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鸟朝凤吹的是人生百态(有种执著叫做念念不忘必有回响)

最近去看了那部吴导挚友用下跪求来影院排片的传奇电影《百鸟朝凤》,内心里百感交加,说实话,看到开头,天鸣与父亲一前一后行走在山间小道上,倔强地说他不想学唢呐,我就一瞬间觉得视线模糊,也不知道为什么会如此,也许只是泪腺比较发达吧,我来为大家讲解一下关于百鸟朝凤吹的是人生百态?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看吧!

百鸟朝凤吹的是人生百态(有种执著叫做念念不忘必有回响)

百鸟朝凤吹的是人生百态

最近去看了那部吴导挚友用下跪求来影院排片的传奇电影《百鸟朝凤》,内心里百感交加,说实话,看到开头,天鸣与父亲一前一后行走在山间小道上,倔强地说他不想学唢呐,我就一瞬间觉得视线模糊,也不知道为什么会如此,也许只是泪腺比较发达吧。

很多事,并不是一开始就爱上的。天鸣对于唢呐的感情就是这样,他带着父亲强烈希望他成为唢呐匠的意愿而来,却从一而终,成为了吹锁呐这门手艺的最后传人。

影片从开始到结尾,我们看到的是一个少年对于师父的承诺,天鸣在所有师兄弟离弃唢呐,改行另谋生路,并且劝说他改行的时候,他一直反复说;不可以,我跟师父发过誓的!

如果换做天赋和悟性都高过天鸣的蓝玉做了唢呐匠接班人,就算发过誓,他也会背弃承诺,并且一定会为他对于承诺的背弃寻找非常合理的理由,让自己不愧疚,让他人不得不接受。

君子一诺,重过千金!这是中国传统的士族文化中非常重要的维系社会体系的信条,可以说,在东方古老文化中,“己诺必诚”是做人的基本原则,许多作品中都赞颂了信守承诺的人。而在西方和中东文化中,我曾看到这样的说法,誓言的效力有时候胜过白纸黑字的文书。

但是,这个时代,空许诺的人很多,能够坚持的太少太少。天鸣独自一人带着承诺走到了最后,处境贫穷,甚至无钱娶妻。这和古代非常著名的故事“尾生抱柱而死”本身没有什么区别,尾生因为约好了与一名女子在桥下见面,天降大雨,女子就没有赴约,而尾生坚持信诺,最后在桥洞下抱着桥柱,被水淹死了。这在古时候是拿来做典型案例,以此歌颂信守承诺的精神是多么伟大。换成现在,我一说这故事,十个人有九个人评价尾生傻帽,不知道变通。就像是,影片中不断有人劝天鸣,不要死脑筋,放弃唢呐出来讨生活吧。这本质上没有什么不同。

当下的人们太现实了,现实到了根本看不到这背后“信守承诺”的伟大,只看到了利益,甚至认为如果不为利益,那你还图的是什么!!

所以,呼唤“承诺”文化的回归大概是《百鸟朝凤》的第一层意思。

那么第二层意思,应该就是呼唤民众对于“匠人精神”的尊重和继承吧,若论这一层,实在是太悲壮沉重。古代时候,也有个讲匠人精神的经典故事,广为流传,叫做“干将铸剑”,干将为了铸出绝世宝剑,沥尽心血,最后怎样,索性以身投入剑炉,以身心血肉铸剑,宝剑才成功铸出。这就是中国古代以此作为典型案例非常尊崇的“匠人精神”。

天鸣独自一个人在他的师父唢呐王焦三爷坟前吹奏着那首百鸟朝凤,曾经这支坐在太师椅上、接受孝子贤孙跪倒一大片、端放在高台上的唢呐名曲《百鸟朝凤》,最后落得个连个听客看官都没有的可悲下场。

这与其说是一门手艺的穷途末路,不如说是非常多的与唢呐命运相似的传统文化和工艺的时代挽歌!

