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年轻人要承受高房价 高房价给我们带来了什么

在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近年来,全国各地房价仍居高不下,直至今年二月份,上海房价仍在七万元每平米往上,全国房价最低的地方也有将近一万元每平米。

为什么年轻人要承受高房价 高房价给我们带来了什么(1)

按照一套标准住房一百平米的方式计算,那么一套可以完全入住的房屋在一线城市就需要六至七百万左右,甚至在二三线城市,如果算上贷款、纳税、装修等费用的缴纳也需要将近两百万才能住上完全属于自己的房屋。

为什么年轻人要承受高房价 高房价给我们带来了什么(2)

面对近十年来的房价高速上涨,对于刚步入社会的青年来说,完全是难以负担的沉重压力。可即便如此,大量的商户炒房以及社会上的闲言碎语依旧逼迫着大量的年轻人步入这个深不见底的陷阱当中。

今天我们就来仔细讨论一下,高价房对年轻人所造成的伤害。

物极必反——高价房的背刺

所以,网络上对高价房的议论与抱怨从未停止过,高价房对年轻人的伤害与困扰也从未得到有效地遏制。不少专业人士也对此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他们认为中国从1998年房地产行业改革之后,高价房的逐步出现为中国经济的发展带来了数不清的利润与大量的劳动岗位,实打实地提高了国民经济水平,由此可见,高价房的好处不容忽视。

为什么年轻人要承受高房价 高房价给我们带来了什么(3)

可随着时间的发展,其中的利害关系也逐渐显现出来,“物极必反”是每个国人从小就得知的道理,高价房的产生同样遵循这样质朴的道理。高价房对社会环境以及中国经济的破坏是显而易见的,尤其是对中国新生代青年的迫害尤其之深。

究其原因有三点

一:房贷对民间消费能力的削弱

众所周知,经济发展离不开日常生活中普通百姓的消费,离不开日常生活中的“吃、喝、玩、乐”四个大字。

为什么年轻人要承受高房价 高房价给我们带来了什么(4)

可随着高价房的出现,不少家庭为了有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成为了“房奴”一族,就目前的平均工资而言,不少人辛辛苦苦地凑足了足以首付的房钱,花光积蓄向买房跨出了第一步,然后迎接他们的却是每个月五千往上的房贷,剩下的零碎工资仅仅只能够满足一家人日常生活的生存必需品,更重要的是,这样的情况将会持续十到二十年才会得到缓解。

为什么年轻人要承受高房价 高房价给我们带来了什么(5)

根据国内调查报告显示,我国有将近四亿的“房奴”,几乎占据全国人口的三分之一。这样一来,因高价房而产生的“房贷”一族的生活水平下降不说,连带着减弱的消费能力将会影响到国内经济内循环,导致经济发展速度放缓,国民经济水平下降。

二:对实体经济限制

房地产行业的火爆、高价房价格的居高不下、将近全国人口三分之一的“房奴”,无一不证明了,高价房对社会资金的吸纳能力。可问题是,当高价房源源不断地吸收社会闲散资金,那么其相关行业赚的钱就更多,从而导致其他实体行业缺乏资金投入,不利于实体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为什么年轻人要承受高房价 高房价给我们带来了什么(6)

甚至高房价所带来的高租金,高人工成本等问题也在不断地打击着实体经济行业的积极性,不说中小企业,就连华为等大型企业同样受到了高价房的影响,以至于不得不搬迁生产和研发基地。

这样一个环境,如果长此以往地对实体经济进行影响,势必会导致实体经济整体的低迷。甚至会导致实体经济的空心化,影响国内产业结构。

为什么年轻人要承受高房价 高房价给我们带来了什么(7)

三:对青年生活观念的影响

在中国的传统观念以及近年来房地产开发商不断地炒作与宣传后,一套房子恰恰是每个人生活中的必需品,是任何人在结婚、赡养父母、抚养子女时不得不购入的商品。特别是在丈母娘眼里,有没有一套在城市中完全属于男方的房子,是这个男子有没有能力,能否照顾好自己女儿的重要评判标准。

为什么年轻人要承受高房价 高房价给我们带来了什么(8)

在这样的社会大环境下,高价房就成为了对年轻人结婚生子的最大阻碍。大量的年轻男女为了过得更加自由舒心,选择了不要孩子甚至是独自一人最终靠养老院度过余生的活法。

根据数据报告显示,国内结婚率屡屡创下历史新低,当房价每上涨 10%,中国的人口出生率便会下降 1.5%左右,以至于人口出生越来越少,在2022年甚至开始了人口负增长。

由此可见,在房地产行业爆发的经济热潮后所带来的恶劣影响数不胜数,甚至长此以往,大部分国人会发现,拼搏一辈子,蓦然回首时会发现,一套“高价房”就能够概括他们普普通通的一生。

为什么年轻人要承受高房价 高房价给我们带来了什么(9)

不知道大家对此有什么样的看法,欢迎评论区留言。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