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奴与封建领主的关系(猎人笔记一部农奴制的控诉书)

农奴与封建领主的关系(猎人笔记一部农奴制的控诉书)(1)

故事背景

十九世纪三四十年代,俄国的资本主义经济有了相当程度的发展,俄国农村中农奴制的存在已成了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严重障碍,因此,农奴制的改革问题便被提上了日程,成了当时社会最关注的迫切问题。

屠格涅夫出身于奥度尔省的一个贵族家庭,他的母亲就是一位残暴的农奴主。他自幼目睹地主阶级的凶残专横,早就产生了对农民悲慘处境的深切同情。上大学后,又受到了进步思想的熏陶,下定决心要与农奴制度作不倦的斗争。1843年他结识了著名批评家别林斯基,在别林斯基的思想影响下,他更坚定了与农奴制作斗争的决心

《猎人笔记》是19世纪40年代末50年代初问世的。这时正是俄国解放运动从贵族革命向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过渡的时期,是俄国社会生活处在大转变的历史时期。这一时期,俄国专制制度腐朽的本质更加暴露出来了,农奴制度的危机更加加深了。

农奴与封建领主的关系(猎人笔记一部农奴制的控诉书)(2)

农奴与封建领主的关系(猎人笔记一部农奴制的控诉书)(3)

内容介绍

《猎人笔记》是俄国作家屠格涅夫的一部通过猎人的狩猎活动,记述19世纪中叶俄罗斯农村生活的随笔集。最初发表的为21个短篇小故事;1852年出单行本时,增加一篇(《两地主》);到1880年作者自己编辑文集时.又收进2篇——《车轮的响声》和《活骷髅》,共25篇。

作品采用见闻录的形式,真实、具体、生动、形象,体裁风格多样,语言简练优美,可谓散文化小说、诗化小说的范例。《猎人笔记》是作者成名之作,对俄罗斯文学产生了很大影响。

1847年~1851年,屠格涅夫在进步刊物《现代人》上发表其成名作《猎人笔记》。该作品反农奴制的倾向触怒了当局,当局以屠格涅夫发表追悼果戈里文章违反审查条例为由,将其拘捕、放逐。

农奴与封建领主的关系(猎人笔记一部农奴制的控诉书)(4)

屠格涅夫

作者以一个猎人行猎的路线为线索,带我们走遍俄国大大小小的村庄,看遍俄国美好的自然景观,也听说了许多或令人悲伤,或令人快乐,或极其有趣,或引人深思的故事。而除去这些趣闻美景,你还将看到农奴主们冷酷虚伪的嘴脸,也会看到农民身上我们从未见过的智慧和乐观。你会认识许多不同身份的人们,无论是地主、贵族,还是农奴、家仆,亦或是没有身份的人,他们都会让你对那个时代的俄国,有一个全面、新奇的认识。

农奴与封建领主的关系(猎人笔记一部农奴制的控诉书)(5)

名句精选

1、你无论怎样喂狼,它的心总是向着树林的。

2、正如人们所希望的,他们度过了冬天,在春天容易离别,告别过去,在春天,幸福的人也容易被吸引到远方去,抑如永恒的长度,美好未来的力度,将有限的生命拉长、变宽,使其更具深度,延续到更遥远的地方——未来。

3、一切不幸都是可以忍受的,天底下没有过不了的坎。

4、夕阳下去了,可林子里还是亮堂的;空气清洁而明澈;鸟儿在饶舌地啁啾着;嫩草闪着绿宝石般的欢快亮泽……您就等着好了。林子里渐渐昏暗下来;晚霞的红光缓缓地滑过树根和树干,越升越高,从几乎光*的树枝移向发愣的、沉沉欲睡的树梢头……接着树梢也暗下来了;红通通的天空渐渐地变蓝了。林子的气息也渐渐浓烈起来,微微地散发着暖洋洋的潮气;吹进来的风一到您近旁便停住了。鸟儿们就要入睡——不是一下全都睡去,而是分批分类地睡去:最先安静下来的是燕雀,过一会儿是知更鸟,接着是鹅白鸟。林子里越来越黑了。树木连成了黑压压的一片;蓝蓝的天上羞答答地出现了第一批星辰。各种鸟儿全都进入了梦乡。惟有赤尾鸟和小啄木鸟仍在困倦地啼喊……

农奴与封建领主的关系(猎人笔记一部农奴制的控诉书)(6)

译者介绍

张耳,北京大学俄语系毕业后留校任教,后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做编译工作。主要译作:屠格涅夫的《猎人笔记》,托尔斯泰的《黑暗的势力》,谢德林的《戈洛夫廖夫老爷们》

《猎人笔记》是统编版语文九年级名著必读篇目,也是中考语文名著阅读考点之一。每一部经典名著都是很好的教科书,木头马出版的亲近经典系列丛书,由著名作家,原文化部部长王蒙担任总顾问,朱永新、聂震宁做总主编,图书质量有保证,精细锁线,内页采用高端纸质,精品呈现,追求阅读完美体验。

▍来源:网络。

▍声明:以上图文,贵在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