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草古代记载(时时生正气可为净乾坤)

在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引言

艾草,普遍存在于我国南方,长久以来艾草和艾灸广泛被用来治病救疾,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艾文化。

艾草文化的起源最早可追溯到夏朝,宋代是艾草文化发展的高峰时期,历经数年的不断发展,艾草文化不单单展现在它的药用方面,在宋朝,艾草文化早已融入到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

艾草古代记载(时时生正气可为净乾坤)(1)

一、文化融合,市场扩大,宋朝艾草文化兴盛的前提

纵观我国历史的浩瀚长河之中,宋朝的文化一直扮演着引领者的角色,领导着我国文化的发展。宋朝是古代艾草文化发展的顶峰。在开封,又称为“汴京”或“汴梁”,是当时的文化、艺术、经济、政治的发展中心,著名史学家陈寅恪曾经这样说过:

“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

那么为何宋朝能够取得如此大的成就?

艾草古代记载(时时生正气可为净乾坤)(2)

我国古代有重农抑商的经济策略,让我国的商业发展极其缓慢,而宋朝则是打破了自古以来惯有的重农抑商政策,开始注重发展商业。

在宋朝时期的商业环境相对宽松,商品经济发展空前繁荣,商品的种类迅速增加,并且在宋朝时期还出现了商业化的城镇,为了便于商业的快速发展,宋朝人用纸币“交子”取代了沉重的铜钱,不再严格实行宵禁,对商贩无需再特定的时间段营业,极大地提高了商贩的自由度,推动了夜市与草市的出现,使得商业更加多元化。

经济的繁荣引导文化的昌盛,随着宋朝经济水平的提高,对许多“蛮夷之地”的人民具有极大地吸引力,很多不同民族的人居住在一起,不同的文化也悄然间融合。

由于宋朝处于中国的经济由北向南的发展时期,这一时期的文化也开始南北融合,南北文化交融并且也产生了新的文化。南北融合的文化和市场的出现无一例外都推动了艾草文化的发展和传播。

艾草古代记载(时时生正气可为净乾坤)(3)

二、医药,民俗,社交,宋朝艾草文化兴盛的体现

在宋朝,艾草文化包含了医药,民俗,社交等人民日常生活的各方面内容:

艾草医药文化蕴含丰富,具体表现为物质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多种形式。艾草医药文化是艾草医药事业的灵魂与根基,它拥有长久的文化积淀以及独特的文化内涵。

艾灸是艾草文化在医学方面的核心 ,是艾和火的有效结合, 历 史非常悠久,是最能代表艾草文化的文化载体。艾灸是指将艾草制成绒状,利用其“温热刺激”的特性,熏灼穴位或患处以防病治病的物理疗法。

艾草古代记载(时时生正气可为净乾坤)(4)

我国是最早以艾草作灸剂的国家,艾灸疗法是中国古人医疗智慧的体现。宋代是艾灸技术理论发展的一个高峰时期,宋代许叔微师法张仲景,在著作《普济本事方》、《伤寒百证歌》等书中多次强调了引证用灸、灸补肾阳等观点

并且广泛应用于临床,可见当时艾灸水平已相当成熟。此外,艾草在医学方面并非仅此一种用途,入药内服就是艾草药用的重要形式之一,随着宋代生产力的发展以及医学的进步,艾草药用实践和经验也愈发丰富。

艾草是中国古代社会被人们所广泛接受的植物,其药用功能 一直被人们所推崇,艾草承载着十分深远的文化脉络,故而在此基础产生的民俗文化亦是十分丰富多彩的。

艾草与宋人的食疗保健观念相映成趣。出于养生保健的需求,宋人将艾草入饮入食,甚至以此来追求“甚补虚赢”的效果。

艾草古代记载(时时生正气可为净乾坤)(5)

在宋代的医书中常有以艾叶粥、艾胶汤送服药物的记载,然而当中却未见这类艾制粥汤的详细做法,可见这些在当时并非少有,宋代艾草食疗保健用途广泛,且具有常态化倾向,这显然已经超出了“治病”的范畴,人们更多的是为强健体魄、养生“防病”。