在快节奏的时代,我们都很着急,急着看到结果,看到名利,看到收获,很多精致的、慢节奏的、不可速成的手艺都在迅速消亡,理由是不合时宜,自然淘汰了。

唢呐听起来是有些聒噪,但是在百里秦川浩瀚天地间,唢呐一响起来,那声韵,那气度,你仅是凭空想象,也仿佛能够感受到那一刻的毛发齐齐打通开去的震撼。

唢呐匠这门手艺活消亡了,但是至少应该相信还有一些像天鸣这样的人“不违初心、坚持守候”,这些人的前路走得比任何人、任何时代都要艰难困苦,也许,只能拿那句电影里的台词安慰一下自己:唢呐不是吹给别人听的,是吹给自己听的。

这是匠人该有的追求,数百年、历经数十代不改初心的对品质的坚持和追求。只是而今安在哉?君不见,粗制滥造、假冒伪劣、还有各种毒食品满天飞?

其实看电影那天,白天的时候我去观赏了一座有数百年历史的祠堂,祠堂在文革期间险些被毁,幸好村中有位明礼有德的六旬老人挺身而出,护下了祠堂许多古旧的文物,然后从远方延请了一位画师来重修祠堂。

画师当时也已经年过七旬,却为了这份神圣的任务不辞远道而来,而且开的工钱很低。村中那位护祠堂的老人感念画师仁义,又主动加了一倍的工钱。

最后年迈的画师他独自一人,站在高高的梯子上,一画就画了将近一年,以几近虔诚的匠人精神为祠堂画下了一百零八幅彩画,主要是三国演义那些忠义故事。我不知道那是不是一位画师的绝唱,但是我相信以画师老矣的身躯,应该不能够再接这样繁重庞大的工程了。

我当时走过祠堂门口看到画师画在门上的门神,历经二十多年的风雨,那画上门神依旧神韵长存,险些让人以为要从门上走下来。

来观看的人,有些情怀的都在听那位当年守护祠堂的老人诉说当年重修祠堂的故事,老人说:画师如果还活着,已经九十多岁了,不过已经走了。

我和几个朋友感慨的不只是那位画师一个人的老死离去,而是感慨这年头可还有人愿意不辞辛苦、来到一个偏远的小村落,再用一年时间沉下心、不求名利地画下这样辉煌传奇的一百零八幅画?

无论是画师,还是唢呐匠,他们身上的匠人精神,不知道还有多少人在执著地坚持与传承呢?

这天晚上与我一起看电影的是一位精通一百多绣法的刺绣传承人,我听到她在我耳边沉重地叹息了一句:这是匠人的精神哪,现在哪里还有几个人有呢?

我心知她一直很执着地追求刺绣的品质,然后看完电影,她说道:结局真的太沉重了。前些年刺绣也是这样的情形,我从小就学刺绣,可那时候人家认为刺绣是土包子的玩意,只是坚持到了现在,这些年总算是开始有很多人重视起来了。她现在把她的各种刺绣技法融入一些皮包和衣服中,很多有些钱并且有文化品位的人都纷纷向她定制,她也算终于走出了困境,在这个时代中找到了传承与发展比较合适的位置。

以电影的“信诺”与“匠人精神”两层意思来说,吴天明导演当得起“伟大”二字,然而最伟大的还不止是对这些中国传统文化的呼唤,还有在物欲横流、金钱充斥、电影追求噱头远远超过内在的时代,吴导竟然还敢用老一辈导演艺术家的品质与追求踏实厚重地拍了这样一部可以说一点也不“时尚”的电影,当初差点无法公映,最后沉重地一跪,跪来了影院的排片,跪来了民众今天全国范围的拥护与感动。

那天看电影,《百鸟朝凤》已经上映一段时间了,但是全场满座,还有些人边看边小声感慨。

有的人看到了电影尾声如此沉重,好像一个匠人时代的消逝走远,我猜,也是吴导的预料吧,他预料到他对于电影本身品质和艺术的追求也已经不合时宜了,低头做电影的时代不在了,这是一群商人玩电影的时代了。男主角叫做天鸣,导演叫做天明,是巧合吗?吴天明导演这部电影不仅是为唢呐匠的匠人精神写挽歌,也是为中国电影艺术的末路而写。

只是,如果今天,吴导还活着,应该会有所安慰,不至于如此沉重了。

这部拍摄有些“古旧”的电影已经从某种程度唤醒了民众空乏的灵魂对于文化、对于精神世界的追求。

感谢这世上还是有人像男主角天鸣,像吴天明导演,独自行走在荆棘横生的道路上,不忘初衷,执著守候,最后,我非常相信,保有梦想的人,是会有好回报的,念念不忘,必有回响。不在这一生,也许在下一世。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