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口生态农业示范区(周口打造河南唯一国家农高区)

编者按:

党的二十大闭幕后,到陕西延安和河南安阳视察并发表重要讲话。提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

作为农业大省、粮食大省,河南如何扛稳保障粮食安全、推动乡村振兴?如何努力在农业农村现代化上走在全国前列,在乡村振兴中实现农业强省目标?

今起,顶端新闻推出“农业强省加速度”系列策划,用全方位报道,描绘中原大地“三农”新“丰”景。

顶端新闻.河南商报记者 丁亚菲/文

国家粮仓看河南、河南粮仓看周口。

2022年,在农业大市、产粮大市周口,诞生了河南省首个、也是唯一一个国家级“农”字头的高新技术示范区——河南周口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以下简称“周口国家农高区”)。

在中国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国家级农业示范区为何落地河南周口?它将为河南农业强省建设带来何种助力?咱们一起来揭秘。

国家级农业示范区,落地河南周口

2022年10月底,河南省周口市郸城县。

金麦大道附近的农田里,青绿色的麦苗在微风下轻轻晃动,将深秋的田野点缀得生机盎然。

从金麦大道,往南至郸淮一级公路和南环路,西至郸淮交界和财鑫大道,北至革新河路,总面积约118平方公里的土地,就是国务院批复里对“周口国家农高区”划定的四至范围。其中,15平方公里的核心区为农产品精深加工区;103平方公里的示范区,包括现代农业展示区和科研试验区。

周口生态农业示范区(周口打造河南唯一国家农高区)(1)

今年4月,国务院批复同意建设第二批5个国家农高区,“周口国家农高区”就是其中之一,也是中东部地区唯一一家。

如此重要的国家农高区,为何落地河南周口?

在“周口国家农高区”筹委会副主任韩金银看来,主要是因为周口具有几大优势:

首先是小麦资源优势。河南是产粮大省、农业大省,周口的小麦产量位居河南省首位,并且建有周麦系列品种繁育推广基地。

其次是产业优势。农高区核心区规模以上企业79家,其中产值亿元以上企业35家,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2家。

第三是围绕小麦、玉米、甘薯三大产业,已经形成了“研发—基地—加工—副产物综合利用”的产业链条。

此外,这里的科技创新资源丰富。示范区有25个省级以上科研平台,3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3个院士工作站,还有38家企业与清华大学、南京大学、中国农科院等40余家高校、科研院所开展技术合作。

以小麦为主导产业,2025年年总产值计划达350亿元

2022年9月7日,在周口市郸城县,河南省长王凯为河南周口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揭牌。

如今,在河南省委、省政府和周口市委、市政府的统筹部署下,“周口国家农高区”建设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

10月30日下午,韩金银透露,许为钢院士正率领科研团队,在“周口国家农高区”开展小麦新品种选育繁育工作。“以后,这里还将建成集种植技术、病虫害防治、土壤改良、智慧农业为一体的河南现代农业小麦综合试验中心。”

同时,位于“周口国家农高区”的11万亩高标准农田,也已按每亩4000元的标准开始施工建设,预计2023年3月底之前将全部建成。

按照国务院的批复,“周口国家农高区”将以黄淮平原高质高效农业为主题,以小麦为主导产业,努力建设小麦产业创新发展引领区、黄淮平原现代农业示范区、科技支撑乡村振兴典范区。

韩金银表示,到2025年年底,“周口国家农高区”小麦全产业链创新发展的格局将基本成型,农业科技经济一体化建设初步完成,带动全省、服务全国的示范引领作用全面提升。高新技术企业新增10家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省级以上创新研发平台新增10个以上,推广新品种、新技术300项以上;年总产值达到350亿元,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提高到4.5%,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5%,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到100%,年收入超过10亿元的涉农龙头企业新增6家以上。

助力农业强省建设,让农业变强、农村变美、农民变富

对于实现上述目标,韩金银充满信心。

“周口国家农高区”获批复后,从政策到项目,从资金到技术,国家都将给予相应的倾斜和支持。

此外,对“周口国家农高区”建设,省委、省政府也非常重视,还专门成立了周口国家农高区建设领导组和专家技术咨询委员会,其中包括6位院士。

韩金银透露,对于在农高区打造小麦全产业链条,许为钢院士有很多想法。“他建议开展小麦品种选育、绿色防控、土壤改良、地力提升、高效截培以及数字农业技术的研究和实验,打造全国小麦产业样板区。”

在韩金银看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周口国家农高区”不仅是周口的“农高区”,还是河南的“农高区”,更是全国的农高区。“围绕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建设,我们将着重打造五个一流:一流的科技创新高地、一流的种子产业基地、一流的原粮生产基地、一流的精深加工基地、一流的乡村振兴示范区。”

他希望,“周口国家农高区”能像批复中所说的一样,在小麦全产业链创新发展、传统农区农业提质增效、粮食生产核心区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农村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培育等方面,给全国提供一个可借鉴、可复制的模式。同时,作为一个重要的载体和平台,起到引领示范和推动作用,助力河南由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转变,“让农业变强、农村变美、农民变富。”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