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伙人3全员分红200万(当心你的合伙人)

13 谈分红任何一件事情的结果产生之后,用结果推导事情的经过,就很容易让人觉得恍然大悟,并有“原来如此”的感慨,我来为大家讲解一下关于合伙人3全员分红200万?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看吧!

合伙人3全员分红200万(当心你的合伙人)

合伙人3全员分红200万

13 谈分红

任何一件事情的结果产生之后,用结果推导事情的经过,就很容易让人觉得恍然大悟,并有“原来如此”的感慨。

到现在(2022年,后面可能还会继续延长时间),股东A从公司账户转到其个人账户的钱仍然没有返还,也没有按照股份比例进行分红,更没有给我和其他两位股东任何交待。

回头来看,可以想象到,当时股东A私自转钱之后紧张又激动的心情。

公司账户里的钱转完之后,股东A在我们三个股东这里又做了大量工作,主要是通过转变工作方向、转移每个人的注意力以及转交公司职务职位等方式,来稳住我们,并防止我们翻脸向他要钱。股东A通过他在我们身上做的大量“预谋好”的工作,一是给自己留足时间,慢慢去消化转到其个人账户的钱;二是拖住我们,给我们目标和信心,防止股东关系破裂并立马分钱,以达到其想独吞公司钱的目的。

至于股东A做了哪些事情,现在回想起来才能恍然大悟。当然,作为亲身经历者,简直细思极恐,股东A的老谋深算、控制得当、拿捏自如、假戏真做、真戏假做的“导演 演员”级表现,又不得不让人佩服!

股东A所做的很多事情,用了一个宗旨和目标,就是几个人既然一起开公司,也做出了成绩,为了公司能够长期发展,公司的钱要留着开展其他业务,用钱生钱,让公司发展壮大。

所以,股东A首要做的事是稳住我和控制我。

2017年8-10月份期间,也是股东A转完公司账户里钱的时间。那时,股东A把我留在亳州处理项目收尾工作,另外就是配合公司做合肥的分销项目。总之,股东A不让我和其他两位股东闲着,同时也体现他的宗旨和目标。

大概是在2017年8月份,股东A在合肥谈了一个分销项目(其实那时在合肥很容易就能谈个分销项目来做,但是总包项目就很难谈成合作),让股东B和股东C在合肥开展分销业务,其目的就是不让股东B和股东C分心,然后找他要求分红。所以,那时股东B在合肥忙着跑分销渠道,收集整合分销渠道资源为我公司所用。股东C则在公司办公室负责电话营销,他招聘了两位电销专员,并配备了语音自动拨号电销系统,重点拨打我们之前在亳州做项目积累的客户资源,预约客户周末到合肥来看房。

我那时就在亳州,一是跑渠道资源进行合作,为合肥的分销项目导客户;二是联系和组织他们在合肥联系好的意向客户,在亳州当地找车子送这些意向客户到合肥看房。给到合肥看房客户提供的福利标准就是免费当天的来回车费和一顿午餐。

后来,股东B在合肥的渠道资源没有整合成功,根本就没有公司愿意跟我们公司合作,其实原因很简单,我们公司不是总包(总代),合肥本地的分销渠道公司根本就不会与我们公司合作。说白了,这个分销项目业务就是股东A用来控制我们三位股东动向和转移三人注意力的手段。

股东A则天天拿分销项目没有成交的事盯着我们说:“好不容易签的一个分销项目,不能丢脸啊!”没办法,合肥整合不了,只能整合外地的了。随后,股东B又到亳州配合我一起开展挖掘亳州的渠道资源。股东C则招聘了一名渠道专员,和他一起开辟合肥南边的城市渠道资源,主要工作就是谈合作,给我们导客,我们负责带客户到合肥看房。

后来,我从亳州陆续带了几组客户到合肥看房。但是,想要约很多人一次性并一车人带到合肥,非常难。股东C那边则很少从外地挖掘到客户。

最后,关于带外地客户到合肥看房这个方向的工作,也没有做好。股东A让我们三个人开展的分销业务,大概做了将近3个月,没有成交一套,结果就是没有做成功,彻底放弃了。

其实,这项业务从刚开始就已经注定了不会成功。外部原因,那时的合肥分销已经有公司做得很成熟,也非常好,分销业务也已经是夕阳行业,机会不大。再加上我们公司从未涉足该项业务,仅是处于跟人家学习和摸索阶段。内部原因,股东A根本就不想让做成功。做不成功并不影响股东A的利益,整个业务开展只是花费了几个员工的工资和一套电话设备及话费。反而,做不成功,对股东A非常有利,可以成为一个失败的案例,使他天天拿出来说我们三个股东,无能!

