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近又不反感的称呼(尊重从称呼开始)

  有人说:尊重是一种态度有人说:尊重是一种平等有人说:尊重是一种尊严有人说:尊重是一种和谐有人说:尊重是一种道德;种种尊重是一个汉语词语,意思是尊敬、重视在我们社会,“人人平等”,是社会主义的主要特点之一,而不应该只是一种愿望,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亲近又不反感的称呼?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亲近又不反感的称呼(尊重从称呼开始)

亲近又不反感的称呼

  有人说:尊重是一种态度。有人说:尊重是一种平等。有人说:尊重是一种尊严。有人说:尊重是一种和谐。有人说:尊重是一种道德;种种。尊重是一个汉语词语,意思是尊敬、重视。在我们社会,“人人平等”,是社会主义的主要特点之一,而不应该只是一种愿望。

  近日,针对人大代表提出的“倡导媒体在宣传上,不使用‘农民工’等歧视性语言”等建议,深圳市人社局答复称:“我市虽不能要求本地媒体不使用‘农民工’表述,但也将结合深圳实际,引导媒体多使用‘来深建设者’表述。”这样的表述,不是玩文字游戏,而是对“来深建设者”的一种尊敬;“来深建设者”,比使用多年的“农民工”这个称呼,多了一层敬意,多了一层平等。

  在称呼上,这城里人与“农民工”,显然就有高有低,有贵有贱。把农村来城市的“建设者”称为“农民工”,就好像是城里人坐在松软舒适的高档沙发里,而农民工则只能蹲在路边或坐在低矮的硬板凳上。在城市建设中,甚至在中国经济的发展和崛起中,农民工做出的贡献是巨大的,他们是城市,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建设者,也无疑是最大的贡献者之一。对为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做出巨大贡献的农民工,理应对他们多一些尊重;那我们则应首先像深圳市人社局那样,把他们看成是“来深建设者”。虽只是一个称呼改变,却传递出了一种平等与敬意。

  写到这里,我忽然想起鲁迅先生的《文学与出汗》。文章里,鲁迅先生写道:“譬如出汗罢,我想,似乎于古有之,于今也有,将来一定暂时也还有,该可以算得较为‘永久不变的人性’了。然而‘弱不禁风’的小姐出的是香汗,‘蠢笨如牛’的工人出的是臭汗。不知道倘要做长留世上的文字,要充长留世上的文学家,是描写香汗好呢,还是描写臭汗好?这问题倘不先行解决,则在将来文学史上的位置,委实是‘岌岌乎殆哉’。”可以想象,炎热的夏天,如果没有“农民工”“出臭汗”建成的舒适的高楼大厦,你怎么可以坐在舒适吹着空调的屋子里“出香汗”?

  正是因为有“农民工”在城市建设中“出臭汗”,我们才可以坐在舒适的屋子里夏天吹空调、冬天享受暖气。想想,有哪一座城市,有哪一个地方的城市、城镇发展与经济建设没有农民工的身影呢?我们从称呼上放下城里人的“架子”与“傲慢”,把他们看作是值得尊敬的“建设者”,是从思想上、人性上把农民工看成是和自己一样的“平等的人”,都是我们国家的建设者,都是我们国家的主人。先改变称呼,然后才有思想上的觉悟,才能把尊敬与尊重,落到实处。

  据此前媒体报道,全国人大代表、广东省作协副主席吕雷两会召开前夕曾建议,取消“农民工”这个称谓,把他们统一称为工人。建议中,吕雷说,关注农民工中的特殊人才,给他们一个发展自我的特殊渠道。但由于公务员队伍和干部队伍对学历等方面有硬性规定,使得这些人注定难有上升空间。巨晓林,一位地地道道的农民工,如今是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北京市劳动模范,中华技能大奖获得者。让人不得不敬佩这位“建设者”。

  1987年,北同浦、大秦铁路工程紧张施工。24岁的巨晓林,被招收到北同浦铁路线一个不起眼的工地当上了合同制农民工。34年来,参建了北同蒲线、鹰厦线、大秦线、京沪高铁等15项国家重点电气化铁路工程,从一名普通农民工一步步成长为知识型工人、国家级技能大师,获得全国劳动模范、最美奋斗者等荣誉称号。为电气化铁路建设,做出杰出贡献。

  每一位像巨晓林这样的农民工,不是都应该得到应有的尊重吗?就让我们先从称呼之变开始,一步步延展到观念之变、地位之变、评价之变、机制之变、待遇之变、精神之变等方方面面,让农民工和城里人一样平起平坐;是真正意义上的平等,观念、思想的成熟与进步。(唐剑锋)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