淡氨气味和酸味。

三、适宜区域

该技术具有系统组成简单、技术操作方便、耗能低、对环境无污染、占地面积小、可移动性性强、发酵彻底等特点。因此,本技术适用于全省的农村、养殖场、果园、农田等区域:

(一)养殖场的畜禽粪便就地资源化、无害化处理;

(二)农田作物的秸秆在田间地头资源化处理;

(三)果园修剪枝条产生的废弃物资源化处理;

(四)农村人粪尿等资源化和无害化处理。

四、注意事项

(一)水分是微生物活动和腐熟快慢的重要因素,混合料要充分混匀,并保持整个物料含水率在50%-60%左右。

(二)在曝气管道铺上一层秸秆,保证透气性及防止物料将曝气孔堵塞。

(三)每天曝气8小时左右,保持良好的通气条件。

(四)堆肥过程产生各种有机酸使环境变酸,影响微生物正常的活动。按1000公斤物料加12.5公斤石灰等碱性物质来调酸的目的。

五、技术依托单位

(一)单位名称:海南省土壤肥料总站

联系地址:海口市兴丹路16号

邮政编码:571100

联系人:王汀忠、李家武、邢益钊

13697522280

电子邮箱:wangtingzhong2005@163.com

(二)单位名称: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

联系地址:海口市龙华区城西镇学院路4号

邮政编码:571101

联系人:王登峰、汪秀华、黄海杰

18289677079

电子邮箱:dfwang@vip.163.com

来源:海南农技通

编辑:海口市农业农村局

声明:该文章系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平台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平台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技术(海南省2022年农业主推技术)(1)

海口市农业农村局

0898-68723627

地 址:海口市长滨路市政府办公区17幢南楼四层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