在做合肥的分销项目期间,股东A还完成了一件事情,就是买了一间办公室。

关于买办公室这件事,是股东A在我们四个人的群里面发起的。目的还是为了公司长期发展,不能老是租人家房子用,再说一劳永逸,可以省些钱,毕竟公司现在有了点积蓄。这是股东A说服我们的理由。

买办公室倒也没啥,反正也是公司资产,我们都同意了购买办公室。大概是在2017年9月份的时候,股东A和股东B在合肥看了几处写字楼,最终选了包河区繁华大道附近的一个写字楼办公区,买了一间90多平米的办公室。

后来,2017年年底办公室准备装修,我负责办理装修,跟办公室的物业办理装修手续时,我才发现,原来买的办公室不在公司名下,居然在股东A的个人名下。

再后来,股东A估计我发现了这个情况,经常在我们面前说到:“真后悔当时把办公室放到我的名下,房子是增值的,放在公司名下还可以帮公司抵更多的成本。我们买车子的时候,也是真不应该把车子放在个人名下的,应该放在公司名下的,车子是贬值的,哎,真是都搞错了!”每次股东A都表现得非常后悔的样子说出来,我也只是不屑一笑而已。得了便宜还卖乖呢!

2017年10月份,我从亳州回到合肥,算是彻彻底底告别了亳州房地产市场,当时突然感觉轻松了很多,终于离开了这个多数时间都是让我觉得痛苦的城市。

但是,回到合肥之后不久,却一样面临着巨大压力。

有天上午开会,股东A召集了所有人,即其他两个股东,以及公司的行政和股东A的小秘,还有我。会上,股东A突然宣布让我做公司的副总,以后公司内部的事务以及公司未来的业务发展方向研究等事情就全部交给我来处理和负责,他退居幕后。理由是在亳州辛苦了几年,也该歇歇了。

我当时感觉有些诧异,且猝不及防,并感到突然间压力好大,担子好重。当时的确没有想到这是股东A的一个计谋。

后来股东A又专门安排了一间独立办公室给我用。

股东A让我做公司副总这步棋对他自己来讲简直是神来之笔。这即是他的缓兵之棋,拿我做挡箭牌,又是控制我最好的方法,同时又能以此来挑拨我和其他两位股东的关系。

在后面发生的一系列事情之后,我才慢慢发现他让我做公司副总的目的。

股东A宣布我做公司副总之后,我没有多想,只是觉得担子重,压力大,因为要考虑公司的长期发展。所以,我当时是勇于且开心接受的。

后来,我就按照股东A的要求,研究几个发展领域。先后布置了做微商生意、开展农业领域项目、创立餐饮品牌等业务。

2017年10月至年底,都在折腾这些事情,每项业务都进行了详细考察,且形成了方案。

有段时间,股东B经常迟到或者不来公司,每月工资被扣了很多钱。股东B去找股东A说工资扣钱的事,股东A就把股东B推给我,说都是我在负责公司管理,找我解决。但是,每次股东B都没有找我或者为难我,他明白,钱在股东A那里,还是股东A说了算。我当时还傻傻地暗自庆幸股东B没来找我理论。

而股东A则是非常希望股东B来找我理论或找我麻烦的。当他发现股东B没有找我的时候,股东A又悄悄地到我身边单独对我说到:“迟到扣钱,请假扣款,这是公司的制度,找我也没用啊。股东B(代称人名)是不是很不给你面子,不把你这个公司副总当一回事啊?他这个人心眼小,你不要在意,我让你做公司副总这件事他心里是非常不爽的。”

当时比较流行微商,同时微商投入小,操作简单,经过我汇总讨论和汇报,股东A就同意了,并安排先让股东C负责做微商这个业务。股东C新办了一个手机号,开通了微信账号,每天持续不断地添加好友,在微信上卖香烟和定制酒等产品。

结果,这项业务在后面就不了了之,没有持续进行下去。现在想来,公司想通过做微商能有发展吗?是因为没有坚持和没有得到公司支持?还是因为股东C看不到希望,选择了放弃?我觉得原因都有吧。

股东C在负责微商事宜的时候,我和股东B在考察和研究农业领域的产业。2017年11月份的那段时间,我和股东B考察了肥西县的小庙、官亭、紫蓬、铭传乡、山南、花岗等好几个镇的农业项目,其中还包含肥西老母鸡家园。后来又带着股东C去六安市、霍邱县、舒城县等地方考察了好几个农业地块。最终筛选了铭传乡和花岗镇的几个地方,形成了一个方案,核心就是租赁农村土地,圈地搞养殖产业。

