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维画君年少时(王维君自故乡来)

王维画君年少时(王维君自故乡来)(1)

王维年轻的时候就离开了家乡蒲州(今山西省永济市),到长安去求取功名。他21岁中了状元,做了大唐的太乐丞。但很快,因为署中的伶人私自舞黄狮子而受到牵连,被谪为济州参军司法,在任上蹉跎了四年多,辞官离去。又过了两年,他在长安参禅悟道,认识了好友孟浩然。又过了两年,王维的妻子去世,此后他终身未娶,这年他31岁。

35岁的时候,因时任中书令张九龄的推荐,王维又一次入朝为官,做了右拾遗,后又任监察御史等职。后来张九龄因得罪唐玄宗被贬,王维也被疏远。此后他或者隐居,或者为官,但也都是些闲职,就这样又过了10年。

王维画君年少时(王维君自故乡来)(2)

大唐天宝十五年(公元656年),安禄山叛军攻入长安,55岁的王维来不及逃走而被俘。被俘后,他装病以逃避麻烦,但因名气太大,不得已接受了安禄山授予的给事中一职。

过了一年多,唐军收复长安、洛阳,王维被押解到长安,按律当死。他的亲弟弟,刑部侍郎王缙向唐肃宗请求削己官职以赎王维死罪,而他的好朋友裴迪也拿出此前王维怀念唐王朝的诗句,证明他并没有真心变节。就这样,王维不但没获罪,还得了个太子中允之职,又过了三年,60岁的王维任尚书右丞,这是他一生最高的官职。

一年以后,伟大的诗人王维去世,享年61岁。

王维画君年少时(王维君自故乡来)(3)

王维在唐代诗人中地位极高,被后世尊为“诗佛”,几可与“诗仙”李白、“诗圣”杜甫比肩。他留存的400多首作品里,有众多脍炙人口的伟大诗句,尤其是山水田园诗造诣极高,如: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山居秋暝》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鹿柴》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鸟鸣涧》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竹里馆》

这些诗句不但读起来朗朗上口,而且“诗中有画”,意境极美,千古流传。

王维的一生,虽宦海沉浮,但也绝对精彩:

他去过塞外: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他到过江南: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他纵情山水之间:

“远树带行客,孤城当落晖”;

他隐居终南之下: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而对于故乡,王维有着更深沉内敛的表达。

在王维隐居其间,也许同样是一个冬天,他仿照江南乐府民歌风格作了一组抒发思念的五言绝句,叫《杂诗三首》,其中第二首最广为人知: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

年少就离开家乡蒲州(今山西永济)的游子,经历了人生的大起大落,心中有多少对故乡的思念。遇到故乡来人,应该有很多话想说,也有很多事情想要打听,却只问窗前的梅花开了没有。出人意料,却又耐人寻味。

那么多颠沛流离、那么多宦海沉浮,明明有千言万语,他却偏偏都不说,只问那一株俏立窗前的梅花,像一幅空寂的水墨画。

这株梅花,也许是童年的回忆,也许是爱情的见证,也许是“遍插茱萸少一人”的兄弟之情(山东指华山之东,即黄河岸边的蒲州)。总之,那一定是游子心中深刻的纪念或者特别的回忆,而这梅花的开或未开,也把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对往事的回忆,表现得格外含蓄、浓烈、深厚。

王维给予了故乡最特别的诗句,他把内心对故乡的思念寄托于天地之间,淡泊而内敛,纸短而情长,这既是伟大诗人至真至纯的境界,也是作为凡人的朴素情感。而王维所代表的唐诗时代的光辉,也在不断照耀着今天的每一个人。

温馨提示

受疫情影响

请游客朋友出行前

提前了解当地防疫政策

和景区开放情况

做好预约 避免扎堆出行

出游时做好自我防护

进入景区扫码测温

科学规范佩戴口罩

保持一米线 文明游览

华夏古文明 山西好风光

山西欢迎你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