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王越的孩子(六六王贵与安娜)

文/张小暖

《王贵与安娜》又名《我的金婚时代》,这部小说出自写实派作家六六之手,。

六六原名张辛,被媒体推崇为继张爱玲,虹影之后的第三代海外女作家的领军人物。也是目前国内炙手可热的一线编剧,她的小说基本是出一部红一部。

在自己众多作品中,六六称自己最喜欢的却是最早的成名作——《王贵与安娜》。

六六说:这部作品不是架空剧,不是豪门怨,不是纯粹的一部怀旧篇。

它是扎根于写实,融入了生活的智慧和感悟,而这些智慧与感悟,是每个人都期望能从别人那里得到的,它的确能解决一些当下的困惑。

这部小说描述了一对中国社会70年代最为平凡的夫妻,一系列的生活琐事。

六六王越的孩子(六六王贵与安娜)(1)

主人公安娜是一个出生于上海资产阶级落寞家庭的大小姐,知青返城后在省城当了一名皮革工人。而王贵是一名从乡下进城的农村人。

王贵不可救药的爱上了自命不凡并有着小资情怀的安娜,可安娜不但不爱王贵,甚至还有些讨厌。

而这两个人在阴差阳错之下却走到了一起。

两个人在爱的包围,和家庭责任的约束下,挺过了生活里一个又一个关卡,互相牵着的手随着岁月的流逝越牵越紧。

1、初恋是用来回忆的,伴侣是用来生活的

初恋是用来回忆的,伴侣是用来生活的。回忆只是感情中的点缀品,而生活才是汇聚感情长河的源泉。

安娜誓死反抗嫁给王贵,即便母亲苦口婆心的劝说,兄弟姐妹起哄的撮合,她就是不愿意跟这个在她眼里是“土包子”的人结婚。

在安娜眼里,爱情是神圣而光洁的,是两个可以产生灵魂共鸣的人之间擦出的火花。

而这个“土包子”,在第一次见面时,操持着一口安娜听不惯的河南家乡话,竟然还把莎士比亚戏剧活生生的唱成了河南豫剧,跟这样的人,怎么可能有灵魂共鸣。

彼时,安娜已经26岁了,在七十年代,已经属于特大龄剩女了。

六六王越的孩子(六六王贵与安娜)(2)

安娜的婚姻问题不仅是母亲最担忧的事儿,也是厂里领导挂在心上的事儿。

就在人人都为安娜的终身大事发愁时,安娜却无动于衷,一心等着自己的初恋情人刘波回城,在安娜心里,刘波才是那个可以懂得自己精神世界的人,那才是她想要的爱情。

可在安娜妈妈眼里,刘波给不了自己女儿幸福,他只是一个下乡还没有资格回城的知青,什么时候能回城,谁都不知道,一个自己都没有未来的人,怎么可能给自己的女儿未来。

最终,安娜与刘波的感情,被母亲使用各种手段,掐断了。

而王贵,在安娜妈妈眼里,大不一样。家里五代贫农,根正苗红,又是大学教授,为人老实厚道,对安娜也很好,作为一个母亲,把自己的女儿嫁给这样的男人,心里放心。

最终安娜在现实和家庭的压力下,被迫嫁给了王贵。

在安娜心里,这样的结合,没有自己向往的爱情,有的只是一眼望不到头的生活。

而安娜妈妈却以过来人的经验告诉安娜:嫁一个你喜欢的人,是劳碌一世;嫁一个喜欢你的人,是享福一辈子。

2、不要夸大“懂”的重要性,而忽略“爱”的付出性

在现代人的婚恋观里,我们常常会听到“懂比爱更重要”这句话,真的是这样吗?

安娜与王贵结婚后,安娜常常自命不凡,并觉得王贵就是一个乡下土老鳖,不懂自己内心的情怀。

安娜高中时,曾是班里品学兼优的班长,有理想有抱负,一心想考取自己梦想的大学,完成自己梦想的蓝图。

可生不逢时,恰巧赶上了上山下乡的政策,这一错过,便是10年。

高考政策开放这一消息传出时,王贵一直瞒着安娜,那时,安娜怀着孕,他生怕安娜为了考大学作出过格的事儿。

最后,安娜从别处得知高考政策开放,一心想去参加高考时,王贵为了肚子里的孩子阻拦了,安娜以死相拼,决定打掉肚子里的孩子,去完成自己的梦想,不论王贵怎样阻挠,都无济于事。

安娜独自一人走在深夜的小路上,她恨自己,嫁给了一个不懂自己的男人

在两人争执的时候,王贵说:这些年,我看我是把你惯坏了,惯的你头脑发热了。

六六王越的孩子(六六王贵与安娜)(3)

的确,两人结婚后,王贵从一个只会做水煮青菜的烹饪小白,变成了可以做出一桌子色香味俱全的饭菜的大厨,洗衣做饭带孩子,王贵可谓样样兼顾。

可见这场婚姻,这个男人付出了多少啊!