艾草制酒也是其饮食文化的一种体现,以艾制酒之事古今皆有,南宋陈元靓在《岁时广记》说“洛阳人家端午造术羹艾酒”。

宋代陈著的《醉中示梅山弟二首》也有“时节往来容易事,菜汤艾酒一家风”的句子,可见,艾酒在当时可以算的是普通人家的常备酒品。一些宋代药方中也透露出常常以艾入饮的情况。

我国端午挂艾的历史悠久,南北朝时便出现了在门口挂艾人禳毒的风俗。古人将五月视为“恶月”,将五月五日这天视为“恶日”,所以民间盛行在端午驱鬼。

每至端午节之际,人们总是将艾草置于家中以避邪,有的还编成各种小饰物佩戴身上,从而达到辟邪除秽的健身目的。民间还流传喝雄黄酒,悬挂艾草和菖蒲以避邪。除此之外,宋人还常将艾草融入节庆服饰当中

艾草古代记载(时时生正气可为净乾坤)(6)

宋时很多女性都会在端午当日佩戴艾草元素的簪饰,这类簪饰原料易得,样式应时,深受青睐。除作点缀节日气氛的装饰品外,宋代端午时节与艾草有关的活动还有很多。比如沐浴保健。

端午节又称浴兰节,古人有端午浴兰的习俗,至宋,端午沐浴不只限于浴兰,宋时,人们在端午节采艾草来沐浴,艾草浴最早可以追溯到三千多年前的战国时期,当时的一些士大夫经常用带香气的兰草、艾叶煎煮沐浴 ,从而达到芳香爽身的保健作用。

“端午”,古人又称“ 卫生节 ”,洗艾澡是庆祝端午节的习俗之一。端午还是宋人采收艾草的好时节。《岁时广记》记载:

“端午日日未出时,以意求艾似人者,採之以炙,殊效。”

另外,宋时端午节也是闵地宋人“浴蚕种”的好时机,人们以渫粽汁浴蚕种,续以蒲艾桃柳叶挼井花水,澄清再浴,悬净处,用以浴蚕。

中国是礼仪之邦,宋人亦是崇礼。在宋代社会中,上至皇室,下至百姓,无论是日常交际,还是节庆交游,全都离不开“礼”,宋人的用艾活动也常与“礼”相伴。

宋人常将艾草作为“礼物”相赠,与明人追求蕲艾不同,宋代最受欢迎的艾草是“复道艾”。有时,艾草在社交礼俗中还有讽刺的含义。例如,韩熙载曾以“艾气”来嘲弄别人文笔不佳。

艾草古代记载(时时生正气可为净乾坤)(7)

三、艾草文化之于中华文化,宋朝艾草文化兴盛的传承

艾草生长在荒山野岭,池边路旁,肥沃的田间从来看不到它的身影,既不劳人们为它浇水施肥、精心打理,更不与其它作物争宠夺爱,任凭风吹雨打,雾露曝晒,依然杆壮叶茂,屹立挺拔。

不仅彰显了傲骨清风的气节,更体现了艾草不求所得但求所为,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艾草是草,它又是一株与众草不同的草,它虽然没有艳丽的花朵、婀娜的身姿对自己进行修饰和装扮。

从它生成那一刻,映入人们眼帘的是清清白白的叶面,享受的是它释放出的沁人心脾的馨香,这种精神正与中华民族的文化中谦虚低调,无私奉献,心怀大爱的精神交相辉映。

艾草古代记载(时时生正气可为净乾坤)(8)

结语

中国艾草文化积累十分深厚,文化类型和内容极其丰富,这些都是难以估计的文化资源,是中国在国际艾草市场上强大的优势,而艾草更具有逐寒湿、温经、止血等较高的医用价值,被誉为“草中钻石”。

当代对艾草的认识却相对匮乏,以致艾草曾一度被埋没。虽然如今艾草文化逐渐兴盛,艾灸养生、艾草茶等各种艾草衍生品层出不穷。但作为一种传统文化,人们对艾草的认识远远不够,普及“艾”的文化,才能更好地保护和继承。


参考文献

《艺文类聚》

《备急千金要方》

《食疗本草》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