这个发展方向是需要投资和花钱的,得报股东A同意才行,因为钱在他那里。

股东A看了方案之后,没做决定,随后股东A又要求我们带着他实地看了一边我们选的地块,结果就是给否决了。其实,否定的原因很简单,农业板块的业务是需要花大钱的,他肯定是不同意的,但他只是说了一堆其他理由代替了其真实的否定原因。但是,股东A仍然让我们再仔细研究研究,找更合适的地方。

否决之后,其实我也有所醒悟,农业方向确实是一个机会,但需要投入很长时间,很多精力和很多资金。我和股东B以及股东C确实也花费了时间和心思进行考察调研,但是得不到股东A的支持,尤其是资金支持,所有工作都是白费。就这样,农业板块的业务我和股东B就再也没去研究和部计划。

在我们考察农业项目的一个月时间内,股东A很少到公司来,也很少见到他。股东C则整天没啥工作状态,心不在焉。我知道他那时就是一心想着怎么找股东A分红要钱,因为股东C也知道了公司的钱被股东A转走了。

股东A发现我们不再研究农业板块的业务,也没有直接挑明,只是偶尔来公司时问一下,但没有催促。股东A是不能让大家闲着的,每次来公司时就督促我赶紧推进开展新的业务。

没办法,工作得做啊。所以,我和股东B开始重点研究品牌加盟领域的业务,并且也把公司的行政和股东A的小秘也分配了工作任务。那时研究了肥叔锅贴、七哥蛋挞、成都名小吃等餐饮类品牌,也考察了一些茶饮类的品牌,比如卡旺卡、甜蜜转身等。我们讨论的计划是创立小吃品牌,走类似肥叔锅贴的发展路子。所以,我就按计划布置工作任务。我负责策划品牌名称和形象表现,那时收集了许多品牌小吃的名称和logo形象,寻找灵感,以便安排设计表现出来。另外,再到市场内咨询餐具价格和厨房设备价格等。股东B则是出去考察品牌餐饮,有时股东A带着小秘也同去考察。对于公司行政的工作,我则安排她搜集全省各个城市和地区的代表性名小吃,尤其是上过《舌尖上的中国》,或者上过省内电视台美食节目的,全部罗列统计出来,形成表格。

关于创立名小吃品牌这块业务,真是花费了许多心思,公司仅有的5个人全部调动参与了进来,并且开了好几次会进行讨论。但是,结果还是没有实施,因为还是需要花钱。需要花钱的地方包括开店、定制设备、找代加工厂生产食品等。

在我从亳州回合肥之前,再到我从亳州回到合肥并一直持续到2018年春节前放假,股东A以我为挡箭牌或者说为代言人,安排各项业务没有一个是能做成的。从分销项目到微商业务,这是花小钱的项目,落地实施了,但是没有做成功。接着,再从农业板块业务到创立餐饮品牌业务,花费了很多时间,也出了实施方案,因为需要花大钱,却始终没有落地实施。但是这样一个过程,股东A却没有太多指责或抱怨,只是偶尔会提一下。这些表现,在当时让我感觉有些糊涂,且觉得工作推进非常难。

从2017年9月至2018年2月期间,我们公司的几个人都在合肥办公室上班,股东A只是偶尔到办公室,这些时间,他究竟在干什么,我所知道的就一件事,与合肥的一个开发商朋友经常吃饭喝酒(有几次喊我去,我没去,股东A还不高兴),跟踪合肥北城的一个中药科技园项目。其他时间,他做了什么并不让我们知道。

当时的我认为,股东A既然让我担任公司副总,并强调公司要长期发展,我就担起了这个责任。可是在随后的时间里,想要做的每件事情都搞不成,我渐渐失去了信心,并且也渐渐觉得非常难受,如同行尸走肉。

后来我才明白,凡事还得经股东A同意才行,钱在他那里,他说了算,我只是个摆设而已。

尤其是在年底前谈分红这件事情上,表现得就非常突出和明显了。

前面也提到,股东C一直想着要找股东A谈分红的事,他具体找了几次,有没有找到或谈了几次,我不得而知。我知道股东B去找股东A谈过好几次,但是,每次股东A都把他搪塞过去了。股东B反馈给我的是股东A让他来找我谈,我是公司副总,公司的事都交给我了。

当时,我真的很为难,公司的钱又不在我这里,找我谈个啥。我不知道如何谈起,就把这事晾在那里。

后来股东B还是去找股东A谈分红,这次股东A有些生气了,把我和股东C也叫到了他的办公室。进去后股东A压着火,先说了一通公司最近的工作情况,意思就是公司最近的工作没有一个有进展的,刚从亳州回来,就想着要分钱,公司不要发展了吗?最后把桌子一拍,放了句狠话:“钱是在我这里,在我这里怎么了?我还不是想着公司要发展壮大嘛!别以为我不知道你们三个出去考察项目的时候预谋了啥,天天就想着分钱,要是不想干就散伙,钱该分就分掉!”股东A是带着气愤和威胁的语气说的,我们三个人却没有一个回应的人。