安娜下班回家,王贵会做好饭菜等着;

安娜生病时,王贵骑着自行车大半夜送安娜去医院陪着安娜,比自己生病还难受;

王贵知道安娜喜欢收藏毛线,出国回来也不忘给安娜带几卷色彩鲜艳的毛线;

王贵自己平时舍不得花钱,给安娜买东西,花再多钱,从不心疼;

奇葩说辩手储殷教授曾在舞台上讲过这样一段话:

我不懂你看电影为什么会哭,但我知道你冬天手脚会凉;

你不懂我为什么喝醉酒,但你会在床边为我倒上一杯白开水;

我人生中做过很多个决定,我老婆都不懂,包括来奇葩说,她不懂辩论是我个人的浪漫,没关系,当我录完节目回家时,她依旧会为我留门,这就够了。

家的感觉是什么?是我不懂你,我还爱你。没有一百分的伴侣,没有一百分的爱情,却仍然有值得你珍惜值得你坚持的爱情。

王贵或许不懂安娜为什么非要考大学,可她却在生活中给了安娜看得见摸得着的爱。用自己身体力行的甚至忘我的付出,宠着这个“小资情节”的安娜。

这难道不比“懂”更重要更珍贵吗?

婚姻里,不要夸大“懂”的重要性,要看到实实在在的付出,那才是真实的爱。

3、婚姻的红灯区,他们都坚持了“爱我所选”

爱情是激素,道德是约束,激素过后就是约束了。

王贵和安娜先后都遇到了自己的“红玫瑰”。

王贵遇到了和自己经历相似又有着共同语言的大学老师桂芳,在桂芳那里,他可以尽情的展示自己大男人被需要的感觉,尽情的享受着在家里从未得到过的仰慕。

而两个人的感情,也只是一同上下班,一起约个饭,最终止步在牵手。这场精神出轨被安娜用发现后的沉默,杀死在了摇篮。而王贵也觉得犯了错而倍感珍惜家庭。

六六王越的孩子(六六王贵与安娜)(4)

故事总是要尽人意的,你有你的肖桂芳,我也有我曾经遥遥相望的爱。

安娜最后又再次遇到了自己的初恋情人刘波,两人一同回忆学生时代的美好感情,也总能找到那种“你说上句,我便能自如的接下句”的默契,刘波也向安娜表态,还爱着安娜。

而安娜的内心也摇摆了,她以为自己依然能坚持自己最初的感情观而放弃现在拥有的生活。

而这摇摆的心情在儿子的一句:“妈,我放学了,家里啥饭呀”,彻底定了结局。那一刻安娜明白,不是这个家离不开自己,而是自己离不开这个家。

想想自己和王贵风风雨雨这么多年的感情,再看看家里的两个孩子,一切都是真实而温暖的。

故事的结局,王贵和安娜谁都没有被各自“对面的红玫瑰”牵走,而是依然守着自己的“白玫瑰”,即使它是衣角上的一粒饭黏子。

婚姻就是一场两个人约好要去的远方,一路上难免会遇到一些莺莺燕燕,你不能控制对方不去看,这不是好的婚姻,好的婚姻是,我在心里做好了准备,你有随时下车的权利,可你却一直没有走。

4、女人啊,认命就幸福了

六六王越的孩子(六六王贵与安娜)(5)

安娜曾对王贵说过这样一句话:你梦想的日子,和你正在过的日子,永远是个不等式。

是啊!

你以为骑白马的都是王子,可现实却是唐僧;

你以为生活里都是自己向往的诗与远方,可现实却是柴米油盐酱醋茶;

你以为婆婆都像亲妈一样好,可现实却是剪不断理还乱的关系;

那面对婚姻生活里的不等式,我们到底该怎么办?

我曾在鲁豫的书中看到过这样一段话,觉得颇有几分智慧:

我闺蜜的妈妈曾经用那种洞悉一切的语气说:女人啊,认命了就幸福了。

这是句貌似特别反动的话,可是“too young,too naive”的我们,应该要听出其中的道理。

她讲的是:我们要跟生活妥协到一个彼此都能接受的平衡点,我接受她的理论,她说出了婚姻和生活的实质,爱情有时候需要死磕,而婚姻需要平衡妥协。

生活一场,不就是我们不断用自己的智慧去平衡向往与现实两者之间的关系吗?我们学会了在众多冲突中,寻找平衡,而不是朝着哪一个方向死磕,这样的认命是人生不可或缺的智慧。

女人的认命不是悲观的向自己已经拥有的婚姻生活低头,而是用智慧把这场婚姻朝着自己当初想要的幸福的模样牵引着,什么该放下,什么又该拿起。正如安娜,没有嫁给初恋又怎样?这并不影响安娜得到最真实的爱与幸福。

作者:张小暖,写生活中温暖的感情事,走心也走情,用暖系文字温暖生活里的薄凉。

原创不易,抄袭必究!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