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明心学核心观点之三致良知(心学核心是啥致良知)

昨天自悟空问答,回答了一个关于心学的问题,但在阐述的过程中,还觉得不够透彻,因为心学的学问太深厚,我也只是略知一二,仅仅略知一二,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关于阳明心学核心观点之三致良知?下面更多详细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阳明心学核心观点之三致良知(心学核心是啥致良知)

阳明心学核心观点之三致良知

昨天自悟空问答,回答了一个关于心学的问题,但在阐述的过程中,还觉得不够透彻,因为心学的学问太深厚,我也只是略知一二,仅仅略知一二。

心学是儒家的一个学派,这个学派的创始人是明朝人王阳明,也叫他王守仁。

王阳明这个人是一个非常厉害的人,之前我在悟空问答回答过另一个问题,就是古代文人中,打仗比较厉害的。我列了三个人,一个是辛弃疾,一个是范仲淹,在一个就是王守仁。

王阳明确实是一个上马能打仗,下马能写文的人。

自从他首度提出心学两字,心学里致良知的宗旨便蔓延开来,至此,心学开始有清晰而独立的学术脉络。

大家都知道,心学有四句经典的教语:

无善无恶心之体

有善有恶意之动

知善知恶是良知

为善去恶是格物

良知是心之本体,无善无恶就是没有私心物欲的遮蔽的心,是天理,在未发之中,是无善无恶的,也是我们追求的境界,它是未发之中,不可以善恶分,故无善无恶。

当人们产生意念活动的时候,把这种意念加在事物上,这种意念就有了好恶,善恶的差别,他可以说是已发,事物就有中和不中,即符合天理和不符合天理,中者善,不中者恶。

良知虽然无善无恶,但却自在地知善知恶,这是知的本体。

一切学问,修养归结到一点,就是要为善去恶,即以良知为标准,按照自己的良知去行动。

既然有了良知,就要按照良知去执行去实践。

但是有时候人的判断会出现错误,也就是意之动出现了错误,即不能正确地分辨善和恶,把恶当作善,把善当作恶,那么他的良知也会出现错误,从而格物也会误入歧途。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因为此时的心已经被私心和物欲遮蔽了,不是天理,这时就要反求诸己。

努力使自己的心回到无善无恶的状态,回到无善无恶的状态了,才能有正确的良知,才能正确的格物。

什么是有理,只要格物致知来达到一颗没有私心物欲的心,心中的理其实也就是世间万物的理。天理不是靠空谈的,是靠格物致知。

靠实践,靠自省 ,即知行合一。

心中有天理,无私心,就好比世间有规矩,有规律,有规矩就能丈量世间万物的方与圆。

无论有多少方和圆,无论这些方和圆的大小,都能靠格物致知揭破其规律,不然这些规律就是不正确的。

天理就在人的心中。

致良知,就是达到宇宙天地人的正确认识,良知,是天赋人类生命中不学而知的、不学而能的、先天具有的判断是非与善恶的能力。

在儒家看来,王阳明所指的一种天赋的分别自己善的和恶的意向的道德意识。

良知是伦理实践的出发点,修身的功夫就在于,用自己的良知去拒斥自己在意志行为中的恶的意向并实施或实现自己的善的意向。

格物致知有两个方面含义,一是寻求真理的唯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二是探索应该有想象力、有计划,不能消极地袖手旁观。

个人觉得,格物就是探究事物的道理纠正人的行为,致知就是达到通晓明晰的地步。

这也是所谓的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的真实体现。

知行合一,是指客体顺应主体,知是指良知,行是指人的实践,知与行的合一,既不是以知来吞并行,认为知便是行,也不是以行来吞并知,认为行便是知。

这话的另一层意思,按照通俗理解就是,你知道了事情的道理后,该怎么做,就按照道理来,准备错,这就叫知行合一。

知道的和行动保持一致。

我曾在网上看到这样一句话,有人说,这辈子懂得那么多道理,但依旧没有过好,为什么?

首先,这个人明白了那么多道理,算是到了致良知的地步,而这个道理在你心目中已经明确,按照道理有计划的执行,是没有任何问题的,这就是格物致知。而等到去执行和实践的时候,却没有按照计划去执行,这就是没有做到知行合一。

所以,我觉得,致良知是格物致知的前提,格物致知是知行合一的途径,而知行合一则是致良知和格物致知的最终结果。 三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