后来股东A就让股东B和股东C跟我商量在年底前要分多少钱,商量后让我单独跟他讲一下就行了。

2017年12月2日,这天我记得非常清楚,我代表股东B和股东C到股东A的办公室里谈分红的事,整个过程谈了大约1个多小时,主要都是股东A在说,除非他提问,我才能说上话。现在回想,股东A是做足了充分准备的。

刚开始,寒暄了许多,谈了一些公司最近工作上的事和公司里每个人的工作状态的事。接着,股东A就引入了分红的事。这时,股东A有个问话技巧,他先问我打算分红分多少,而不是直接问我和其他两人商量了要分红分多少。

股东A对我的了解还是有十足把握的。他清楚,通过对我委任的公司职务以及对我灌输的公司未来发展的预期,我是信任他的,我是希望公司长期发展的,我是不好意思提出分很多钱的。但是,我的内心其实也是想拿出来很多钱进行分红的,确实又是不好意思狮子大开口,心里很矛盾。

所以,我给股东A的回答是,我也不知道该分多少钱。

“你怎么会不知道该分多少呢?你是公司副总啊!你要有决策啊!”股东A对我的回答表现得很诧异地说到。其实,当时的我真是很难说出口,就随意回答了“不知道”,没想到结果还不错。

股东A没办法,就问了其他两人的想法是要分多少。我吞吞吐吐地回答到:“他们的意思是要……分300万。”说出来之后,我有些后悔,其实大家的意思是想要分400万的。为什么后悔,如果我多说点,可能结果会多分点。

“300万?!那干脆咱们就散伙不干了吧!”股东A又表现出非常惊讶的表情说到。

紧接着,股东A就开始拿出一套说服我的说辞,他把计算机也拿到了办公桌上。他敲打着计算机,边说边统计,累计各项收入,并最终计算出股东B的(却不是股东C,因为股东C的收入要少些)年收入,以此来说服我。股东B的月工资加2017年这一年的分红钱,居然算出来一年好几十万!另外,他又说2017年这一年公司其实是没有营收的,2017年回的款都是去年他辛苦赚的。

股东A说的这些内容一是大家的钱已经够用了,不需要再分太多的红;二是公司发展还需要钱,不能分太多红。

然后,股东A又说了一堆股东B和股东C这些年来的工作态度和工作表现,嘴上说不是说他俩人品不好,内心的实际目的就是间接性地打击和挑拨。同时他又表现出无奈和痛苦,标榜自己的功劳,不是因为他的努力,把大家绑在一块做事,哪能有今天的成绩和成果。演技真是高超!

最终,股东A决定拿出100万出来作为2017年年底的总分红款。在那时,他从公司账户累计转到其个人账户的金额有1000多万,居然只拿出来100万分红。这个结果也令我非常失望。

与股东A聊完,从公司出来之后,天已经非常黑了。我感觉整个谈话过程非常累,就想赶紧开车回家,没想到股东A又从办公室追出来叫住我,神情显得有些紧张和不安地跟我说:“今天我俩讨论的结果先不要告诉股东B(代称人名)和股东C(代称人名),等他们问了再说。如果他们今天晚上要问你分多少钱,你要注意回答是你的意思。我担心他们俩会有意见,钱真不能分那么多,公司以后真的还要发展!好了,你回去吧,注意安全。”

我点点头,“哦……哦……哦”地应和着。

那天晚上他俩没有问我结果,第二天我也没有说。过了一天,股东B有些着急才问了我,我无奈地跟他讲了结果,他也是无奈地接受了。

之后,在2018年春节放假前,股东A安排公司行政兼出纳的翟洁(化名)按股份比例分两次把钱转到了我们每个股东的名下账户。

启示:任何事情都不能反着走,也不能重来。另外,谁也不能最终决定事情的结果。即便股东A可以千算万算,但是也不能主导事情的最终结果。

所以,事情已经发生了,结果也出现了,那么每个人可以做的就是还原事情经过,反复地复盘事情发生的原因、经过和结果,不断地积累相关事情的经验,防止此类事情不好的结果再发生。我相信没有完美的事,也无完美的人,但仍要相信光明、相信美好,恶人自有恶报,好事需要多磨。

无论好事还是坏事,只要干过必留痕迹!

原创声明:本文章为作者根据真实事件原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否则以侵权处理。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